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结合句子理解掌握“四海”、“闲田”、“犹”、“市”、“罗绮者”等词句。
2.学习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背诵课文,默写《古风》。
(二)能力训练点
1.继续培养理解诗句中词语的能力。
2.继续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的能力。
3.继续培养背诵、默写古诗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认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读懂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解决办法
讲清背景,讨论为主,多读多想,教师抓住重点词语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电教手段。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在教师提示下自学、小组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VCD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写有字词和句子的投影片,音乐录音磁带等。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你们知道旧社会劳动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吗?旧社会流行着这样的话:“种粮的被饿死,织布的没衣裳”,说的就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两首》,就是揭露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2.介绍对代背景及作者,释题。
这节课学习第一首《古风》。(板书:古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当时正是“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势力不受朝廷控制,中央政权和地方势力都变本加厉地掠夺农民的劳动果实,广大农民陷于极其困苦的境地。李绅属于政治上有远见,生活上接近人民的诗人,对这种情况感到不平和忧虑,因此写下这首反映农民疾苦的诗《古风》。古风,就是古体诗,原诗题为《悯农》。
(二)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轻声自由读。
(三)自学讨论。
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1.反复朗读几遍古诗。
2.读句子、查字典,弄懂生字和“闲田”、“四海”、“犹”的意思。
3.讨论诗句的意思。
4.讨论后还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上述内容可分小组进行,时间约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