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二)能力训练点
1.在自学过程中,对不理解的问题能够提出来,培养质疑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从而理解课文的能力。
3.会用“突然”一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高尔基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和热爱之情。
(二)难点
理解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盼望着小摄影师再来。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给合人物背景资料,通过理解词语、句子,讨论交流,感情朗读,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和热爱之情。
2.难点解决办法
结合人物背景资料,联系全文,讨论交流。
三、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感情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四)联系人物背景资料,抓住重点词句汇报交流。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教具准备
(一)投影;写有重点词句及与课文插图相符的投影片。
(二)生字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拉近学生与高尔基之间的距离。)
1.让学生谈谈通过查找资料对高尔基有哪些了解。
(学生谈不到的地方,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板书:高尔基)
(高尔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等。世界人民敬爱他,连我们教室的墙壁上也挂有他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条幅。他非常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2.板书课题。(提示学生“摄”是生字。)
(二)自读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的能力。)
预习提示: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用“1、2、3……”标上自然段序号。
2.勾出生字新词,读准读熟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