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案例 >> 正文 |
|
|||||
三株复兴之梦——企业复原力之全局复原 | |||||
作者:佚名 人气:54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三株的复原,是企业全局的复原。它从未彻底失败,也从未真正重新站起来。虽然现在每年仍有上亿元的销售额,但鼎盛时期的辉煌,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三株也从没放弃过卷土重来的努力,从常德事件致使整个企业一落千丈之后,他们就积极自救,但他们始终没走出人心涣散和舆论不利的困境。 假如三株在鼎盛时期之前,就开始深入进行与消费者良好互动关系的建立,通过各种类型的渠道来倾听消费者的心声,摒弃那些言过其实而又四处泛滥的广告。反复在媒体强调口服液并非灵丹妙药,只是一种极有价值的保健品。三株又会是什么样子? 假如三株完成第一桶金的掘取之后,不是依靠大规模的人海战术,而是逐步过渡到致力培训营销精英团队,有步骤地进行市场的精耕细作,三株是否还会树倒猢狲散?对市场进行有效地监控,对有关售后服务、产品质量的质疑不是敷衍塞责,推诿了事,而是虚心接受来自舆论的批评,快速解决问题。三株又会是什么样子? 假如三株注重品牌形象,不做那些报纸广告而是代之以精美实用的保健知识及产品介绍小册子,会给消费者留下什么印象? 假如三株进行系统研发,多开发一些系列产品,推行不同的营销战略,走不同的销售渠道,三株是否会如此不堪一击? 假如三株能充分考虑到不法分子敲诈勒索可能造成的危害,尽早与司法机关建立互信配合的关系,将不法分子的劣迹及早披露于媒体,而不是采取忍辱退让、息事宁人的方式,结果又会怎样? 假如危机之后,三株迅速行动,不是视媒体为仇寇,而是视媒体为朋友,主动积极向媒体澄清事件,及时制止个别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或许会投入几千万,但与数十亿元的损失相比,孰轻孰重? 所以说,三株的错误来自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本身,几乎与“常德事件”没有本质的关系,那只是一根导火索,三株本身早已成为了一只炸药桶。 失误与运气 再加上媒体策划方面的重大失误。三株的失败源自1条被全国媒体转载了数百次的消息:《8瓶三株要了1条人命》。官司打了1年多,三株终于胜诉,然后1条名为《三株胜诉》的消息同样也在全国各大媒体进行了200多次的报道。所有三株人都认为企业经营“败也媒体,成也媒体”,于是他们期盼着这则澄清事实真相的报道能使三株口服液的销量强力反弹。然而事与愿违,接下来几个月的销量不升反降!这说明,“胜诉”的正面报道远远没能抵消负面报道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宣传不到位,没有将三株胜诉的消息做足,没有系统地、有步骤地、多侧面多角度地、有策划地对此次胜诉进行全面深入的炒作。《三株胜诉》,这样一个毫无刺激、毫无冲击力的标题,哪里还能再次激起人们对三株的好奇和激情。 从标题的制作即可看出,三株在媒体策划方面的经验是多么欠缺。自此,三株复原的努力在媒体宣传方面彻底失败。 企盼着靠这则消息以正视听、图谋中兴的很大一批干将,不得不失望地离开了公司。 三株口服液已经没有市场了,必须尽快以新产品来支撑仍然庞大的营销网络。但是,整个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株都在焦虑和等待中度过,尤其是总裁张蔷。但是,所有人翘首期盼的很多项目最终都没有结果,三株口服液的换代产品宜尔生申报。被枪毙了,蚁王丹没通过,治心脏病的药没成功,治乙肝的药没法做了,治骨质增生的也不能再做…… 2002年底,三株口服液因国家政策停止销售,仅余的十几个小产品苦苦支撑危局,而新药又总是迟迟批不下来。 等待了四五年却总是看不到希望,这时候,原本激情尚存的骨干员工们,已经开始变得疲惫不堪而备感英雄无用武之地。激情被无情的岁月不断地消耗掉,焦虑、等待与苦苦支撑之下,人们开始变得情绪化,开始相互责难,沟通越来越少,误解越来越多,工作开展日益艰难…… 这就是三株最近几年的状态。 说到这里,张蔷眼睛红了,太多的委屈,太多的艰难,太多的辛酸,一起涌上心来,她哽咽得几乎说不下去。每一个人都曾经那样雄心勃勃,尤其在2000年、2001年之间,人们几乎看到了三株在新世纪里的曙光,然而申报总是不成功等其他一些非人力可抗拒的因素,浇灭了越来越多人心中力图中兴的熊熊烈火…… 记得某位国际企业管理专家曾说,经营企业,30%靠战略,40%靠执行,另外30%靠运气。三株难以东山再起,实在是因为运气太差。三株的内部调整和管理,其实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就是媒体公关和新药审批两条,卡住了三株的血管,最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复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许你在其他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但在一些突发的事件上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的细节没有处理到位,企业同样可能意外翻船。企业的复原同企业的正常发展一样,需要全方位的齐头并进,不能有短板,也不能有决策的偏差。 企业复原,就是走钢丝,你必须周密慎笃、全神贯注,哪一脚都不能踩滑,更不能踏空。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