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跨国公司全球部署新思维 哪些正在进行转移 | |||||
作者:佚名 人气:18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本土企业要展开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合作,就必须先了解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战略部署的思路。 具有标准制造界面的产品和具有标准流程的服务。具有这样制造特征的产品是非常容易转移到低成本国家的,因为在日常的生产中根本不需要特殊的人力资源支持。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该特征实际上是与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不相干。以电子产品为例,它们是较早而且积极地转移到低成本国家的。根据各公司公布的计划,在中国将建成70个晶片加工厂,大约耗资1000亿美元。 哪些不会进行转移? 一些产品和服务因其固有特性不适合在低成本国家采购。这些包括:未被劳动力成本削弱优势的工业品,需要定制的产品(比如:高端的机床和特殊的钻孔设备)。类似的,那些需要较多的互动和决策的服务,比如收集市场信息和产品规划,不太可能从低成本国家采购。然而每条定律都存在例外,那些留在本地的产品或服务通常具有以下的特征:需要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极高的物流要求、极高的技术和性能要求以及顾客对产品产地异常敏感。 需要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或服务。对知识产权的侵权是在大多数低成本国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此许多公司基于此简单地得出结论:不能将具有战略意义的流程和技术部署于此。然而,该立场正在迅速改变,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低成本国家开发他们自己的技术,并有信心较好地掌控他们的知识产权。 具有极高物流要求的产品。有些产品必须面对极短配送周期的挑战,比如汽车工业中的敏捷生产。但大多数低成本国家的供应链却需要3到8周完成订货到配送。因此,他们将不能满足如此高难度的要求,或者以惊人的高成本的物流架构为代价来完成。比如:高安全要求的货物在流程的接受和配送末端,都会降低流动资本的有效率。在其他情况下,需求的高动态性将会使供应时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以建筑行业为例,天气条件往往使采购量比原来的预期高或者低很多。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响应这些短期而突然的变化,要求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而由此带来的矛盾就是消除了低成本国家的成本优势。 具有高技术或高性能要求的产品或服务。这一种类在最开始阶段不能转移到低成本国家,理由很简单,那里缺乏必要的资源。高技术,包括工具以及会使用这些工具的人力资源,在这个阶段都是不具备的。虽然从物理上讲可以将必要的资源出口或转移到这些地方,但是由此带来的附加成本将远胜于在这些地方获取的优势。但是,这些技术和性能的边界不是一成不变不可企及的。随着低成本国家自身以及先行者的投资将迅速改变游戏规则。GE在印度进行的微技术的研究就是明证。 分国家分产业对该问题进行探究非常必要。比如在中国的塑料件行业。该产业内的公司在中国的运作最初以提供低技术的普通材料的注塑件,使用的也是进口的树脂和模具。该行业在广州和宁波附近形成集群。然后这些公司开始在当地制造自己的模具。最初,他们不得不使用那些材质差不耐用的材料。随着利润的积累,他们也开始购买高碳钢以作模具之用,并导致了国内树脂质量的改善。 顾客对产地异常敏感的产品。 在一些情况中,比如:军事合同,具有严格本土内容的要求,这至少在目前阻碍了公司在低成本国家进行采购。在另外的一些情况中,客户对于各种与产地相关的质量往往具有强烈感知,不管它是确实存在的还是被感知的。即使其他方面一切相同,大多数用户仍会选择用低成本国家的价格购买本地产的商品。而其中的关键是理解在两者之间他们会做怎样的选择和平衡。 在工业领域,将会更多地考虑来自于转移管理的问题。有时公司会发现,当他们将生产线重新部署于低成本国家时,他们的客户往往要求他们进行一次完整的重新认证和评估,即使他们仅仅只是将其中的某单个关键的部件进行了重新部署。虽然整个过程是昂贵而复杂的,但一旦公司能够做到优质低价,那订单将会蜂拥而至。然而,在该问题中客户的敏感度仍是一个关键问题。 作者:林杰敏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