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战略 >> 正文 |
|
|||||
透过晨雾的朝霞 | |||||
作者:佚名 人气:16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2001年是中国年,而管理咨询业是中国年中闪亮的一道朝霞。 咨询公司分化 2001年咨询公司分化突出。分化之一是诞生了一大批专门从事某一狭小细分市场的咨询公司,而2000年以前成立的单一咨询的咨询公司也更具规模。目前,在人力资源咨询、物流咨询、经营者持股设计、营销咨询等方面,都有多达几十家公司的竞争。 分化之二是出现和培育了越来越多提供全面管理咨询方案的“准综合型”咨询公司。这和中国很多企业谋求和一个或几个特定咨询公司寻求长期战略伙伴的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这导致了有些国际性的、在其本国只做战略不介入运作咨询领域的战略咨询公司,也顺从市场的意志,向下延伸,锻造运作咨询的核心能力。 综观市场格局,2001年形成的三个世界局面基本未变。第一方阵跨国咨询公司以麦肯锡为代表,科尔尼、埃森哲、罗兰贝格等公司收入多则以亿元计,贝恩、波士顿等也不甘人后;第二方阵为国内知名咨询公司,包括新华信、和君创业等,其收入均在千万元之列;第三方阵是众多的年收入在100万到1000万元细分市场猎食者,凡是有MBA教育资格的高校,就有不止一家学院背景的咨询公司。 三个世界层次分明,反映出这个产业本身发展的幼稚性及成功关键因素:人才,经验,品牌。 媒体报道热点 管理咨询的各种话题,频频出现在国内媒体的封面文章或专题报道之中。《IT经理世界》的封面文章《咨询的味道》率先拉开了媒体聚焦管理咨询业的大幕,随后相关媒体刊发的《咨询何为》、《在知识的田野上》等一系列文章的出笼,彰显了管理咨询行业在媒体中的宠儿地位。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开启了管理咨询业从专业圈子走向社会大众的一条小缝,而相伴随各种观点的专题故事,被媒体反复提及,大大提高了咨询公司的社会知名度,真不知赢家是媒体,还是咨询公司。如果说,2000年里还没有几个媒记对咨询行业真正有所了解的话,那么,2001年就已初步形成了这个行业的“产业名记”群体了。在2001年跑咨询公司对很多媒体记者而言,是和跑外经贸部报道WTO一样经常的事。 上市,上市! 虽然对很多圈内人士而言早有思想准备,但年中埃森哲(Accuture)按计划如期在美国成功上市,对很多人来说,仍是平地一声惊雷。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咨询业务分拆上市的争论声犹在耳边,又传出了老牌咨询公司麦肯锡也想上市的说法。看来,几年前发生的投资银行界的上市故事,同样也将在管理咨询行业再演一遍。这两大专业服务领域“守身如玉”几十年,恪守公司内部合伙人持股的“祖训”,在IT迅速发展和资本市场整合产业的浪潮下,将在创新的利斧下逐一倒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促使诸如IBM、HP这样的技术产品公司转向咨询服务,而且也使经典咨询公司越来越不像律师事务所,更像管理技术服务公司。 雾散乌云在 回想两年前,笔者在北大面对MBA学生还在回答“中国企业会愿意花钱请管理咨询公司吗?”这样的问题,现在,还有谁会怀疑这一点? 2001年大小咨询公司皆大欢喜,不是门庭若市,也是络绎不绝,不仅驱散了行业发展的迷雾,而且将再一次目睹一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乱到治的演化过程。 不过,2002年管理咨询行业的头上还有四朵乌云:在全国范围内,会允许外商独资注册管理咨询公司吗?在全国范围内,会有一个真正的行业协会来代表这个行业上通下达吗?在全国范围内,会有多少家在不同的管理咨询细分服务市场上,核心能力和国际大咨询公司相当的本土咨询公司成长起来?全年市场增长会放慢吗? 作者:赵民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