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洋品牌,缘何遭投诉           ★★★ 【字体:
洋品牌,缘何遭投诉

作者:佚名     人气:41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进口名牌商品,即“洋品牌”,不久前一直是不少国人购物的首选,因为它似乎意味着上乘的质量和性能。可令人惊讶的是,今年3月份海南某商厦率先撤下了所有索尼产品,开了拒售洋货的先河;近日又有京城一家传真机专营店拒售日本NEC传真机……“洋品牌”怎么了?不少经营者和商家开始关注这一现象。本文就“洋品牌”遭投诉的原因作了简析,以期对您的经营有所借鉴和帮助。
  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日趋理智成熟,“洋品牌”自身存在问题及缺陷的不断暴露,人们已由最初的“迷信”转为更为平民化的注视,且国人与“洋品牌”对簿公堂之事屡屡发生,“洋货”陷入尴尬的境地。对此,有关人士作了分析:
  原装商品质量不稳
  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1994年至1995年中,全国80个城市消费者对7大类商品的投诉,进口原装商品的被投诉率出人意外地首次名列前茅。据这份统计资料表明,消费者对使用进口名牌空调的投诉数量名列第二,进口名牌彩电名列第六。在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国内外100多个品牌的商品中,国外品牌均排在20位左右。权威人士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国外厂家对自己的产品质量缺乏了解,盲目自信。商品的广告过分渲染产品功能而对中国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则普遍抱着傲慢的心理。
  上海市技术监督局最近抽查了21种进口、国产彩电,在11种被判不合格产品中,进口彩电占了8种,其中有些还是具有较高信誉的世界名牌彩电。另据浙江商检局信息,近年来,我国进口布料数量日增,但质量问题不少。去年仅浙江省金华商检局就发现不合格的布料9批,价值26.3万元,占总检验价值的13.3%。这些不合格面料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品质不佳。一家合资厂从日本进口涤棉色织提花布29877米,经检验有严重的跳纱、断经问题;二是数量不足,某厂从泰国进口3400码涤棉色织布,到货后缺少70.23码;三是规格不符。一合资企业从韩国进口一批睛纶印格绒布,经检验印格倾斜的高达32.33%。广州市消委会受理的132件电视、音响等进口商品的投诉中,属于质量问题的113件,占总数的83%。
  大干快上欲速不达
  有些洋品牌,采用异地生产方式,在自己向中国市场出口时都打上本国生产的标志,如日本的有些家电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上的有一部分是马来西亚生产的。在北京有些商场同一种品牌的产品让消费者无法辨认其原产地。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指出,在投诉进口产品问题的信件中,30%反映的问题都发生在购机一年内。究其原因,一些生产洋家电的大公司,其生产基地大多已转移至新、马、泰等地,由于管理和员工素质的差距,致使一些产品的质量隐患增多。再加上这些大公司产品的元器件采购已扩大到世界各地,其质量与真正的原装货已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急于进入中国市场,外商未对市场进行可行性调查和分析,商品的使用习惯不合中国国情,这也是造成进口商品被大量投诉的一个原因。如微波炉的电源接线不合中国国内电源的连接方式,即额定电压为230伏,无法使用。有一种屏幕幅型比为16∶9的宽屏幕进口彩电,销售商为顾客演示时,往往使用16∶9幅型比信号播放,让消费者觉得图像不错,可当消费者真的把它搬回家后才发现,荧屏里的人变得又矮又胖,很不协调。甚至一部分图像在屏幕上消隐,无法收看完整的节目图像。原来,国内的电视信号是4∶3幅型比,16∶9彩电并不符合中国情。
  假冒伪劣大行其道
  据中国电子工业部信息中心消息,目前中国计算机市场出售的洋电脑中,“水货”数量高达13%以上。甘肃省消协一个季度受理有关进口商品中的假冒商品投诉达134件,兰州市某商店皮鞋专柜所陈列的13种皮鞋,分别为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意大利、韩国,最高单价2300元,最低也达460元。经有关部门检验,12种所谓进口鞋中,只有两种为进口货,其它均为假冒商品。广东省消费者陈某买了一台进口彩电,使用不长时间就出现故障,经鉴定为冒牌商品。

  假冒洋货大多是采用各种迂回的非法手段进入中国市场的。从今年海关总署公布的材料表明,洋烟、汽车、部分家用电器等非法入境的活动有增无减,在国内的有些地方十分严重。大量走私物品充斥国内的某些地区市场,而这些商品对消费者却无法承担质量问题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在我国果品界、动植物检疫界,有一种“地中海实蝇”,几乎无人不晓。此蝇以幼虫或卵的形态寄生于200多种水果、蔬菜中。这是一种足以致水果及蕃茄、茄子、辣椒等蔬菜以毁灭的害虫。近3年来,我国广州口岸和北京首都机场口岸已先后查获了3起携带“地中海实蝇”的“洋水果”。更令人忧虑的是,市场上出售的“洋水果”,大多是通过走私和非法入境,大多没有经过检疫。
  售后服务龙头蛇尾
  在售后服务方面,国内电器生产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而相对一些外国厂家来说,消费者在投诉相当长时间后,有时还难与维修人员见上一面,有的甚至根本无法修。一位购买了一台日本某名牌照相机的消费者,因相机后盖坏了,当地没有维修站,就千里迢迢来北京修理,结果还是修不好,受尽折腾的消费者一气之下,把相机往消协的桌子上一放,苦笑着说:“这相机我不要了”。
  维修费用奇高,是引起中国消费者不满的又一个问题。由于零配件必须经过海关进口,所以更换、修理的价格比国货要高出一大截儿。如一台21英寸彩电的高压包,国产的需要四五十元,而进口的就需要300元左右。国家的新“三包”制度明确规定,进口产品和国货一样实行包修、包退、包换。然而,洋货的维修网点太少,使不少消费者维修无门。尤其是大城市以外的洋货用户,往往享受不到满意的售后服务。一般讲,一家外国大公司能在全国设30个维修服务中心的,就算是最多的了,有的只有寥寥无几维修点来应付。像西门子冰箱已开始在国内销售,可是在北京却没有维修站。
  国产品牌,切勿重蹈覆辙
  洋货遭受尴尬境地,间接地为发展国产品牌提供了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洋货走下坡路,国产都走上坡路,对消费者来说,毕竟需要“择优录取”。对那些实施质量战略,超值服务的国货当然是情有独钟,而对那些产品质量低下、以次充好、不退不换、商家厂家推卸责任的国货,将如同某些洋品牌一样打入“冷宫”。可以说,洋品牌遭遇投诉热,对国货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洋品牌的教训中,中国企业家该清楚一个道理,关注自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才是占领市场的强有力武器,才是衡量产品国际间竞争的统一标准。近年来随着中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尤其是去年中国又开始降低部分关税并实行对外商的国民待遇,中外企业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开竞争。尤其是对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应深刻地认识到,得天下易坐天下难,珍惜来之不易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地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抢占国外市场,不断提高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忠诚度。
中国商贸   章明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