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论中小企业的无品牌化策略 | |||||
作者:佚名 人气:45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创名牌是一项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长期的艰苦的劳动,任何企业,如果不管其自身状况与条件如何,一味去争创名牌,很可能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尤其对一些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如能自量其力,采取无品牌化策略,以退为进,不失为其立足市场,以求生存与发展的良策。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创品牌的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中小企业应采取无品牌化策略(包括不使用商标策略和采用零售商品牌策略)。并对各自的特点、实用性及发展前景作了比较分析. 二、中小企业无品牌化策略分析 中小企业可采取的无品牌化策略包括不使用商标策略和采用零售商品牌策略。 (一)不使用商标策略。70年代以来,西方有一些日常消费品又回到了不使用商标的状态。商品之所以能不使用商标,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企业的产品由于难以形成“产品差别”,或质量难以统一保证和衡量,或消费者对质量要求不高,无需进行特别的辨认。如电力、矿石、铁坯等,从而使得使用商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另一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商品,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就能够辨别真假、好坏,如衣服、食品、饮料等,也可以不使用商标。而这类商品不使用商标,可使生产企业省去商标设计、注册、广告宣传、使用、保护等项目工作及其相应的一些费用牗包括采用简易包装节省的包装费用牘,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样质量的商品由此可降低售价20%~40%。这样企业大批量生产,薄利多销,具有低价格的竞争优势,能使企业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美国的两家大零售商“W—Mart”和“K—Mart”近年来相继推出了无品牌商品大宗销售法,他们要求消费者成打、成箱或按一定的散装量来购物,商品仅限于无品牌,甚至是无正式装潢包装的统货,价格相当低廉,商品十分畅销。此法迅速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超级市场上流行起来。据统计,美国35万家零售商店中,有10万家经销这样无商标的大众商品,这充分说明,这种不使用商标的策略在一定范围内还是颇具生命力的。我国消费者的主体仍是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农民,所以物美价廉的商品就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目前,仓储式购货中心大受消费者青睐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无品牌商品销售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采用零售商品牌策略。零售商品牌是商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零售商为了突出自身的形象,维持竞争地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无形资产和优势而采取的一种竞争策略。具体做法是零售商通过了解消费者信息、提出产品的设计开发要求,并选择生产企业进行生产,然后利用零售商品牌把产品推向市场。在国外,采用零售商品牌已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中型零售企业大多经营自有品牌,并有为其生产产品的生产企业,其下众多的店铺又为它的自有品牌商品提供了天然的销售渠道,在竞争中大有压倒制造商品牌的优势。如英国最大的零售集团——马狮集团,共有800余家供应商为其生产圣米高商品,该集团在其所属近千家连锁店内出售一个牌子——圣米高牌商品。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零售的有机结合,使马狮集团成为全欧洲最具创业精神的企业,它使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建立了同谋共事的相融于一体的关系。我国目前一方面是不断发展壮大的大中型零售企业、连锁超市;另一方面是大量生产能力闲置的中小型企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将迫使零售商不得不逐渐使用零售商品牌,而零售商经营自有品牌必须有为其生产产品的大量生产企业,这就为零售商与中小企业合作,形成生产与流通的新型结合体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小企业与大型零售商联合,采用零售商品牌具有许多优势。 (1)价格优势。由于厂家直接采用零售商品牌,节省了在商标设计、注册、宣传、使用和保护等方面的费用,因而能以尽量低的价格供货。对于零售商来说,其进货渠道直接,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相关费用。由此可见,采用零售商品牌的商品成本可大为降低,极利于商品销售。(2)信誉优势。对于拥有较高声誉的零售商,其品牌具有名牌效应,良好的商誉就是最好的广告。产品在相应的零售商店内销售,零售商对其自有品牌的商品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并会给予足够的关注,较容易在质量品质方面给顾客提供保证。尤其良好信誉的商店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增加消费者购物的安全感,特别在假货泛滥的今天,信誉几乎成为质量的保证,消费者能否买得放心,已成为促使他们在不同零售商、不同品牌之间进行选择的重要因素,这些零售商品牌的商品,由于有信誉做保证,加上质优价低,极具竞争优势。(3)销售优势。采用零售商品牌,这些零售商可以将这些产品放在较优的位置,通过科学的商品陈列、优良的销售环境,来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当商品品牌和质量差别不大时,便利性和商品陈列就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主要因素。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其下属的、遍及各地的店铺,努力做好促销工作,打开市场局面。而对于生产企业,就可省去为寻找分销渠道进入市场、促销所需做的许多工作。(4)把握市场需求优势。由于零售商直接与广大消费者打交道,因而能够及时收集大量的市场信息,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要求企业生产。而根据零售商特定要求进行生产和包装,使生产企业省去了围绕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能准确而不是盲目地生产出较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样在竞争中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占据领先地位。 三、无品牌化策略目前在我国的适用性 (一)无品牌商品的适用性。在不使用商标品牌方面,我国已有一些较为成功的例子,如上海时装集团公司设立了无品牌缝纫摊,他们摸清了“工薪族”们既盼望提高穿着打扮水准,跟上时代新潮,又希望有一个合理价格,防止被厂家、商店“斩”一刀的心理,专门购进优质纺织面料,设计新式服装,开设裁剪、制衣窗口,推出价格低廉、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时装,结果生意十分兴隆。 (二)零售商品牌的适用性。零售商品牌在我国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据报道,上海开开百货商店自1987年实施零售商品牌以来,推出开开牌系列产品,其中开开牌衬衫荣获“中国十大名牌衬衫”的殊荣,开开牌羊毛衫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上海的华亭伊势丹在商店的显著位置摆放企业的自有品牌——伊势丹商品,有犜恤衬衫、毛衣、棉衣等品种。上海市共康服饰城内近1/3达6000余种商品采用了一个共同的品牌——“共康”,并在电视上大作自己的广告。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也有了自有品牌“丽人”时装,由王府井丽人时装公司生产。目前,王府井丽人时装已开始在其他零售商店销售。至于上海第一百货集团、华联集团等商业集团都竞相推出了自己的品牌。 四、无品牌化策略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一些行业的产品目前正受到国外一些“强势品牌”的竞争和压力,这些外国企业技术先进、资金雄厚、营销得法,甚至不顾一切以在中国市场上“抢滩”为主要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如果盲目与之竞争,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而中小企业避强就弱,生产受消费者欢迎的无品牌产品或按零售商要求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价格优势、市场需求优势来与外资企业竞争,这不失为中小企业立足市场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我国已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大中型零售商店,它们规模较大、经营比较灵活、资金力量雄厚、自我发展能力较强。而且在社会上名气较大,声誉极佳,形象良好。其发展也正在逐步集团化、连锁化。如上海华联集团在全国以连锁的组织形式开办了30余家百货店、超级市场,河南亚细亚集团率先在天津、广州等地建立了连锁店,广州的新大新、南大集团也纷纷在各地抢占地盘……。随着它们的不断发展壮大,一方面有条件形成和强化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纳中小企业采用它们的品牌,成为它们的伙伴生产企业。 (三)我国目前有1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其中大部分由于受自身财力和规模的限制,常常以市场追随者的面貌出现,他们不了解消费者的需要,生产的产品缺乏竞争力,创立名牌更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从各方面条件来看,他们都有可能与零售商合作,按零售商品牌要求来生产零售商品牌商品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生产与流通相结合的新形势,不仅对当前保护中小企业有利,也有利于民族品牌同外资、合资企业相竞争。 (四)我国现在假冒伪劣产品肆虐大江南北,制假、售假的现象层出不穷,假货的制造水平越来越高,仅从外观已是很难辨别真伪。而信誉好的大中型零售商可让人买得放心,由于自有品牌只在该零售商的自家店铺内出售,品牌的管理比较容易,不易被其他厂家、店家假冒,这样就提供了一种防伪防假的有效途径。零售商以自我信誉向顾客提供最直接的品质保证,有利于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商业经济与管理《中间商品牌浅析》 97.5 2.商品经济研究《对零售商品牌战略的探讨》 98.1 3.商业经济文荟《非品牌化时尚》 97.2 4.中国商贸《商业自有品牌———流通与生产的新组合》 98.1 作者单位: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经管系;邮编:510055 商业经济研究 钟玲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