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洋品牌缘何失宠于中国消费者──消费者选购彩电品牌的因素分析 | |||||
作者:佚名 人气:54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本文以"洋品牌彩电,往日风光不再"为出发点,通过对影响消费者选购彩电品牌的主要因素的分析以及国产品牌与洋品牌的比较(产品性能比较,售后服务的比较,价格的比较,品牌知名度的比较)来说明洋品牌失宠于中国消费者的原因. ![]() 从表中还可看出,洋品牌彩电白平衡误差普遍偏高(白平衡误差是衡量彩电质量的一个主要性能指标)。 2、售后服务的比较 彩电作为耐用消费品,价值较高,消费者不仅重视产品质量,对售后服务质量也尤为重视。在售后服务上,国产品牌具有洋品牌不可比的优势。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国产品牌都有特约维修点,服务网络健全,服务及时、周到,而洋品牌的销售服务和维修能力都严重滞后,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它们的特约维修点少,零配件供应也跟不上,谈不上给予消费者售后的安装、维修服务。即使给予维修,周期亦很长,少则两、三月,多则半年甚至更长。二是它们往往推卸责任,将事故原因推给商家和消费者。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购买洋品牌彩电都要承担很大风险。海南某著名商厦拒售索尼,引起不小的震动,而消费者对进口品牌的投诉也频频见于报端。洋品牌售后服务的滞后,导致信誉下降,众多消费者望“洋”生畏,纷纷将热情转至国产品牌,这是洋品牌失宠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价格的比较 下表比较了10种国产品牌、9种进口品牌(74cm,29寸)彩电的价格:(见表4) ![]() 该价格是中国消费者协会1996年10月在北京从购样各商店获得的。从表中可知,国产样品平均售价为6175元,而洋品牌彩电平均售价高达7654元,比国产彩电平均高出1500元。因而,国产彩电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价格是消费者选择彩电品牌时考虑的重要因素。1996年3月,“长虹”降价就引发了一场彩电价格大战。“长虹”在降价后的一个月内,市场占有率由16.68%升到31.64%。尤其对低收入家庭,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就是在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广州、上海等大城市,降价之后,彩电销量亦上升很快。同时,由于国产品牌在降价之后,价格优势更加突出,市场占有率在全国都明显上升。因此,价格过高是消费者放弃洋品牌的另一重要原因。 4.品牌知名度的比较 进入中国的洋品牌都是国际知名品牌。它们在中国市场广告投入大,营销上也颇费了一番功夫,因而在中国消费者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八十年代,由于中国消费者对外国高科技的迷信和对洋品牌的崇尚,它们曾是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然而,近年由于质量问题较多,售后服务落后,加之价格过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很多消费者特别是中小城市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国产品牌。在大城市,洋品牌仍拥有可观的品牌崇拜者。另一方面,国产品牌的市场意识在竞争中逐步确立,纷纷加大了营销力度和广告攻势。一些国产品牌如“长虹”、“康佳”等已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高品质的品牌形象,深受消费者喜爱。1997年,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和人民日报信息中心对32个大中城市进行的“1997年全国主要城市消费品调查”以及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等主办、中国企业信息交流中心承办的“第5次全国产品竞争力调查”都表明消费者心目中最佳彩电品牌都是“长虹”这一国产名牌,其后依次为康佳、松下、TCL。 四、简短的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价格、产品性能、售后服务、品牌知名度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品牌的重要因素。国产品牌有明显的价格和售后服务优势,而在产品质量与功能、品牌知名度方面并不逊于洋品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他们会从自身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对各种品牌的认知,形成一定的信念与态度。随着他们消费观念的成熟,消费者不再盲目崇尚洋品牌,迷信国外技术。在选择彩电品牌时,他们更多地是从理性角度进行分析,对各品牌的优劣多方面综合比较,作出购买决策. 商业文化 朱丽叶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