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资产重组与名牌战略:本世纪末经济生活的热门话题 | |||||
作者:佚名 人气:56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本文分析了资产重组和名牌战略之间的关系,指出只有加快资产重组 ,实行强强联 合 ,才能够正确实施名牌战略 ,争创名牌产品。 2、并购等 资产重组方式是企业规模高速扩张的主要手段。世 界上著名的大公司无一不是通过资产重组方式发展 壮大起来的。如果仅靠自身的积累去发展 ,则只能制 约其经济发展 ,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3、资 产重组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西方发达国 家的国际竞争力始终排在世界前列 ,这与其大规模 的资产重组、培植优势产业是分不开的。而我国目前 还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和国外的跨国公司的实力相抗 衡。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之和还 低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水平 ;电子行业最大 的10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只相当于国际商用机器公 司(IBM)的五分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国有 企业要想迅速扩大规模 ,必须采取资产重组方式 ,实 现强强联合 ,组成“航空母舰” ,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 要。 二、优势互补 ,资产重组创名牌 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当今市场竞争的特点 , 使得企业之间品牌的竞争更胜于产品本身的竞争。 一个企业拥有合理的生产规模、先进的生产技术、科 学的管理方法、灵活的运行机制 ,但只要其品牌尚未 叫响 ,便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因此 , 对于现实中大多数没有名牌或名牌名气不大的企业 来说 ,拥有一个知名度高的名牌 ,自然就成了其梦寐 已求的愿望。 一个企业要创出自己的名牌产品 ,至少要具备 两个方面的基础条件 :一是质量 ;二是规模。高质量 是名牌产品的质的规定性 ,而上规模却是名牌产品 在量上的要求 ,二者缺一不可。 为此 ,欲创名牌的企 业就必须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适度的经营规模 , 而这一切又以自有资产的增加为前提。 对于许多无名牌的企业来说 ,不能通过运营名 牌来实现资产的倍增 ,而靠自身积累创名牌又需要 一个相当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 ,如 何使企业实现其愿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呢? 资 产重组无疑为其提供了一条“捷径”。因为通过扩张 产品生产规模来提高自己产品的品牌是资产重组的 首要目标。它利用相关行业中各企业的优势资源进 行重新优化配置 ,实现各企业的优势互补 ,达到共创 名牌的目的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这不失为无 名牌或名牌不甚响亮的企业创名牌或扩大名牌影响 的一条飞跃式发展之路。上海三枪有限公司为扩大 “三枪”品牌的影响 ,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全国知名 产品 ,与上海针纺九厂进行了资产重组 ,有力地促进 了“三枪”针纺品的技术升级 ,同时不断扩大生产规 模 ,1990年至今已先后兼并了六个亏损企业 ,资产由 1990年的0.9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4.29亿元 ,增 加了3.7倍。销售额和利润额都大幅度上升 ,使“三 枪”针纺品在短短几年内由小变大 ,跻身于中国名牌 之列。 同时 ,“康佳”品牌也是通过资产重组一举成名 的。1992年 ,康佳集团同我国电子行业的各企业一样 面对激烈竞争陷入了困境 ,为了生存 ,1993年 ,该集 团经过反复调研论证 ,充分考虑彼此优势 ,最终与牡 丹江电视机厂共同组建了“牡丹江康佳实业有限公 司” ,结果联合的当年 ,康佳集团的销售收入即达到 1.34亿元 ,在此基础上 ,康佳又在西北兼并了陕西广 播电视机厂 ,到1995年销售收入高达4亿元 ,康佳无 论从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 ,还是从企业规模、利润 率等方面 ,都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电子行业的著名 品牌。其成功的奥秘 ,我们可以从江总书记视察牡康 公司时的题词中找到答案 :“沿海内地优势互补 ,开 拓创新携手发展!”可见 ,通过资产重组 ,实现优势互 补 ,共同开创名牌 ,是当今众多企业参与品牌竞争的 最佳选择。 三、实施名牌战略———国有企业走向世界 ,迅速崛起的必然选择 所谓名牌战略 ,顾名思义 ,是指行为主体从发展 经济全局出发 ,为长远利益着眼 ,依据自身的现状及 名牌形成的规律 ,权衡其相关因素而制定的发展名 牌战略的全局谋划 ,是制约全局行为方向的多目标 决策。当前 ,国际间超级大公司的竞争 ,无一不是国 际名牌的竞争 ,可以说 ,树立卓越的企业形象 ,创造 国际知名的产品品牌 ,是当今国有企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和必然选择 ,是未来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在全球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中 ,都有一个能 够影响全世界的名牌产品 ,而我国还没有一个企业 靠过硬的产品进入全球工业企业500强之列 ,称得 上世界名牌的产品还没有。此外 ,与世界相比 ,中国 名牌的差距主要有 :1、世界名牌产品前20位市场 销售规模1996年增幅高达40 % ,达到172亿美 元。而我国前20位名牌产品平均增幅虽然也有近 28 % ,但是由于是属低水平基础上的增长 ,结果 50 %的增幅不及世界名牌1 %增长带来的效益。2、 世界名牌产品营业利润稳定增长 ,1996年世界前 20位名牌的营业利润额平均增长了28.9 % ,而我 国前20位名牌只增长了2.03 % ,与销售收入 27.74 %的增幅远不相称。3、世界名牌产品的收入 主要来自海外 ,而我国名牌的影响仅限国内 ,1997 年国内品牌平均出口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 10 %。 可见 ,中国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其差距就 反映在没有好的名牌产品上。故而 ,我们的产品结 构大多数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结构单一 ,缺乏 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名牌拳头产品。因此 , 我们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方面应积极推动科技与 生产相结合 ,努力开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名牌产 品 ,进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开展全方位的主体竞 争。因为名牌产品是高质量、高信誉、高市场占有率 和高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 ,是企业形象和经济实力 的体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生存发 展 ,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占 据市场优势 ,创造出一种在消费者心中印象深刻、 知名度高、信誉卓著、能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名 牌价值向往”。企业一旦有了这样的名牌产品 ,才能 经受住市场繁荣和疲软的考验。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考虑到产品的竞争力不等 于企业本身的竞争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营销策略在经营中所占的 地位越来越重要。 目前 ,有的企业几乎用百分之九 十八的时间搞筹资、销售、售后服务。要使我们的名 牌旗帜在世界市场上飘扬 ,不仅是技术在生产领域 中高于国外同类行业的进度 ,而且在融资成本和国 际市场的占有率上也要具有良好的竞争能力。为 此 ,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改善优势企业为主导产业 重组的必要的外部环境 ,同时要强化证券、期货市 场的监督和建设 ,真正使名牌产生足够的融资吸引 力。 税务 杨志平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