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创立名牌产品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 【字体:
创立名牌产品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作者:佚名     人气:46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近几年来 ,市场 基本是供求平衡的 , 大多数商品还呈现出 买方市场。面对买方 市场 ,企业要发展、要 有经济效益 ,就要在 有适销对路产品的基 础上 ,扩大其市场占 有率 ,进而在产品上 档次、创名牌上下功夫。 
一、名牌魅力无穷
产品 ,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品牌 ,是产品质 量和信誉度的标志。名牌 ,是企业占领市场的法宝。 企业有了名牌产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大 于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和高于同类产品的质量 差价回报。企业只要创立了名牌产品 ,就会产生名牌 效应 ,获得丰厚的回报 ,这就是名牌魅力所在。名牌 是企业无形的巨额资产 ,潜在的发展后劲。据有关资 料报告 ,南昌市“金圣”牌香烟 ,商标价值达 1 2 . 8亿 元 ;广东“健力宝”商标价值是 4亿元 ;杭州“娃哈哈” 的商标价值 3 60 0多万元 ,等等。如此高的价值 ,显示 了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和质量差价必将给企业带来 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市 场上可供商品丰富 ,全社会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 化。现在 ,人们在消费需求已由原来的数量型消费转 变为质量型消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进步 ,也需要 名牌来推动。由此可见 ,买方市场的出现 ,人们消费 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物质文明的需要 ,市场导向必然 是质量高、信誉好的产品 ,即名牌产品。企业呼唤着 名牌 ,现代企业竞争也进入靠“牌子打天下的时代”。 任何企业创立了名牌 ,就有了名牌效应 ,自然会给企 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树立了名牌 ,就必须在“树” 字上作文章 ,加大宣传、促其发展、扩大规模、进行保 护 ,使其传播、扩散到千家万户 ,扎根于每个消费者 的心中。 
二、名牌处境不容乐观
名牌魅力无穷 ,全力以赴创立名牌 ,已成为人们 的共识和企业的行动。各级政府和企业经营者都把 创名牌作为抓经济工作的中心内容 ,提出了实施名 牌战略 ,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名牌战略的 实施过程中 ,有不少直接影响名牌产生成长的因素。
1 .以假乱真。追求名牌产品 ,生产名牌产品 ,是 企业经营者梦寐以求 的目标。生产名牌产 品 ,企业必须下苦功 夫 ,付出艰辛的努力 , 做脚踏实地的工作。 尤其当代科学技术日 新月异 ,主要从依靠 科技进步来提高产品 质量 ,提高附加值 ,降 低成本 ,降低产品价格。以优质、优惠的价格产品回 报消费者的厚爱 ,让消费者认定是合格的、信得过的 名牌产品。可是 ,时下有些经营者忽视在产品质量上 下功夫 ,一心扑在“捷径”上。或在价格上动脑筋 ,花 钱装修所谓精品屋和外包装 ,将精美包装了的产品 定上高价摆进精品屋 ,自认为是名牌了 ;或不惜破费 搞广告宣传 ,认为产品只在要电视有相、在电台有 声、在报上有字 ,就能得到消费者认可是名牌了 ;或 搞名目繁多的产品信息发布会 ,哗众取宠 ,招引消费 者 ;或热衷于参加评奖、评优 ,殊不知目前组织的评 比 ,都是皆大欢喜的 ,只要是送来了产品 ,统统都奖、 都优、都杯 ,大家榜上有名……。凡此种种 ,不一而 举。众所周知 ,名牌产品不是评出来的 ,更不是花钱 可以买得来的 ,广告做得再好也不等于质量好是名 牌 ,部优、国优也只能说明技术指标。市场无情 ,“上 帝”最清 ,没有达到名牌他们是决不会随便认可的。 尽管是贴上了名牌产品“标签”和“商标”,这仅是自 认名牌 ,名不符实 ,大大降低了名牌产品含金量。照 此发展、蔓延 ,真正的名牌产品不断受到假冒伪劣的 侵害。据国家工商局公布 ,每年在国内市场假冒伪劣 产品的流通额在 3 0 0 0亿元以上 ,占全年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1 0 %以上 ,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又 极大挫伤了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对此 ,很有必要 再次加大打假防伪力度 ,让假冒伪劣产品无立足之 地 ,使消费者放心 ,为企业创名牌营造良好的外部氛 围。 

2 .意识淡薄。创名牌产品 ,实施名牌战略 ,已在 各地展开 ,形势喜人。但人们对名牌产品的内涵比较 模糊 ,对名牌产品保护意识也差。所谓名牌产品 ,必 须是正式登记注册的商标、品牌、商号 ;质量可靠 ,售 后服务到位 ;消费者肯定 ,市场占有份额要高于常规 产品 ;产权价值要超过常规 ;还要有权威机构的认 定。目前 ,我国名牌产品确认较为混乱 ,名牌意识不强 ,导致我国商标注册量少 ,不少企业的名牌产品商 标被外商购买甚至盗抡。象驰名海内外的“青岛啤 酒”就在美国被抡注 ;经过几代人奋斗创立的“同仁 堂”商标也在日本被抡注 ,等等 ,已是屡见不鲜。为 此 ,我们要唤起广大群众 ,名牌是“国宝”。大力宣传 , 提高国民的认识 ,了解国宝、熟悉国宝、保护国宝 ,从 而使名牌产品健康成长、不断壮大、蓬勃发展。 
3 .扶持不够。创立名牌 ,实施名牌战略涉及方方 面面 ,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首先 ,政府职能转变要 到位。各地创名牌活动方兴未艾。但具体扶持 ,保护 和发展名牌 ,鼓励实施名牌战略的全国性政策法规 尚未产生。其次 ,虽然各地对创立名牌很有信心 ,也 付出了不少心血 ,创出了自己品牌 ,而对外地产品流 进本地市场 ,进行封锁 ,实行地方保护。这在一定程 度上是扼杀了名牌 ,保护了落后。再就是没有充分运 用广告宣传效应 ,舍不得进行广告宣传。即使有的产 品高于同类产品 ,达到了名牌 ,也只是得到了当地消 费者信赖 ,占据着当地狭小的市场 ,难以推向外地 , 占领外地市场。这样 ,规模也就难以扩大。
三、名牌的实施
企业的名牌产品 ,是向众人展示经济效益和员 工素质的宣传广告牌。对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国家来 说 ,名牌产品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各地政 府 ,特别是工业企业 ,都围绕着创立名牌 ,提出了实 施名牌战略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步骤 ,非常好。这里 , 仅就在创立名牌过程中 ,所想到的政府、企业、科技 三个方面 ,谈点个人的看法。
1 .政府要为创立名牌产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 境。在创立名牌产品过程中 ,怎样实施名牌战略 ,这 主要是企业方面的事情。有鉴于名牌产品的造就和 发展是靠市场竞争摔打锤练而成 ,在当前市场经济 还不完全规范的情况 ,政府在职能转变中 ,要向对创 立名牌、保护名牌、壮大名牌、发展名牌方面尽心尽 责。首先 ,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尽快制订创立名牌产品 的长远规划 ,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建立健全名牌产品管理制度。继续加强市场管理 ,加 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其次 ,政府或行业主管 部门 ,要着手制定和建立规范、透明的名牌产品评定 标准和评定制度 ,让每个企业在平等、公平、公开、合 法中竞争。对企业在创立名牌产品过程所遇到的难 点 ,地行协调解决 ,给予帮助。
2 .企业要有创立名牌产品的信心 ,锲而不舍的 毅力 ,脚踏实地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出现买方市场 后 ,唯有那些名牌产品仍在市场上经久不衰。企业为 了生存和发展 ,迫切希望创立名牌 ,推出名牌 ,开拓 市场这是很自然的。暂时没有名牌产品企业 ,千万不 能丧失信心。但是 ,企业创立名牌 ,首先 ,思路要开阔 一点。提高产品质量 ,以质量占领市场 ,固然重要。但 要在品种的特色上多作文章。任何名牌产品但不一 定质量最好 ,只是在一定质量层面上最大限度满足 了消费者的需求 ,达到轰动效应。象杭州的“娃哈 哈”,在众多儿童饮料食品中 ,成为娃娃首选 ,从而赢 得了很大市场 ,风靡全国。这无不表明 ,只要产品保 证一定的质量 ,若能开拓思路 ,生产出相对层次上与 众不同、特色鲜明产品 ,同样可以树立名牌。其次 ,企 业在创名牌过程中 ,既要有长远目标 ,又要兼顾当 前 ,从实际出发 ,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近期内企业 没有创名牌产品的能力和条件 ,可将创名牌目标分 解、细化 ,瞄准名牌、创造条件、不断努力、积累经验 , 为创立名牌打下基础。或者立足现有条件 ,从练内功 抓起 ,发挥自己优势 ,生产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具有 本地传统特色的产品。尤其是乡镇企业必须发挥优 势 ,扬长避短 ,把具有自身特色产品抓好 ,不断提高 质量 ,保住已有的市场 ,扩大规模 ,更为重要。第三 , 企业即使创立了名牌产品 ,也还有一个发展、延伸名 牌的课题。要让名牌巩固、提高、发展、壮大 ,向更高 层次和档次冲刺 ,要敢与国家队、世界冠军发起挑 战 ,一决雌雄。 

3 .科技要在创立名牌产品中大显威力。科学技 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争创名牌期盼着 科学技术 ,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企业科研机构 ,都 必须结合自己专业特长 ,主动向企业要创名牌产品 的课题 ,领受创立名牌产品的协作任务 ,与企业职工 一道攻克创立名牌的难题 ,让一个又一个名牌产品 脱颖而出。企业要制订一整套引进人才机制 ,实现借 才兴企 ,借才发财。走出企业 ,到外省、市 ,甚至国外 聘请企业所需的专家 ,尤其具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 。要象红豆集团那样 ,为了保持和提高名牌西服质 量 ,扩大市场占有率 ,花年薪 80万元到日本请一位 专家。红豆集团为了提高职工素质和建立过硬的科 技队伍 ,在办好自己职工大学的同时 ,还在九五年一 次招进 70 0余名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集团还制订 了一套鼓励科技发明创造的政策。依靠科技人才和 职工素质的提高创立名牌、巩固名牌、发展名牌 ,从 而使企业财源茂盛 ,滚滚而来。
地方政府管理   吴国华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