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关于名牌战略的几点思考           ★★★ 【字体:
关于名牌战略的几点思考

作者:佚名     人气:44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本文对名牌战略的几点思考主要包括,质量是名牌战略的基础、找准市场定位、正确确定竞争策略、适度扩展等四个方面。
  名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是产品和商标的统一 体。名牌是经济效益 ,名牌就是财富。 2 0世纪名牌 坐天下的局面已十分明显 ,但名牌不是永恒的。随 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 剧 ,一些名牌纷纷落马 ,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实施 名牌战略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 ,不断的完善。
一、时刻牢记质量是根本
大凡名牌都具有较高的质量 ,靠过硬的质量 使名牌熠熠生辉。名牌产品有着精细的做工 ,优美 的包装 ,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售后服务。IBM公 司总经理托马斯·小沃尔森曾说过 :“通过科技力 量发明高质量的新产品将比人为推销更重要 ,好 的产品会自己推销产品”。高质量的产品能赢得消 费者的满意 ,自然能够占领市场 ,获得利润 ,这样 才能实行规模生产 ,降低成本。因此 ,很多名牌企 业都十分注重质量管理。近来 ,国内外一些优秀企 业又逐渐由全面质量管理转向无缺陷管理。松下 幸之助有句名言 :“对产品质量而言 ,不是一百分 就是零分”。这就意味着产品不能有任何瑕疵 ,百 分之百合格的产品才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的信誉。 因忽视质量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举不胜举。一些名 牌产品的生产厂家 ,在具有一定知名度以后 ,片面 追求眼前利益 ,出卖名牌商标或厂名 ,给那些不够 生产条件 ,不符合品质标准的联营厂家 ,结果自己 砸了牌子 ,使产品形象毁于一旦。有的厂家则固步 自封 ,不去钻研产品、提高创新 ,而是把精力都放 在宣传上 ,打起了广告战 ,甚至出现了不正当的竞 争手段。究竟谁能真正占领市场 ,这并不是靠铺天 盖地的产品数量和广告宣传所维系的。“雀巢咖 啡”是名牌 ,“味道好极了”是指咖啡 ,咖啡质量好 , 牌子才有名。离开了咖啡谈雀巢将毫无意义。名 牌产品要想持久畅销 ,就必须时刻谨记“质量为 本”,以科学技术促进名牌产品的开发创新 ,提高 名牌的含金量。
二、找准市场定位 ,突出特色
名牌之所以成为名牌 ,关键还在于它有特色 和个性 ,这来源于企业为自己产品所做的定位。定 位是企业根据市场和产品的情况 ,为产品确定的 位置、形象。这种形象逐步由实物状态 (如质量、功 能 )转向得到消费者精神、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 很多名牌产品的定位都很讲究。可口可乐告诉年 轻人它不仅是一种解渴的饮料 ,而且“使你更增热 情”;博士伦对那些惧怕隐形眼镜的人说 :“舒服极 了”;“长虹”彩电则向国人宣告 :“以产业报国”,振 兴民族工业。但是在我国有相当产品的定位模糊 不清 ,要么是“国际金奖”,“用了都说好”,要么是 七大功能八大优点 ,“总有一款适合您”。毫无特色 的定位和宣传 ,即使能凭质量创出名牌 ,但终难以牵动消费者的心。出奇致胜 ,才能在众多的同类品 牌中独树一帜。宝马汽车以优越的驾驶性能 (而非 坐车享受 )成为驾车者的理想品牌 ;万宝路香烟全 球销量第一 ,它的奥秘在于渲染了一种男子汉力 量与气慨 ;健力宝是以运动型的饮料使人们增强 活力、更加健康 ;奥妙洗衣粉借用生活中主妇的经 验突出其去污能力。成功的市场定位才能吸引消 费者 ,从而引导消费、占领市场。同时 ,企业要珍惜 自己的产品形象 ,注意保护 ,不要轻意的改变定 位 ,更不能破坏在消费者心中已形成的良好形象。
三、分析市场 ,确立竞争策略
市场是只无形的手 ,消费者在拉动 ,竞争对手 也在拉动。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优胜劣汰是市 场竞争无情的法则。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就必 须仔细分析竞争对手 ,以确立自己获胜的战略 ,所 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似乎一夜之间 ,中国出现了无数个 VCD品 牌 :新科、先科、爱多、步步高、蚬华、金正、红太阳 ……而且个个都是“超强纠错”。这么多的 VCD 到底能有多大的市场 ?激情过后 ,一方面是产品的 滞销 ,另一方面却是盲目的大量生产。其结果自然 令人堪忧。产品具有需求 ,这是一个大前提。要开 发需求市场 ,除了实行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以 外 ,还必须要实行差异化战略。如产品质量特色、 品质功能、外观造型、品牌形象、售后服务等。差异 化使顾客在选购商品时有了比较 ,从而挑选出适 合自己的品牌。 今年矿泉水市场的竞争也格外激烈。 1996年 人们似乎只知道可赛 ,但 1997年娃哈哈、乐百氏、 康师傅的矿泉水已占领了很大一片市场。而 1 998 年雀巢、露露、伊利、燕京啤酒集团纷纷上马。虽然 几年前矿泉水是一本万利 ,但由于目前生产企业 过多 ,市场竞争激烈 ,价格下跌 ,甚至销售价格背 离产品成本 ,已造成利润率不断下降 ,个别企业已 出现了亏损。名牌 ,不是通行证。几个厂家的资金、 技术 ,在消费者中的商誉 ,商品 (矿泉水 )的销售价 格都差不多 ,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就必须仔细分析 各个对手在产品质量、成本、价格、广告、促销、分 销等各方面的情况 ,并对整个市场进行细分 ,从而 确定自己的细分市场、竞争策略和营销方式。

四、适度发展 ,切不可盲目进行品牌延伸
名牌产品的商誉是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很多 企业都在利用其名牌产品的商标作为其高速发展 的捷径 ,积极拓展生产 ,进行品牌延伸。成功的品 牌延伸 ,可以扩大生产 ,实行集约化经营 ;可以使 企业的新产品尽快推销成功 ;可以使企业增强活 力 ,增强市场的竞争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是 也有企业因此而丢掉了自已的特色 ,甚至导致破 产。八佰伴就是一个例子 ;盲目拓展海外分公司 , 盲目涉足其它领域使自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 袱 ,终于把自己拖垮。巨人集团丢掉自己高科技电 子产品的特色而发展毫不关联的其它产品 (如减 肥品、保健品 )也终于导致失败。即使是发展相关 行业也要认真考察市场 ,量力而行。曾欲创造“三 年 3 0 0亿销售收入”的三株公司 1 997年自己粉碎 了这个神话。用总裁吴炳新的话说 :“1 998年是刮 骨疗毒”。势头猛健的三株公司曾向生物工程、医 疗电子、精细化工等 6个行业渗透 ,并在 1 997年 兼并了二十多个制药厂。但是多元化只有化妆品 上了规模 ,而企业兼并则让三株公司背上了个大 包袱。很多企业现在都力图铺大摊子 ,做电视的去 做空调 ,做空调的去做电视。其实 ,欲速则不达 ,千 万要审时度势 ,切不能“拣了芝麻丢西瓜”。 创名牌不易 ,保持和发展名牌更难。要想站稳 脚跟 ,还需要加强企业管理 ,不断创新产品 ,走集 团化经营的道路。国产名牌同世界名牌相比 ,还存 在着很大差距。世界五百家企业中 ,中国还没有一 家。中国的名牌要想进入世界名牌之林 ,还需要提 高实力、不断完善经营策略。
商业文化   张春萍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