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图文]实施名牌战略,保护发展中国名牌           ★★★ 【字体:
实施名牌战略,保护发展中国名牌

作者:佚名     人气:38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名牌是一种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中国名牌面临着严峻挑战,振兴中国民族经济必须实施名牌战略。
  我国17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也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当我国消 费从温饱型逐步转向小康型 ,甚至一些地区向着富裕型转变的时候 ,人们在消费水平上必然提 出更高的要求 ,追求名牌货就成为人们日益发展的消费趋向。而作为生产主体、市场主体的企 业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就要不断开发名牌产品 ,树立名牌企业形象 ,因为谁拥有名牌 ,谁就 赢得消费者 ,谁就占领市场 ,获取好的经济效益。一个国家拥有了众多牌 ,标志着这个国家经 济兴旺发达 ,就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经济强国的高大形象。
1 我国名牌面临严峻的挑战
1 1 名牌竞争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
附着对名开放度的提高 ,我国经济的国际相关度大大增强 ,并参与了国际分工和竞争。这 种竞争在 90年代之前 ,比较多地理解为出口产品质量上的较量 ,提高出口产品在他国市场的 占有率。进入 90年代 ,这种竞争则出现一种新的动向 ,就是竞争不仅在国外进行 ,而且在国内 也激烈地进行。竞争双方追求的目标都是占领和争夺市场 ;以名牌开路 ,打响自己的名牌 ,战 胜别人的名牌 ,保住本国市场 ,打进他国市场。名牌不仅有巨大的市场开拓力 ,并有强大的人 心征服力 ,一旦消费者的心被征服 ,名牌就可以长久地占领市场 ,对方的市场也就守不住。
1 2 我国名牌面临严峻挑战
发达国家对我国 (包括对其他发展中国家 )的经济战略 ,从最初的产品输出 ,到资本输出 , 最后 (90年代起 )到产品、资本、牌子输出三者并用 ,突出牌子输出 ,其中 ,输出牌子是成本最 低、手段最隐蔽、作用最久远的战略。他们用中国的资源乃至资金 ,只拿来牌子 ,由中国人生产 并非高技术的外国牌子的洋货 ,主要卖给中国消费者 ,外国牌子的所有者从中获利。进入 90 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对我国大举发起名牌攻势 ,对中国名牌步步进逼 ,使中国名牌处于困难的 境地 ,面临严峻的考验。以致有人提出中国名牌是否会“全军覆灭”的问题 ,这不是危言耸听 ,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被人广为关注、发人深省的事实可以说明。
(1 )以低廉的价格大量收购中国名牌到目前为止 ,中国名牌究竟被外商买了多少 ,权威部门或许也不能提供一个准确数字。笔 者借用《经济日报》记者整理出的一份价目表 (见表 1 )

以说明问题。此表仅是中国名牌转让 给外商的一小部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一大批中国名牌商标已经或正在退出自己的市场。 被转让的商标一般有以下鲜 明特点 : ①商标被转让后 ,企业大多转 为外资和合资。 ②商标的交易方式大多是“买 断”或独点许可。 ③商标买主拿到这些商标后 并不积极使用 ,而是束之高阁 ,其 用意是使中国名牌在人们心目中 消失 ,代之以洋商标。 可见 ,发达国家在中国收买名 牌的目的是很明确的 ,就是“吃掉” 中国有竞争力的商标 ,除去竞争对 手 ,轻易占领中国市场。
(2 )在中国、大举瓜分地盘” 外商瓜分地盘的手段是合资 , 用中国的资源、劳动力 ,甚至资金 , 在中国领土生产 ,产品挂上他们的 品牌 ,大多数在中国销售。瓜分的 范围涉及各行业。资料表明 : ①在家电行业 ,索尼公司、飞利浦公司、三星集团等已分别与上海、苏州、天津、山东等省 市合资生产各种外国名牌彩电。预计几年后 ,在中国生产的外国名牌彩电将达到 1 0 0 0万台 , 相当于目前我国彩电年生产能力的一半。预计到本世纪末 ,我国彩电市场容量不过为 2 0 0 0 万台 ,届时 ,在中国生产的外国品牌彩电将可能占据了我国彩电市场的“半壁江山”。这种发展 趋势的预测不是毫无根据的 ,今年中国的空调市场 ,洋货、半洋货已占了近 40 %。 ②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国家规划的“三大三小”都是外国名牌的一统天 下。目前充塞中国市场的“桑塔纳”、“奥迪”、“捷达”、“富康”、“切诺基”、“标致”等汽车 ,是德国 大众公司、法国雪铁龙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等在中国合资生产的外国名牌产品。中国汽 车工业是刚起步的新兴工业 ,理应受到特别保护 ,可是 ,在目前外国名牌汽车充塞中国市场的 情况下 ,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生存、发展已没有多大空间。 ③饮料业市场正受到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简称“两乐”)的猛烈冲击。资料显示 ,可 口可乐在中国已建立了 1 6个瓶装厂 ,计划 2年内再建 7个。百事可乐已建成 8家瓶装厂 ,还 准备再建 1 0个家。 1 994年“两乐”在中国的产量为 1 1 0万t,占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 37%。与 此同时 ,它们还加紧与中国的名牌饮料合资 ,生产“两乐”牌子的饮料。我国碳酸饮料原有八大 名牌 ,已有 6个分别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合并 ,还有一家也在“两乐”的冲击下度日艰难 ,只 剩下“健力宝”孤军奋战 ,成为我国抗衡国外名牌饮料的主要力量。饮料中的啤酒生产与外商合资的情况更为惊人 ,合国 6 1家年产量超过 5万t的大中型厂 中 ,已有 50家合资或正商讨合资 ,而且规模较大的厂基本上是由外资控股。 一家外国报社在报道中国老牌饮料陷入困难时评论 :“虽然中国艰制外国人在钢铁、铁路、 电信等关键部门拥有股权 ,但是中国没有考虑到饮料也是一个关键部门 ,以至于让外国人根深 蒂固地渗入了这个市场。”可以说 ,外国品牌已全面打入中国市场 ,中国的民族工业正面临着严 重的冲击 ,这种冲击关键到中国民族经济的兴衰 ,对此 ,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1 3 对外开放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上述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否定我国 1 7年来对外开入、利用外资取得的巨大成绩 ,利用 外资是功不可没的 ,没有 1 0多年的改革开放、利用外资 ,就不会有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大 好局面 ,就不会有今天我国富有威望的国际地位。今后中国仍将永远开放下去 ,这是毫无疑问 的 ,但是对外开放要有一定原则和一定限度 ,这个原则就是始终坚持中国民族经济的独立发 展 ,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不是相反 ;一定限度就是我们的对外开放不是一切领 域都无条件地开放 ,一切行业都无限度合资 ,而应是该合则合 ,不该合则不合 ,这个该与不该的 标准就是看合资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那些国产品在技术和水平上都已完全可以自主 的行业 ,如消费品行业 ,现在就不应再合资 ;那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有广阔市场销路的龙头企 业 ,也不应让外商合资控股。即使有些企业让外商合资控股了 ,也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品牌为代 价。否则 ,中国富有竞争力的名牌就会被吃掉 ,最终不利于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已从商品、资本输出的同时转向名牌输出的今天 ,尤其要更审慎地对 待合资 ,要掌握好利用外资的主动权 ,绝不能名为利用外资实为外资利用 ,这是个原则。创造 名牌 ,保护名牌 ,发展民族经济 ,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2 实施名牌战略 ,创造、保护名牌
2 1 名牌战略的涵义 当前 ,国际经济竞争集中表现在急夺市场的竞争 ,竞争的追求目标是 :打入他国市场”守住 本国市场。无论是打进还是守住 ,靠的都是名牌 ,名牌是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先锋 ,是精锐 部队。综观发达国家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其实是为数不多的国际名牌 ,在中国也不例外 ,面 对这场激烈竞争 ,中国无论进行“自卫战”还是“攻击战”都应实施名牌战略 ,大力发展中国名 牌 ,推动民族经济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 名牌战略最核心的意义主要是两个侧面的结合 ,即创造名牌的战略和利用名牌的战略 ,两 者互相结合促进 ,但有侧重 ,企业主要是创造名牌战略 ,政府主要是利用名牌战略。从操作主 体看 ,名牌战略分企业名牌战略、国家名牌战略和地方名牌战略。企业名牌战略的宗旨是解决 名牌成长的母体问题 ;国家名牌战略的宗旨是解决名牌成长的社会条件问题 ;地方名牌战略指 的是名牌战略的地方推进。企业创造出一个牌子 ,使其知名度越来越大而成为名牌 ,需要地方 名牌战略的实施 ,它可能成为整个名牌战略实施的突破口和操作上的重要步骤。
2 2 实施名牌战略的思路 我国实施名牌战略的目标和任务在于缩小与世界名牌的差距 ,对此 ,笔者试谈一些粗浅的 思路 : 
(1 )树立名牌意识这对于企业和政府都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名牌意识是较为淡薄的 ,具体表 现在 :①很多企业家仍未懂得商标的重要性和价值 ,新产品开发出来 ,没有及时申请注册商标。 至 1 994年 ,我国 2 0 0万家企业 ,洋册商标的仅有 46万家。自 1 989年我国加入《商标国际注册 马德里协定》以来 ,每年仅有 40 0余家企业申请注册商标。②为了求得外商合资 ,把辛苦创造 出来的名牌轻易卖掉。③从企业到地方谈论品牌价值 ,实施名牌战略仅仅是近一两年的事 ,与 国际上相比已整整迟了一个世纪。我们应当牢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告诫 :“我们要有 自己的拳头产品 ,创出自己的名牌 ,否则就要受人欺负。”现在实施名牌战略实为亡羊补牢之 举。
(2 )形成质量特色 这是企业名牌战略的重要内容。产品高质量是经济竞争的基础 ,是创名牌的首要要素。 质量特色是高质量的起点 ,是名牌的支柱。在同类产品中 ,如果没有自己的质量特色 ,就很难 在竞争中出人头地 ,形成名牌优势。要形成质量优势要从两方面着手 :①开发质量优势。要作 市场调查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了解分析时下同类产品的水平、优点、缺点 ,从中开发出能满足 消费者需求、优胜于其他同类产品、具有自己质量特色的产品 ,这是创名牌、保名牌的必要条 件。如我国儿童专用营养液“娃哈哈” ,因有自己的质量特色而成为中国公认的名牌 ,并已进入 欧美、东南亚市场 ,成为外国人眼中的名牌。②要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质量特 色的形成离不开一流的科技人员对产品的开发 ,离不开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
(3)发展规模经营 ,拓展发展空间 这是扩大名牌效应的有效手段。有一定的规模经营才能使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使先进 生产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 ,也只有规模经营 ,才能为市场的拓展 ,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打下紧实 的物质基础。
(4)加大广告宣传力度 这是创名牌、保名牌的重要环节。一个有质量特色的产品开发了 ,需要通过质量展示来扩 大影响 ,广告宣传是质量展示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广告 ,产品的优越性就能深入人心 ,被消 费者接受 ,从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对此 ,我国许多企业家仍认识不足 ,忽略广 告投入 ,一些高质量产品的广告投入不到年销售收入总额的 0 5%。而国外的企业十分重视 广告宣传 ,每年用于广告的费用 ,一般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 5%~ 1 1 %,且宣传手段多种多 样。有人作了一个统计 ,在北京长安街两边共有各类广告 31 4个 ,其中国外的 2 2 0个 ,国内的 仅 94个 ,国外广告几乎全是知名的品牌 ,国内的却近一半是与商品品牌毫无关系的公司和房 地产之类的广告。中国与外国的经济竞争 ,单就广告方面就显著输给了外国人。我们要创名 牌 ,实施名牌战略 ,必须加大广告投入和宣传力度 ,要把广告放在与技术改造同等重要的位置 来抓。

(5)在国内开展名牌之间的竞争 经过竞争 ,优胜劣汰 ,让名牌在一般品牌中脱颖而出 ,在这基础上再让一批具有向世界名 牌挑战能力的中国名牌诞生。名牌之间竞争有利于世界名牌的产生 ,目前 ,这种竞争已开始 , 主要是在市场竞争力差距很大的同行业企业之间进行。政府要造就条件 ,让我国企业更快进 入品牌竞争时代。
(6 )采取切实措施 ,倍加保护名牌 创造名牌不易 ,保护名牌更显重要。名牌的延续、再创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包括政府对名牌企业政策的倾斜和各种法规、政策的健全。目前成名产品企业普遍存在利润微薄、 负债严重、保持技术先进性缺乏资金、贷款利息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我国名牌 的命运 ,建议政府创造条件 ,给予扶持 ,帮助知名产品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政府要建立和健全保护名牌的各种政策、法规 ,比如制定资产重组政策和产业政策 ,加强 宏观调控、市场管理、名牌管理和创名牌、保名牌的规范工作。围绕激烈的国际竞争 ,保护名牌 要具体落实到正确的开放政策、合资政策、外资政策以及对策研究、与国际市场接轨、集团优势 和必要的保护措施等领域 ,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振兴民族经济的关系 ,处理好合资与保护名牌 的关系 ,坚持“合资不能合掉名牌”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艾丰 .名牌战略 :振兴民族经济之路 .经济日报理论周刊 , 1 996 0 7- 0 8 
2 王静 .我国企业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经济日报理论周刊 , 1 996  0 7-2 9
3 姜波 .国产啤酒有必要搞这么多合资吗 ?经济日报 , 1 996  0 6-2 0 
4 李志贤 ,郑波 ,姜波 . [燕京 ]为什么不合资 .经济日报 , 1 996  0 7-0 2
5 陶国峰 .中国名牌究竟卖了多少 ?经济日报 , 1 996  0 7-0 8 
6 姜波 .我国名牌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日报 , 1 996  0 7-1 0
7 长安街上的找寻 .经济日报 , 1 996  0 7-2 2
8 蔡文良 .一曲发展民族工业的进取之歌 .经济日报 , 1 996  0 7-0 9
9 陈菊庚 .质量特色 :名牌的支柱 .羊城晚报 , 1 996  0 8 0 8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吴洁芳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