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试论云南省扩大工业品出口的名牌战略 | |||||
作者:佚名 人气:39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 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对云南省名牌工业出口制成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速发展工业制成品的思路,提出云南省要扩大工业品出口必须实施名牌战略的观点。 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近几年云南省工业品的出口形势是好的 ,特别是“八五”后三年 ,增长速度很 快 ,年均递增速度达到 3 2 1 3 %左右。但由于总体上起点较低 ,政策不配套 ,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 素 ,出口工业品 ,尤其是作为出口拳头产品的名牌工业品 ,发展仍然较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同国内外名牌工业品相比 ,云南省的名牌工业品档次仍不够高 ,产品质量亟待提高。据有关质 量权威部门鉴定 ,云南省首批确认的 78个名牌产品 ,仅有“红塔山”牌卷烟系列产品和“云丰”牌云南 白药系列产品属于国际名牌和五星级名牌 ,其余多为二星级。云南省商检部门 1 995年对云南几种出口商 品进行抽检 ,合格率达 1 0 0 %的仅有两种 ,合格率达 78%至 99%的有 1 2种 ,这说明云南大部分产品出口 , 都必须经过再次加工才能达到出口要求。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例 ,从总体上讲 ,质量是好的 ,但同样存在一 些不可忽视的质量问题 ,据云南省商检局二处出口机电仪科提供的资料 ,1 996年该局共检验出口机电产品 1 755批 ,检验金额为 480 7 8万美元。其中商检预验 1 0 1 5批 ,一次检验不合格 1 3 4批 ,不合格率为 1 3 2 %; 商检检验 740批 ,一次检验不合格 72批 ,不合格率为 9 7%。机电行业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 :机床行 业 ,几何精度不稳定 ,外观质量问题较普遍 ,如脱漆、锈蚀、清洁度差 ,外观件质量差 ,铸造缺陷 ,加工 面磕碰、划伤 ,结合面错边错位等“常见病”久治不愈。有关资料显示 ,滇产数控机床平均无故障率还不 到 50 0 0小时 ,而国外产品则高达 1 50 0 0小时 ;变压器的事故率平均比国外产品高出 3 5倍 ;电力损耗平均 高出 2 0— 2 5%;内燃机的平均耗油量同国际水平相比 ,平均高出 1 5%左右。其他出口工业品也存在类似 的质量问题 ;化工产品的有效含量低 ,有的只是国际水平的 80 %,化肥有效含量有的只是国际先进水平 的五分之一 ;轻工产品的内在质量 ,外观质量及包装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有相当大的距离。⑥ 云南省有的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 ,质量不低 ,但价格偏高而失去较多的市场份额。如“长臂 猿”牌R2 0S型电池与四川“万光”牌电池质量相近 ,可价值高出 1 1 2 5%,有的产品同国内外同类产品相 比 ,价格基本相同 ,但质量不过硬 ,或质地较次 ,出口销量较低。如昆产 1 95柴油机质量、外观均不如四 川、江苏等省的同类产品。云南有年产 50万辆自行车的能力 ,可式样老 ,价格高 ,很难同广州“五羊” 牌自行车竞争 ;滇产油漆质量不稳定 ,难以同广州湛江“皇冠”牌油漆一比高低。 按国际惯例 ,任何国家的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 ,都必须执行ISO— 90 0 0标准 ,这是国际市场的最低质 量要求 ,而云南省绝大多数生产厂家缺少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意识 ,因而难以生产出符合国际市场的高质量 产品 ,这已成为影响出口产品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第二 ,出口工业品结构不合理 ,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少。云南省工业品出口以资源型 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除数控机床技术含量略高外 ,其他产品技术含量都不高 ,真正上档次 ,深加 工 ,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低。在出口产品中 ,中间产品出口发达国家 ,而产成品只能出口发展中国家。多 年来 ,没有机电一体化的成套设备出口。云南出口的机床多为普通机床 ,在国外进不了现代化工厂。再如 望远镜 ,本身是高科技的光学产品 ,但在国外仅作为儿童玩具使用 ;出口较多的黄磷 ,属于发达国家不愿 生产的资源型产品 ,这些产品大多附加值低 ,创汇少 ,竞争力不强 ,市场需求也不稳定。全国出口额上 1 0亿美元以上的玩具 (3 4 3亿元 )、塑料制品 (2 4 7亿元 )、鞋 (62 7亿 )、医药 (1 5 8亿 )、集装箱 (1 1 8亿 )、组合音响 (2 5 1亿 )、手表 (1 0 3亿 )等产品云南省几乎为零。相反 ,有许多商品依靠进口或 外地调入。据统计 ,1 995年度从昆明海关出口的机电产品中地方产品仅占 1 5%左右 ,其他产品也只占 2 5%。也就是说 ,有 75%的产品是由云南省、市外贸企业从外地收购通过昆明出口的。这反映出云南新产 品开发力度低 ,产品结构调整相当缓慢 ,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⑦ 第三 ,生产名牌出口工业品的企业技术投入不足 ,技术改造资金匮乏。云南省国有企业的生产设备普 遍陈旧 ,使用 2 0年以上的设备平均占到 70— 80 %,达到国际八十年代先进水平的不多 ,九十年代的几乎 没有。近几年虽然已经在引进项目和外商投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重点是改造原有技术、工艺和装备 , 而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贡献太低。目前 ,除了卷烟设备比较先进外 ,其他设备都还只是国际八十年代以前 的水平 ,大部份的加工工艺还留停在 70年代的水平 ,如机床、棉纱棉布、电器产品、冶金产品、化工产品等。 在国外 ,科技人员大部分集中在企业 ,如美国为 75 4%,日本为 64 8%,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 力、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创新 ,使企业依靠科技进步 ,不断获得新的生机 ,而云南省目前的技术创新仍 然属于研究机构主导型 ,科研人员多集中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 ,科研与生产分离。一方面企业技术力量 单薄 ,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形成了企业技术战略上的短视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与科研院校条块分割 ,拥 有大量科技人员和设备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多从事基础性研究 ,与市场需求和企业技术开发相关性差 , 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造成了技术力量的浪费。此外 ,云南大多数出口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 ,造成 产品积压 ,生产能力闲置 ,经济效益差 ,没有积累 ,负债经营 ,无力投入资金发展名牌科技密集型产品和 高附加值产品。⑧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云南省出口工业品的发展 ,造成出口工业品规模小、比重低。 1 995年全国工业品 出口 1 2 73 5亿美元 ,占工业总产值的 1 1 54%。而云南省的中心城市和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昆明市 ,1 995 年工业品出口 2 0亿人民币 ,占全市工业产值 480 64亿 (现价 )的 4 1 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7 3 9个百分 点。⑨ 三 制约云南省出口工业品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我认为主要是出口企业缺乏能与国内外同行竞争的 名牌拳头产品。目前国内外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名牌已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王牌。一个国家拥有名牌 的多少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经济实力。云南要提高名牌出口工业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只有实施名 牌战略 ,否则 ,必将败下阵来 ,在国际竞争中无立足之地。 名牌战略产生于本世纪 80年代 ,以先前的产品战略有着根本的区别 ,名牌战略在经营上强调的是 “卓越的品牌与服务” ,产品战略强调的是“卓越的产品与服务”。名品不等于名牌 ,再优秀的名品也有盛 衰周期 ,但名牌老而弥坚。 云南工业品出口规模小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少成套大中型设备出口。而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地区 , 出口规模大 ,增长快 ,主要是靠名牌拳头产品和大中型成套设备 ,形成项目带设备加工程承包和劳务输 出 ,搞一个项目或一个名牌拳头产品出口创汇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烟草行业之所以成为云南省的经济支 柱产业 ,主要原因是其拥有“红塔山”、“云烟”等驰名中外的品牌香烟。因此 ,云南要扩大出口产品的规 模 ,必须增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 ,实行以质取胜、以优竞争的品牌推进战略。要注重特色 ,发展名品 , 增加精品 ,形成名牌开路—质量保障—扩大市场—增创效益的良性循环。 我认为目前在云南省实施名牌战略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 推行国际质量管理标准 ,以国际名牌和五星级名牌为目标 ,改进、巩固“老”名牌。从宏观上讲 , 提高产品质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一项关键措施 ;从微观来讲 ,任何企业都必须以质量求生存 ,以质量 求发展。尽管云南企业创造了自己的名牌产品群体 ,但总体看来 ,云南工业制成品的质量大部分都低于国 际一般水平 ,特别是作为发展方向的机电产品 ,其质量大都低于国际通用标准 ,更低于国际先进标准。即 使按现行国家和部颁质量标准检查合格的产品 ,其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 ,与国际一般产品比 较 ,也还有较大差距。因此 ,云南要扩大工业品出口 ,首先要以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为目标 , 积极采用国际产品标准。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符合ISO— 90 0 0系列标准作为产品认证的重要条件 , 也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从欧共体来看 ,其内部又制定了统一大市场的商品标准。1994年以 来 ,我国已先后设立了“中国质量体系注册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 认证国家注册委员会”、“中国产品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等四个国家认可机构 ,基本建立了我国的国 家质量认可制度 ,为我国出口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打下了基础。目前 ,云南出口产品中只有二、三个品种 获得有关国家认证资格。要扩大出口产品规模 ,出口企业必须按照ISO— 90 0 0系列标准的要求建立自身有 效运转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争取有一批重点拳头出口产品获得国家认证资格 ,还要有几种产 品在有关国家和地区取得认证资格。同时 ,要做好重点出口产品在国家工商局的注册工作 ,要避免“普洱”茶商标被省外企业抢先注册的悲剧重演。要尽快改变云南省的“三少”现状 ,即出口商品商标少 ,有 名气的商标少 ,称得上名牌的出口商品商标更少。 2 引进吸收先进科学技术 ,力创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新名牌和高新技术产品。世界贸易实践表明 , 谁拥有名牌商品 ,谁就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谁就能获最佳效益。要进军国际市场 ,必须增大出口产品的 科技含量 ,开发一批高附加值的名牌拳头产品。具体措施如下 : 首先 ,要大力推进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一是要引进外资 ,二是要大量引进先进设 备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强出口商品的开发 ,提高商品竞争能力。我们要认真总结卷烟发展的成 功经验 ,大力引进新技术 ,特别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向重点行业集中引进 ,一次成功。包括引进 成套设备、软件技术 ,从而形成强大的整体 ,力争继卷烟之后 ,再创一批全国一流名牌产品 ,达到 90年 代国际先进水平 ,实现出口产品由资源型向加工型转变 ,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其次 ,要以改造出口产品为重点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步伐 ,尤其要重视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 从而带动出口产品的更新换代。目前云南多数企业资金短缺 ,不可能在近期对全厂进行技术改造。因此 , 引进的资金和技术 ,要重点放在出口产品的改造上 ,或改造一条生产线和一个车间 ,或改造某一个关键技 术 ,不要撒胡椒面。 再次 ,要强化技术改造、引进、创新意识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技术基础。出口工业品的开发 ,必须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 ,以名牌拳头产品为龙头 ,以效益为中心 ,以管理为基础 ,集中科研力量、优化资源配 置 ,使生产企业成为改造、引进、创新、利益分配主体。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弗农 (Vemon)提出的产品生 命周期理论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三、四阶段 ,某种产品创新国以外的国家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国 ,参加与 创新国的出口竞争。因为这些产品在这些国家成本低 ,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随着这些国家出口的扩 大 ,创新国逐渐丧失了国外市场。新产品仿制国的厂商由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有条件进行大批量生产 , 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大幅度地降低了产品成本 ,以致可以把产品打进创新国市场。因此 ,云南企业要把 引进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开发结合起来 ,加速发展本省工业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产品 档次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首先传统工业要用好用活“后发优势”规律 ,重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现有 设备、工艺 ,不能再铺新摊子。特别要结合云南情况 ,有计划地协调云南与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关系 ,加 强与上海等工业发达城市的经济技术交流 ,使云南省的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流通、资源、人才都能畅通无 阻地彼此交流或互相支援 ,尽快形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品生产体系。其二 ,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 ,以自主开 发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相结合。在引进技术上 ,既要从港澳台引进 ,又要瞄准西方发达国家 ,一定要起点 高、步子大 ,要引进真正一流的 ,而不是落后的、淘汰的。其三 ,发展三资企业和实行“三来一补” ,是 以工业品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有效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但云南过去总体规模 不大 ,项目水平不高 ,今后要加大引进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项目的工作力度 ,特别要注意引进大生产 组装配套技术项目。大生产组装配套技术是与劳动密集型生产工艺相联系的产品技术 ,具有一定的国际竞 争力 ,可形成替代进口、增加出口的优势。其四 ,特别要注意处理好积累与创新的关系。目前云南企业改 造和创新乏力 ,根本的问题是没有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资金积累 ,二是技术积累 ,没有这两方 面的积累 ,自主开发、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引进资金技术改造现有企业 ,可较好地解决积累问题 ,保证 企业经济效益、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加大引进工作力度 ,逐步形成“引进技术—国产化—出口创汇 —引进更先进技术”的良性循环 ,为自主创新奠定基础条件。通过市场机制和物质资源与科学技术的交替 升华作用 ,使产品结构调整得到实现 ,使科学技术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的实现在商品的频繁交换中得到统 一。同时 ,要有重点地开展对外投资 (首先是周边国家 ),这项活动有利于带动全省出口商品结构 ,有利 于利用国外资金和资源。 最后 ,要集中力量支持重点名牌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只有以相应的出口贸易量作保 证 ,才能做到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机制的作用。云南工业品的出口规模还比较小 ,必须 按照市场需求 ,集中力量争取扩大生产。一是各部门、企业要加强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 ,掌握在国际工业 品市场中积极活动的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政治、法律、民族风俗文化、自然、地理等诸方面的情况 ,做到知己知彼。对各种工业品贸易中的现实市场、潜在市场、一般市场、 重点市场、最有发展前途市场、不能放弃的市场、必须确保的市场、可以收缩退出或转移的市场以及必须 集中力量加以突破的市场等作出正确的估计和定位 ,努力增加出口品种和扩大出口范围 ,加大商品流量 , 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二是集中全省各种力量支持重点名牌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扩大出口规模 ,特别 是在流动和改造资金上应尽可能给予扶持 ,使重点名牌出口产品生产企业能及时根据国际市场需求 ,改造 生产技术和设备 ,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 ,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三是以名牌产品为龙头 ,大力推进企业间 的联合与兼并 ,通过强强、强弱的结合 ,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优化资本结构 ,以资金带动存量资产 的优化重组 ,努力实现规模经营、特色经营。以“创亿工程”为核心 ,大企业 (集团 )为骨干 ,带动中心 企业 ,实现企业资本优化重组 ,达到资本扩大、规模扩大、盘活存量的目的 ,通过工业品出口带动整个工 业的发展。 注 释 : ①该段引用的数据摘自《云南外经贸》 1 996年第 1期 ,第 1 5— 1 6页。 ②此处引用数据摘自《云南日报》 1 997年 1 0月 2 1日版。 ③此处引用数据摘自《云南外经贸》 1 996年 8月第 1期 ,第 1 5— 1 7页。 ④此处引用数据摘自《东南亚南亚信息》 1 997年第 9期第 2 8页。 ⑤此处统计数字来源于云南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有关文件。 ⑥该段引用数据资料根据云南省商检局二处出口机电仪科“1 995年度出口机电产品质量分析报告”、“1 996年度出口 机电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整理。 ⑦⑧⑨所引用数据出自云南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有关文件。 思想战线 曹荣光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