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创立名牌产品 提高企业竞争力 | |||||
作者:佚名 人气:52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名牌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表现.名牌战略的实施是关系到民族经济振兴的大事.本文论述了名牌所蕴藏的巨大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并针对我国企业名牌事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如何创立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名牌是植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中 ,并通过名牌的先进性、代表性 ,激发起一个区域乃至一 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 一位德国企业家说 :“民族文化是经济发展之根 ,是各种特色产品取之不尽的源泉”.曲阜 是孔夫子的家乡 ,该地产品品牌非“孔”即“圣”,非常畅销 ;江苏红豆集团定下“诗随衫走 ,衫随 诗传”的文化创牌策略 ,年轻情侣喜欢用“红豆”衫相赠 ,表达相思之情 ,海外华侨和熟悉唐文化 的日本人 ,则把“红豆”制衣当成收藏品 . 文化享受是名牌产品的一项重要表现 ,商品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 .文化的高品位和文化 含量的较高成份 ,往往成为商战致胜的关键 . 2 我国名牌事业的现状 一个国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拥有名牌产品的多少 ,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进入 90年 代 ,中国的质量意识 ,名牌意识步步高扬 .人们认识到名牌战略的实施是关系到民族经济振兴 的大事 .随着海尔电冰箱 ,健力宝饮料 ,青岛啤酒 ,长虹彩电等一批中国名牌产品的推出 ,企业 争创名牌战略全方位地展开了 :“健力宝”的发展战略就定位于以体育创名牌 ,将运动饮品这一 特色纳入企业形象的整体设计 ,并通过国内外大型体育活动的宣传策划和推介活动 ,使其在国 内几乎家喻户晓 ,并扬名海外而赢得“中国魔水”之美誉 ;“TCL”(Today China Lion)与其说是 取之于英文缩写的命名 ,不如说是一句气势宏大的企业形象口号——“今日中国雄狮”,这口号 喊出了誓创“中国名牌”的最强音 .然而 ,我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毕竞很大 ,表现在名牌方面尤为突出 .我国作为在世界排名第 1 1位的经济大国却与“世界 50大驰名商标”无缘 ,我国 的名牌事业尽管初露端倪 ,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企业缺乏名牌意识 长期的计划经济使许多企业根本不重视甚至完全忽略了品牌问题 ,企业普遍缺乏知识产 权观念和名牌意识 .号称中华第一街南京路上的广告牌共有 2 0 0多块 ,据统计国外品牌占了 85%.某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 .“委屈求资 ,合资丢牌”现象时有发生 .“鹰”牌轮胎一直是呼和浩 特橡胶厂的拳头产品 ,为了摆脱暂时的资金紧张 ,竞轻易地以 2 1 5万美元转让给了美国固特异 公司 .“美加净”商标 ,1 991年被折价 1 2 0 0万元投入合资企业后 ,旋即被打入冷宫 ,取代之为“庄 臣”;“洁花”香皂与美方合资后 ,也被“海飞丝”、“潘婷”取代 ;“奥妙”、“碧浪”汹涌而来 ,“白猫” “熊猫”——“两猫”惨败 ,“松下”、“索尼”吞没了“红灯”、“美多”;“丰田”、“本田”驶过了“红旗”、 “上海”…… . (2 )企业商标注册意识淡薄 目前 ,我国 86 0多万户企业 ,注册商标的仅有 50多万户 ,平均 1 9家企业拥有一个商标 .在国 外注册自己商标的企业也很少 ,而目前外国商家在我国注册商标总数为 7. 6万多件 ,其中美国 有 2 . 1万多件 ,日本有 1 . 3万多件 ,我国所有企业在世界各地注册商标总数不足 1万件 .致使我国 名牌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例子不胜枚举 :1 994年 1 0月 ,上海“英雄”到台湾注册时 ,发现其商标 已被台北北极熊有限公司抢注 ;“狗不理”商标在日本被抢注 ,“阿诗玛”在菲律宾被抢注…… . (3)虎头蛇尾 ,不求进取 名牌决不是“终身制”,目前企业中的许多名牌产品 ,往往是创立时期不惜血本 ,几年辛苦 , 一朝成名 .之后便不思进取 ,高枕无忧 ,终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淹没 . (4)企业广告宣传力度不够 某些企业观念陈旧 ,认为自己的产品名声大 ,质量好 ,酒香不怕巷子深 ,在广告宣传上的投 入严重不足 .我国国产电池 ,如“南孚”、“白象”的性能大大优于舶来品 ,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 势 ,究其原因除了产品包装意识淡薄 ,销售手段落后之外 ,广告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 (5)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严重 目前 ,造假之风愈演愈烈 ,严重侵蚀了名牌产品的声誉 .过去假冒的名优产品主要集中在 易假冒的名烟、名酒及一些生活日用品上 ,而现在发展到假冒大件型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如 拼装名牌汽车 ,摩托车 ,彩电、音响及高技术电脑软件、激光全息防伪标志等等 .不法之徒获取 了巨额利润 ,而罪名却加在了正宗名优产品及其生产厂家的头上 . 对名牌事业构成危害的 ,还有那些企业交钱买牌子等乱评优 ,滥评名牌的不法行为 . 3 名牌的创立 企业要取得较高效益 ,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就必须有自己的名牌产品 .企业推行名牌战 略 ,创立名牌产品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 )以卓越的产品质量为基础 质量是名牌产品的生命 ,产品质量集中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取向 ,技术能力 ,员工面貌和管 理水平 .只有那些在产品质量上付出超常规努力的企业 ,才有可能创出名牌 .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德国奔驰汽车 ,为提高产品质量 ,不惜工本、培训职工 ,在国内设有 50 2个培训中心 ,职工业务 素质普遍提高 ,成为提高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 .公司严把质量关 ,一个引擎要经过 42道检验 ,从 事生产的工人有 1 / 7左右是专门从事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的 ,且标准非常严格 .正因为奔驰重 视质量 ,才能在世界各地消费者中牢固树立了“奔驰 =优质”的形象 . 今天 ,我们说产品质量 ,还包括服务的质量 ,使顾客在购买产品时 ,享受到完备的服务 .小 鸭集团在全国的 2 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 1 0 5个高质量的服务网点 ,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引入到 售后服务中 .一流的服务能为名牌产品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有效地巩固名牌产品的地位 . (2 )进一步强化商标意识 商标是企业产品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象征着企业的内在精神、外部形象和整体竞争 力 .而商标注册是名牌产品的法律保护手段 . 在商标注册规定中 ,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注册在先原则 ,谁先注册 ,商标权 就归谁所有 .企业名牌产品不注重商标注册 ,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 在商标的时效性规定中 ,采用有效期内受法律保护的办法 .因此 ,企业应注重商标续展注 册 ,倘若企业因一时疏忽未能续展而丧失商标权 ,则企业失去的将不仅是一个标志 ,在这点上 切不可掉以轻心 . 在商标区域界限规定上 ,按国际惯例 ,商标的保护范围只限注册国 .因此 ,企业名牌产品不 但应注重在国内注册、续展 ,还应未雨绸缪 ,在别国也进行注册 ,以便将来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 场 .在国际互联网络开通的今天 ,企业应加强互联网的域名登记注册工作 . (3)以变应变 ,不断创新 市场竞争是激烈的 ,也是无情的 ,企业的品牌形象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 .一方面产品要 随公众的需求而变化 ;另一方面品牌形象应随着社会公众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万宝路”形象 广告在香港推出的过程就是从港人没有好感的“策马牧牛纹身的西部牛仔形象”到“年轻洒脱 , 事业有成的牧场主形象”的过程 .“万宝路”因港人价值观而变的品牌形象广告及灵活多变的经 营策略是其名牌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 (4)推行 CIS,注重销售创意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就是企业识别系统 ,要塑造名牌 ,必须创建一流的企业 形象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与评价 .名牌的内外形象是以 一流的企业形象为依托的 .对企业名称 ,企业规模 ,企业员工精神的宣传会使人们在更好地理 解其品牌的同时 ,更好地了解该企业及其人文内涵、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 销售创意是指企业的广告宣传和流通渠道的拓展 .宣传广告的重要性 ,对推销和创立名牌 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企业只有坚持不懈地利用广告、新闻媒介、社会赞助等形式加强宣传 ,才 能扩大企业的影响 ,巩固名牌的地位 .同时企业应重视包装设计 ,在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价格上 的差距日益缩小的情况下 ,包装设计变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 流通渠道就是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途径 .良好的流通渠道能使产品以最快 最优的方式销售出去 ,扩大名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还能及时观察消费动向 ,反馈意见 ,捕捉 市场信息 ,了解竞争者情况 . (5)打击假冒伪劣 ,加强对名牌的保护 由于名牌产品具有竞争力及巨大的盈利能力 ,所以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 ,如果不善于保护自己的名牌 ,就可能被不法之徒假冒名牌而牟取暴利 .可口可乐的创牌过程 ,也是依法保护其 商标的过程 ,自 1 945年以来 ,可口可乐公司有关商标侵权诉讼超过 80 0次 ,依法解决假冒行为 , 保护其利益不受侵犯 .企业打击假冒伪劣 ,首先应充分利用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 ,如《反不正当 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保护自己 ,并对假冒伪劣穷追不舍 ,予以曝光 , 使其无容身之地 .其次要舍得投入 ,运用科技防伪 ,占有主动权 .英国一家化学公司发明了一种 化学标记系统 ,生产厂可为每一种产品设计独一无二的标记 ,使伪造者无法以假乱真 .同时 ,企 业还应对名牌产品进行防御性注册 ,如“红豆”集团为保护其品牌 ,还将“江豆”,“思豆”“相思 豆”及与“红豆”拼音相同的统统注册了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其它企业在别类产品上使用与自己 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还可以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一个商标储备 . 另一方面 ,为保护名牌 ,政府应会同技监、工商、检察、公安等部门积极支持和配合企业 ,加 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 ,找“源头”,铲“窝主”,使名牌产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推进中国名 牌事业健康地发展 . 参 考 文 献 1 郭玉华 .当代企业的名牌效应与名牌战略 .对外经贸实务 ,1 997,(2 ):42~ 43 2 张岩松 .世界名牌何以久盛不衰 .国际市场 ,1 996,(8):4~ 5 3 魏杰 ,崔言超 .名牌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南方经济 ,1 996,(9):7~ 8 4 季六祥 .实施名牌战略的 CIS问题 ,商业经济研究 ,1 997,(1 ):3 7~ 3 8 航天技术与民品 曹洁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