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激发爱国热情创造中国名牌 | |||||
作者:佚名 人气:51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名牌产品是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商战法宝,国际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具体体现在名牌产品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国主义与创立名牌形成了一种必然的联系。通过发扬爱国主义热情可以促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我们应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创出我 们中国的名牌 ,否则就要受人欺侮”。中华民族对“落后要挨 打”有着刻骨铭心的惨痛教训 ,而缺少自己的名牌 ,同样会关 系到国家的兴衰。因为名牌不仅有开拓市场的巨大潜力 ,而 且有强大的人心征服力和文化征服力。如果中国市场由外 国名牌一统天下 ,就根本谈不上振兴民族经济 ,发展民族工 业 ,提高综合国力。从某种意义说 ,能否创造中国自己的名 牌 ,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 重大现实问题。当代每一个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炎黄子 孙 ,都必须怀着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去审慎地思索这一问 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 ,素有“天行健 ,君 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创造中国名牌不能寄希望于别 人 ,只能靠我们自己。要激发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 ,高扬爱 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站在民族振兴的高度去认识和参与名牌 事业。爱国主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宝 贵资源。一方面 ,振兴民族工业 ,创造中国名牌离不开全民 族的爱国热情 ,另一方面 ,创造出更多的中国名牌可以大大 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当然 ,在创名牌的过程中大力倡导爱国主义 ,并不是简 单地拒外国名牌于国门之外 ,号召国人去盲目抵制“洋货”。 那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 ,是怯弱者的一种逃避行为 ,是缺 乏民族自信和自强精神的表现。那样做不仅与改革开放的 基本国策背道而驰 ,在贸易保护于全球范围内已不受欢迎的 当今时代既不明智更不现实。当务之急 ,是要振奋民族精 神 ,创造出众多能与外国名牌相抗衡的中国名牌。 首先 ,企业家要有争创中国名牌的雄心壮志。诚然 ,洋 名牌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其经验值得我们广为学习和借 鉴。但是 ,舶来品再好毕竟是人家的 ,而且我们付出的是廉 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这样高昂的代价。发展经济 ,振兴 民族工业 ,关键还要靠我们自己的企业 ,尤其是作为公有制 主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企业是创造名牌的主力军。面对外国企业和外国名牌 咄咄逼人的攻势 ,众多目光长远的企业家奋力坚守自己的民 族阵地 ,致力于发展中国自己的名牌 ,他们堪称“中国的脊 梁”和“民族的希望”。一句“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 的广告词 ,其社会影响远远超越了产品广告本身 ,不仅道出 了长虹人的心声 ,道出了广大企业界人士的心声 ,也道出了 无数中国人的心声 ,浩气长存 ,震撼人心。当然 ,创名牌仅凭 满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席卷全球的质量 文化潮面前 ,都要经受史无前例的考验和洗礼 ,选择和淘汰 , 管理方式、质量意识、科技水准、营销能力、竞争观念、价值取 向都要集中体现在名牌竞争这个国际擂台上 ,走引进技术、 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令人欣慰的是 ,经过众多志在民族振兴的企业的艰苦奋 斗 ,一大批质量好服务优的中国名牌已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 出 ,市场份额正逐年扩大 ,如长虹、健力宝、娃哈哈、乐凯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我国的家电产品中 ,国产冰箱品牌在 国内市场几乎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喜人局面。同时 ,也正因为 一大批中国名牌的迅速崛起 ,中国企业在与外商合资的谈判 中 ,有了更充分的自信 ,有了“敢与洋名牌叫板” ,护民族经济 利益的坚实基础。例如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两家公司的总 裁都曾提出与健力宝公司合作的意向 ,健力宝总经理的回答 直截了当 :“合作可以 ,但只能生产健力宝”。 其次 ,全民族要有扶持中国名牌的爱国热忱。既然中国 名牌的创立与发展关系到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的振兴 ,那 么 ,名牌事业绝不能靠企业孤军奋战 ,还需得到全民族、广大 消费者强有力的支持。目前 ,中国名牌战略尚处起步阶段 , 名牌的拥有量和市场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 这种全民族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静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史 ,都不难发现 ,它们的高速发展 离不开国民心态的有力支持。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工业产 品 ,如果连自己的国民都不热爱 ,不但创名牌无从谈起 ,就连 存在状态也会面临危机。韩国经济之所以能迅速起飞 ,同韩 国人根深蒂固的国货意识是分不开的。据悉韩国 95%以上 的青少年认为韩国的东西是世界上最好的。例如 ,韩国的汽 车并不是品质最好的 ,但韩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却使他们坚 信韩国汽车是一流的 ,并以此为荣。这也是韩国汽车业能在 短时间内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 ,在洋名牌铺天盖地的今天 ,我们的民族工业 太需要这种国货意识了。遗憾的是 ,不少国人在消费心理上 陷入了盲目追逐外国名牌的误区 ,甚至以购买和使用洋名牌 为时髦 ,为潇洒。不要说那些在品质上与洋货有些差距的国 货他们不屑一顾 ,就是一些明明在质量与价格上能与洋货抗 衡的国有名牌 ,他们也视而不见 ,宁愿多花钱去买洋货。 在市场经济时代 ,买方市场逐步形成。就个体而言 ,选 购什么产品是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任何人都不能粗暴地干 预。但就总体而言 ,如果全体国民都以洋货是尊 ,而对国货 精品却态度冷漠 ,那就不仅很悲哀而且很危险。一个一味崇 尚洋货贬低国货的民族 ,是一个消费心理不成熟的民族 ,是 一个缺乏自信和自强精神的民族 ,也是一个没有希望并且终 将丧失自尊的民族。 国货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 ,对国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 为进行积极的引导 ,提高国人的国货意识 ,弘扬爱国主义的 民族精神 ,不仅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迫在眉睫。要努力树立 全民健康的消费心态 ,促使公众对国产优势名牌的广泛认 同。同时 ,要以爱国主义和健康的消费心态为依托 ,形成有 效的民族心理屏障 ,从而减轻跨国集团凭着资本实力对中国 民族工业构成的挤压 ,为中国名牌的成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 间。特别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是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 教育 ,强化他们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让“爱我中华 ,用 我名牌”的意识在下一代人的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来。 再次 ,要为中国名牌的成长壮大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 境。振兴民族工业 ,创造中国名牌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一项 艰巨的战略任务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民的广泛 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 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名牌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 划 ,建立相应的名牌战略组织实施系统和监控系统 ,建立和 完善名牌发展的激励机制 ,把名牌战略纳入政府的长期规划 和工作议程 ,确保名牌事业在经济工作中始终处于极为重要 的地位。必须不失时机地选择扶持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 的大企业。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总体上落后于人 ,正如乐凯 胶片公司总经理杜昌涛所言 :“如果因为哪个行业落后就决 定退出竞争的话 ,我们没有哪个行业是不可以退出的。”政府 在经济政策、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市场管理等方面 ,应向有 利于名牌发展的方向倾斜 ,并运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促进 企业的兼并、改组 ,为能与外国企业集团相抗衡的名牌企业 壮大实力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 ,要加大保护知识产权 的工作力度 ,防止和杜绝抢注名牌商标的投机行为 ,制止和 打击假冒名牌产品 ,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流通领域要积极诱导、推销国货精品 ,把推销国产名牌 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销售渠道、销售方式、销售队 伍、商场空间等方面给予国产名牌更多的优惠条件。与此同 时 ,要跨出国门 ,在境外投资建立一批独资或合资合作的流 通企业 ,还要充分利用与我们合资合作企业的国外销售网 络 ,从而逐步建立一个国际化的销售体系 ,为中国名牌更快 更好地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创造必要的销售条件。 顾名思义 ,名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离不开宣传。除企 业自身加大广告投入之外 ,宣传名牌同样也是新闻单位的神 圣职责。中国有 1 2亿人口 ,每天有 8亿人看电视 , 6亿人听 广播。新闻工作者要以饱满的爱国热情 ,大力宣传名牌企业 和名牌产品 ,宣传中国名牌事业所取得的成就 ,剖析名牌战 略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国企业 家和广大职工呕心沥血争创名牌的奋斗史 ,使中国名牌的光 辉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 ,中国名牌要靠中国人自己去创造。只要全国人民 心系民族振兴 ,心系名牌事业 ,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 中国名牌。中国名牌不断涌现之日 ,必定是民族经济繁荣昌 盛之时 ! 求实 汪建新,程建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