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试论名牌战略的系统工程           ★★★ 【字体:
试论名牌战略的系统工程

作者:佚名     人气:49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笔者认为,创名牌是一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四个子系统。即质量、广告、规模和人才。
  名牌作为一种驰名商标 ,是产品质量信誉的标记 ,是产品满足一定社会需要的反映。名牌代 表国家的经济实力 ,名牌体现国家的形象。一个国家没有一批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名牌 ,就难 以形成自己独立的 ,有竞争力的工业基础 ,经济也难以走上持续发展之路。笔者认为 ,创名牌是一 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四个子系统。即质量、广告、规模和人才。
一、质量 :名牌的生命 实施名牌战略的目的是创立企业的高信誉 ,而商标信誉的基础是高品质的商品。选取质量改 进的突破口可以有以下几个思路。
1 .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当今国际经济竞争已经由价格为中心的竞争转变为质量为中 心的竞争 ,科学技术的进步摆到了突出的位置 ,技术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已取代劳动和资本上升 到首要地位。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国民收入贡献率已达 6 0 %- 80 %,科技已成为生产力的第一 位变革因素。因此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构造优质产品的根本。企业若能注重采用高新技术研制产 品 ,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 ,就能不断地创造出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 我国冰箱工业的巨人“海尔”在实施名牌战略时 ,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推进产品的更新 换代 ,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 ,中国第一台无氟冰箱 ,开发生产了具有 1 2个系列、百 余种规格的“海尔”牌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电脑程控式微波炉、微电脑电磁炉等高科技、高附 加值产品 ,创造了享誉世界的“海尔流派”。
2 .开发、生产特色产品。名牌产品是优质产品 ,但并不是所有的名牌都是一流产品 ,具有质量 特色的产品也能成为名牌产品。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质量竞争中后来居上 ,战胜了质量管 理基础更好的美国和西欧 ,创立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名牌产品 ,关键在于它们发展了产品的质 量特色。例如 ,当欧美国家在 50年代追求大型豪华小汽车时 ,日本却将发展小型、省油、占地少、 噪音小、污染小的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当 70年代石油危机来临 ,油价暴涨以及世界对减少 环境污染要求更强烈时 ,日本汽车销量猛增。到 70年代后期 ,它的汽车出口美国的数量是同期美 国汽车出口日本数量的 1 0 0倍 ,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王国 ,由此创造了一大批世界名牌汽车。 对于产品的各种质量指标 ,消费者需求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时 ,必须重 视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 ,消费者所期望的质量水平 ;其二 ,消费者最关注的质量要求 ;其三 ,消费者 所能容忍的质量问题。从国际质量竞争的大量例子看 ,只要在第一个方面基本满足消费者的需 求 ,在第二个方面便具有显而易见的质量优势 ,在第三个方面若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就可以赢 得突出的质量优势并占据市场。创名牌的企业 ,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全力提高产品质量 ,重要的 是必须了解把握消费者的质量要求 ,开发“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产品 ,为建立名牌奠定基 础。3.质量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争创世界名牌 ,就必须与国际标准化 (ISO)接 轨。 ISO90 0 0系列标准体现了现代西方管理思想 ,即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系列化和民主化。它 是在总结和综合当今各国质量管理标准上产生的 ,是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积极开展 ISO90 0 0的认证工作 ,对中国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尤为重要。首先 ,ISO90 0 0是中 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由于很多国家已将 ISO90 0 0证书作为产品进口的必备条件 ,这 对将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为中国产品创造名牌进军国 际市场提供了机会。

二、广告 :名牌的催化剂
面对国内外大市场 ,企业不仅要生产优质产品 ,而且要加快将优质产品投入市场 ,提高市场 占有率 ,这就需要广告宣传来实施这一转化。现代市场的竞争 ,既是产品质量的竞争 ,也是知名度 的竞争 ,谁的质量优 ,知名度高 ,谁的产品就能进入并占领市场。商标在广大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 信誉度是衡量名牌的主要标志 ,而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宣传。因此 ,无论 是创立名牌 ,还是保持名牌都应把广告宣传当作催化生长剂。 美国“可口可乐”和“万宝路”公司每年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都以数亿计 ,快餐连锁之王的“麦 当劳”每年广告费也达 2 . 6 6亿美元 ,分摊到全球的 50万个加盟连锁店 ,则每家达 50 0多美元 ;据 美国《广告时报》披露 ,“麦当劳”每花 1美元广告费 ,就能使所有加盟连锁店增加 6 . 85美元食品 的销售额。 据中央电视台调查统计 ,1 995年招标购得黄金段位广告权的 2 2家企业 1 996年无一亏损 , 销售额增长最多的“椰风”达 5倍以上 ,增长最少的“中华鳖精”也上升 70 %。广告“为名牌产品摇 旗呐喊”的催生助长作用已为更多的企业家所认识。全世界年广告费用已超过 30 0 0亿美元。从 80年代以来 ,多数国家广告费用的增长速度 ,明显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三、规模 :名牌的支柱
实施名牌战略 ,应向规模要效益 ,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因为名牌产品总是与规模和市场占 有率分不开的。
首先 ,名牌的创立与发展 ,一般要依赖于规模庞大 ,实力雄厚的现代大型企业集团。世界上按 商标价值排在前 50位的名牌产品 ,基本上都是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大工业公司生产的。如美国 的 IBM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制造企业和分支机构 ,年销售额稳定在 6 50亿美元左右 ;日本丰田 汽车的年产量达 36 0万辆 ,比我国所有汽车厂年产量总和还要多。可口可乐、雀巢咖啡、柯达胶 卷、奔驰汽车、松下电器等莫不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企业一般规模偏小 ,产品附加值不 高 ,竞争处于明显的弱势。一大批名牌产品在外国名牌产品的冲击下 ,有的萎缩 ,有的退出市场 , 有的与外商合资 ,牌子被外商挤掉。因此 ,我国企业当务之急是要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企业整 体经济效益 ,以名牌企业为龙头 ,通过兼并、联合、租赁、股份等形式组建名牌企业集团 ,生产大批 名牌产品 ,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社会知名度。北京联想集团年产计算机板卡 50 0万块以上 ,成为世 界五大板卡生产企业而驰名世界。青岛海尔、广东健力宝、杭州娃哈哈、同仁堂药业、深圳三九、洛 阳春都等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 ,每家都有一个或几个名牌产品作为龙头 ,在每一个名牌产品的后 面都有一个大型集团作支柱。以名牌带动扩展规模 ,再以规模扩展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获得稳固 的市场占有率。
其次 ,名牌产品只有借助规模优势 ,才能增强在市场竞争中抗击风险的能力。如果产品没有 较大的生产规模 ,名牌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假冒者就会乘虚而入。如山东的“雷司令”葡萄酒 曾以其高贵纯正的品质荣获过国家金奖 ,一度成为中国葡萄酒之王。牌子创出来之后 ,企业没有抓住机会趁势扩大生产规模 ,留下了供不应求的市场空档 ,大量假冒“雷司令”上市 ,“假作真时真 亦假”,结果倒了“雷司令”牌子 ,丢掉了来之不易的市场。江苏森达皮鞋在 1 990年以后 ,在创名牌 的同时积极扩张企业规模 ,年产量从 30万双增加到 2 0 0万双 ,产值从 50 0万元发展到 4亿元 ,市 场从原来的沿海城市扩大到 1 40多个大中城市 ,成为中国最大的皮鞋生产企业。从“森达”的成功 和“雷司令”的受挫 ,人们不难看出 ,规模是创建名牌的支柱。

四、人才 :名牌的保证
没有一流的人才 ,绝不会有一流的名牌企业和一流的名牌产品。许多名牌产品成名之初 ,其 设备和技术并不那么先进。吉列牌刮胡刀在成为“世界第一刀片”时 ,工厂仅有 5台老式设备和 1 0名技工 ,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狠抓职工的产品责任感。海外有的管理学者强调人的“质量”对 产品质量的影响 ,明确提出 :“产品质量不是制造出来的 ,质量是一种习惯”,“对产品质量的尊重 , 等于对消费者尊重”。显然 ,这就把产品质量问题推向了人的“文化层面”。 名牌企业要特别注意造就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 ,培养造就各方面的人才 ,纠正“企业人才即 工程技术人才”的狭隘观念。一方面要加快培养目前最紧缺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森达”皮鞋 集团是村办企业 ,1 99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鞋王之一。该企业聘请的意大利制鞋专家在评价“森 达”鞋时认为 ,在外观、技术指标等方面赶上了世界名牌产品 ,可给 99分 ,而被扣的 1分则是企业 全体员工的素质与国外企业员工比较的差距 ,也就是在产品气质上的差别。我国目前已有不少企 业把人才战略摆到了突出的位置 ,这是我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深化 ,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希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杨宝三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