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发展一批名牌产品的思路           ★★★ 【字体:
发展一批名牌产品的思路

作者:佚名     人气:42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名牌 既是企业兴盛的标志 ,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 具体体现。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国 需要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 , 这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 的要求。为此 ,特提出发展一批名牌产品的思路。
  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历 程表明 :国家竞争靠实力。在一定意义上 ,实力竞 争靠企业 ,企业竞争靠产品。当今世界经济强国 , 都是以拥有众多名牌产品而取得竞争优势。名牌 既是企业兴盛的标志 ,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 具体体现。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国 需要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 , 这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 的要求。为此 ,特提出发展一批名牌产品的思路。
一、基本情况自1991年以来 ,全国已有29个省、市、自治 区和大多数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以及农业部、解 放军总后勤部等陆续实施了名牌战略 ,开展了创 名牌活动。据统计 ,近两年各地政府共认定并向社 会推荐名牌产品约2800多个。这些产品中的许多 产品不仅质量好、品种多、市场占有率高 ,经济效 益高 ,深受消费者(用户)欢迎 ,而且得到迅速的发 展 ,集中化程度迅速提高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 ,我国名牌产品的发展与我国经济适应 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 ,还有较大的差距。全球 驰名名牌产品 ,几乎没有中国的产品 ,我国名牌产 品同世界名牌产品相比 ,存在生产技术装备落后、 创新能力差 ;生产规模小、集中度差 ;品种少、档次 低、更新换代慢、竞争能力差等差距。同时面临着 经济和科技占优势的国际名牌的激烈竞争 ,有一 些名牌正逐步萎缩 ,少数行业产品市场已被国际 名牌占据优势甚至垄断。发展名牌产品 ,已成为能 否调整好我国企业和产品结构 ,提高我国产品质 量的总体水平 ,振兴我国民族工业的一个突出问 题。
二、指导思想 发展名牌产品的指导思想是 :紧密结合经济 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以企业为基础 , 以产品为龙头 ,以调整结构为重点 ,以质量为核 心 ,以市场为导向 ,以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为保 障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 ,扶持、保护 和发展中国名牌产品 ,使创名牌工作健康、有序、 有效地向前推进 ,为实现国家《质量振兴纲要》和 国家经贸委和技术监督局在《关于推动企业创名 牌产品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创名牌的目标做出 积极贡献。
三、主要目标 推动企业名牌产品的目标是 :经过5年至15 年的努力 ,从根本上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 影响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整体素 质 ,在全国发展一批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牌产品 , 到2000年 ,形成一批国家级名牌产品 ,并有若干 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世界名牌产品。在此基础 上 ,形成一批有相当经济规模的生产名牌产品的 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 ,实现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 的合理化 ;到2010年 ,使我国主要产业中的重点 产品争创出能够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 适应、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一批世界名牌产品。
四、工作重点 ———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以市场为 导向 ,重点扶持市场需求的档次高、品种多、科技 含量高、节能低耗、无污染、附加值高以及产品质 量在国内同类产品中领先 ,接近并达到国际同类 产品先进水平的产品。 ———调整企业结构 ,提高产品生产的集约化 程度。通过改革、改组、改造 ,重点扶持一批高知 名度、高市场占有率 ,企业生产能力达到经济规 模 ,销售额在行业中领先 ,生产手段先进 ,技术领 先 ,实行专业化生产、外向型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 或企业集团。按“抓大放小” ,择优扶强的方针 ,通 过联合、兼并、收购、控股 ,大力开展资本运营 ,实 行资产优化重组 ,优化企业结构 ,扩大企业规摸 , 实现集约化生产。 ———促进区域结构调整 ,推动区域间经济联 合。鼓励和扶植名牌产品企业扩张 ,充分重视和 发挥名牌效应 ,鼓励名牌产品企业运用自身的技 术和管理优势 ,拓展新市场 ,提高市场占有率 ,把 提高名牌产品的生产集中度和实现生产过程科 学、合理的分散结合起来 ,以名牌产品为龙头 ,推 动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联系 ,兼并 和资产重组 ,带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

五、主要措施 ———确定重点扶持的名牌产品。在《质量振兴 纲要》中确定的要突出抓好的原材料、基础元器 件、重大装备、主要消费品四类重点产品以及受国 外名牌产品冲击较大的产品中 ,会同全国有关工 业主管部门通过科学的名牌产品评价工作 ,向社 会推荐一批名牌产品予以重点扶持。
———制定名牌产品发展规划 ,并将其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 ,按照“扶优扶强” 的原则 ,制订促进名牌产品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切 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实施名牌战略的组织领 导 ,落实任务 ,明确职责 ,加强督促检查 ,及时研究 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以国家质量奖励为基础 ,建立以产品质 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用户(消费者)评价、企业对 社会发展贡献水平和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为依据的 名牌产品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国家 经贸委、国家技术监督局会同有关部门 ,通过科学 的程序推荐一批中国名牌产品。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在技术改造项目及 贷款安排上 ,优先安排给名牌产品生产企业。逐 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建立完善投资融资机 制。明确企业的主办银行和银企贷款协议 ,优先 考虑发行企业债券和企业股票上市。加快企业的 技术进步 ,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能 力和技术装备水平。
———引导和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通过加 强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实施生产 许可证和国家质量奖励制度 ,推动企业建立健全 质量体系 ,加强质量管理。同时要引导和帮助企 业从严治厂 ,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 要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基础管理、专业管理、现场 管理等方面 ,实施精细管理 ,零缺陷管理 ,降低成 本 ,提高效益。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量化的责任 体系 ,切实严格考核 ,做到奖罚分明。
———加强企业技术基础工作。努力推动名牌 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或 参照国际先进标准 ,制定具有竞争能力的高于国 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 ,健全和完善企业标 准体系 ,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检验。要推动建立 和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 ,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 测试手段和方法 ,严格计量管理 ,加强计量培训。
———推动配套改革 ,为优化企业结构创造条 件。要把发展名牌与企业改革结合起来 ,以生产 名牌产品的企业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 ,使国有资 产流向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要制定鼓励名牌产品 出口政策和在国外办企业的政策 ,优先授予外贸 自营进出口权 ,为企业在国外生产名牌产品提供 优惠条件 ;在投资和融资方面 ,要积极创造条件 , 为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投资功能和决策权 限 ,扩宽融资渠道 ,引导社会资金向这些企业流 动。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上 ,扩大对名牌产品生 产企业集团对其兼并、收购的公司的国有资产管 理经营权 ;要积极探索分流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 社会职能 ,要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落实国有名牌 产品生产企业经营自主权 ;对国有企业要按《国有 企业财产监管条例》 ,委派监事 ,加强监管。

———规范市场行为 ,为名牌产品的成长创造 平等竞争的环境。要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整 顿和建设市场秩序 ,治理封锁市场 ,实行地方、行 业保护的行为 ,逐步形成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 ,优 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坚决治理对名牌产品生产企 业的乱收费 ,乱罚款 ,乱摊派 ,以及各种乱评优活 动 ;深入打假治劣 ,净化市场环境 ,规范市场竞争 ; 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 ,弘扬国产 名牌产品 ;要运用国际经济通用规则 ,合理适度保 护国内名牌产品 ,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抽 查 ,加强抽查后处理工作。
———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 挥产业协会桥梁作用 ,做好规划、指导、协调、信息 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质量管理、消费者、质量检验、 标准化、计量等协会以及认证、咨询等中介组织和 检测、科研等技术机构的社会监督和科技、设计、 信息、标准、计量等服务作用 ;充分发挥宣传舆论 部门舆论导向作用。
轻工标准与质量   段一中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