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名牌意识淡薄的体制原因及其对策 | |||||
作者:佚名 人气:45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近几年来国产名牌被洋名牌吞噬,本文认为 ,我国企业名牌意识淡薄是造成这一状 况的主要原因 ,包括名牌价值意识、创造名牌意识和保 护名牌意识等的淡薄。 4、僵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我国企业僵化的利益分 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妨碍着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正常 运行 ,不能客观地体现多贡献多得的精神 ,使得许多企 业主管缺乏积极性 ,不想冒风险去创造名牌 ,只求四平 八稳 ,得过且过。此外 ,僵化的利益分配机制还可能诱 发厂长或经理出卖企业的利益 ,他们或把名牌拱手相 让 ,或把名牌贱价出售 ,或把名牌打入冷宫 ,这样他们 就可以从外商那里获得相应的好处 ,以弥补其凭正当 手段得不到承认的部分劳动价值。这就造成当前我国 真正的名牌创新为数极少 ,而名牌流失和被扼杀现象 则十分严重的一个重要根源。 5、管理体制的制约。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没有真正 实现政企分开 ,企业主管部门仍然左右着企业的生存 和发展 ,一些企业正是在那些部门头头的压力下 ,被迫 放弃自己的名牌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此其一 ;其二 ,国 有企业的负担重 ,包括企业外部的摊派和内部的社会 责任。为了卸掉这些包袱 ,一些企业不得不忍痛割爱 , 放弃自己的名牌。这样除了可以减轻上述包袱外 ,企业 的经营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还可以借此机会提升自己 的工资收入。可见 ,传统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是导致企 业名牌意识淡薄和名牌被吞噬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增强企业名牌意识的对策 以上从体制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名牌意识淡薄的 各种原因 ,从中不难得出结论 :只有拥有强烈的名牌意 识 ,企业才会创造出真正的名牌。以下侧重从深化体制 改革入手 ,提一些具体措施。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化政企分开的改 革 ,努力寻找适应国有企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在理顺企 业产权关系的基础上 ,使企业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利 益共同体 ,有利于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齐心协 力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共创名牌 ,更好地为消费者服 务。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 ,创造全国统 一、高效的流通大市场 ,为名牌的创造和保护提供良好 的外部运行环境。为此 ,必须坚决抑制部门或地方政府 的保护主义 ,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严 惩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以增强企 业的名牌意识 ,激发企业创名牌、保名牌的欲望。 2、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贡 献的经营管理者 ,应给予较高的、较合理的薪金待遇 , 贯彻确有突出贡献者享受优厚待遇的原则 ;同时 ,要把 主要经营管理者的切身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紧密结合 起来 ,给厂长、经理一定的企业股份 ,这样 ,一方面可以 防止他们的短期行为 ,另一方面可防止他们滥用职权 , 贪污渎职 ,使得厂长、经理们有信心去为企业开创名 牌 ,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3、建立消费者协会和行会组织评选名牌的制度。 加快现行部门和地方行政评选制度的改革 ,尽快建立 由消费者协会和行会评选名牌的制度。消费者协会和 行会组织将根据消费者提供的各种信息 ,进行认真筛 选分类 ,并加以综合评分 ,从中选出一批久经消费者考 验、质量上乘、服务周到的商品为名牌商品 ,克服行政 评选的弊端 ,选出真正名牌 ,以此激发企业创名牌、保 名牌的热情。 4、政府要采取激励机制。对于消费者协会和行会 组织评出的优质品牌 ,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 ,给予一定 的奖励。笔者建议 ,建立专门的激励机制 ,明确规定对 产品获得名牌称号的企业给予统一的奖励。例如 ,给以 一定的税率折扣 ,优先贷款或优先提供出口配额等奖 励措施 ,并由内贸部负责监督执行 ,以增强企业创名 牌、保名牌的意识。 5、实行国民待遇。我国应逐步实现全面的国民待 遇 ,为内资和外资企业的平等竞争创造一个有利的外 部环境 ,有利于内资企业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 增强内资企业创造名牌、保护名牌的信心。 6、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对企业的 巨大帮助已为国内外的实践所证实 ,因此 ,企业应广 泛、深入、持久地抓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质量 ,有利于创 造出真正的名牌 ,并能保护好名牌。 总之 ,当今的中国企业创造出同国际名牌相媲美 的产品甚少。只有国人增强名牌意识 ,保持一种名牌危 机感 ,并为创名牌和保名牌而不懈奋斗 ,才能最终赶上 国际先进水平 ,创造出更多的世界一流的中国名牌。 经济师 陈资灿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