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中国企业与国际名牌           ★★★ 【字体:
中国企业与国际名牌

作者:佚名     人气:39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目前 ,国外 名牌产品已占领了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 ,对我国民 族工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只 有创出国际名牌 ,才是中国企业唯一的出路。为了加 快我国名牌走向世界 ,应从几方面努力。本文分析有:树立品牌意识、注意质量问题、技术创新、规模经济。
  世界经济已经进 入九十年代 ,正向国 际化、区域化、集团化 方向发展。在世界经 济全球化和高度一体 化的今天 ,一个国家 名牌产品尤其是国际 名牌产品的数量是其 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 参照物。纵观当代国 际市场的商战 ,知名品牌正成为一个国家产品打开 别国市场大门的敲门砖和守住本国市场的护身符。 名牌产品这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的攻守兼备的竞争 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国际商界的关注 ,创造、培育、保 护、发展、输出知名品牌正成为各国政府、企业界的 共同追求和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的主要武器。随着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推 进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进入世界经济体系。
“中国——世界”已形成一个积极的双向循环体系 , “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便是这个以双 向循环体系的重要特征。 随着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 轨 ,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涌入中国 ,外国名牌进入国 内市场也就成为必然。经济学家指出 :发达国家对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是三步曲 :第一步输出商品 ;第 二步输出资本 ;第三步输出牌子 ,这第三步尤为厉 害。其实还有更厉害的一步 ,就是买断发展中国家最 具实力和潜力的品牌然后将其束之高阁。
目前 ,国外 名牌产品已占领了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 ,对我国民 族工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样将迫使国内企业努 力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 ,与国外名牌产品展开竞争。 但应看到 ,中国改革开放只有 1 9年历程 ,中国企业 形象与产品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 ,尚不能 令人满意。例如 :海尔集团 1 996年实现销售收入 62 亿元人民币 ,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 ,而进入世 界百强的大企业中 ,最小规模也在 1 0 0亿美元以上 , 海尔达到 62亿人民币则不足 8亿美元 ,从国际一体 化的全局看 ,海尔尚处于“敌强我弱”之势。因此 ,只 有创出国际名牌 ,才是中国企业唯一的出路。为了加 快我国名牌走向世界 ,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
名牌,也就是驰名的品牌 ,是企业形象和经济实 力的体现。谁拥有了名牌 ,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能 力、商业利润及名誉。然而 ,现在我国国内各个行业 驰名商标还很少 ,甚至有许多企业还没有自己的商 标。目前 ,我国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中有近 2 / 3没 有自己的国内外注册商标。而另一类响亮一时的名 牌在外国合资控股的 同时 ,不知不觉消失 了。更有甚者 ,由于某 些企业法律知识的缺 乏 ,导致许多多年苦 心经营创出的名牌被 他国企业抢注。这些 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 是缺乏品牌意识 ,没 有品牌战略。因此 ,提 高品牌意识是企业创名牌的基础。应当从两个方面 抓起。
(一 )中国企业必须创出自己的名牌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许多企业跨出国内去海 外经营 ,在国内经营的企业也不落后 ,纷纷建立合 资、合作企业 ,力争把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在 这一过程中 ,中国名牌有失败的教训。珠江斗门厂生 产的“皇妹”啤酒在广东省小有名气 ,1 993年该厂与 澳大利亚富士达酿酒公司合资 ,合资后改名为广东 富士达酿酒有限公司 ,中方权益占 40 %。“皇妹”商标 则分文不计。合资企业在无偿使用“皇妹”一段时间 后推出洋名牌“富士达”。这种由于名牌意识不足而 把自己名牌拱手相让的做法让人感到痛心。据资料 记载 ,我国现有的 2 0多万个“三资”企业中 ,竟有 90 %以上的企业使用外方商标。合资企业花费大量 钱财做广告 ,最终是洋品牌扬名 ,中国名牌消失。

以 我国的洗涤市场为例 ,我国最大的年产量 8万吨以 上洗衣粉的北京“熊猫”、四川“双猫”、广州“菊花”等 大型洗涤用品企业与美国“宝洁”、日本“花王”、德国 “汉高”、美国“利华”等公司合资以后 ,中国四分之三 的洗涤品市场被“飘柔”、“海飞丝”、“潘婷”等洋名牌 垄断。目前中国洗衣粉最出名的“白猫”和“高富力” 也被外商收归旗下 ,仅存的几个国内品牌 ,已是“四 面楚歌”,处于艰难挣扎之中。中国创出自己的名牌 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创名牌与合资的问题上 ,一些发达国家地区 创名牌的经验值得借鉴 :日、韩均属在短时间内迅速 使民族经济得到振兴发展的国家。两国在引进外资 中的同一特点是“只引进技术设备 ,不引进‘商标’”。 因而坚持了自己的名牌 ;香港企业采用的策略是 :以 购买西方公司的技术和名牌打入对方市场 ,这样既 利用了他们的名牌又利用了他们的市场 ;台湾企业 采用了“双牌策略”,在与外国知名企业联手利用其 名牌的同时又打出自己的牌子 ,一旦自己的品牌与 产品被市场所接受 ,便开始独立挂牌竞争。我国企业 在创名牌时 ,可以借鉴一些经验。如在举办合资企业 时要坚持使用自己的牌子 ,在采用许可证贸易获得外国名牌商标使用权时 ,不宜规定只使用外国商标 , 以免合同到期后被外方牵着鼻子走 ,而应使用联合 商标或将自己商标与外国商标并用 ,以发展自己的 商标 ,对于设备技术优良 ,员工素质较高的企业 ,不 应采用定牌方式加工产品出口 ,而应通过自己的奋 斗创出属于自己的名牌。
(二 )增强全民保护意识 ,用法律保护中国名牌 创名牌难 ,保名牌更难。一个名牌不仅是一个企 业、一个地区的财富 ,而且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 财富。名牌商标是国际公认的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因 此 ,许多国际著名企业都不惜代价 ,采取一切可能手 段保护自己的名牌商标。进入国际市场时间不久的 中国企业 ,更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努力保护中国 名牌。 然而 ,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的商标 意识淡薄。由于我国企业法律知识的缺乏 ,使许多国 内叫得响 ,国外有市场的驰名商标 ,仅因忽视了在国 外的注册而从国际市场消失。我国商标注册虽目前 列世界第十位 ,但现如今国外企业在我国申请注册 的商标的 53 2 3 0件 ,而我国同 2 2 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立了经贸关系 ,可海外注册商标只有 9890件。据 统计 ,中国品牌在海外申请注册时约有 1 5%的品牌 会遇到已被抢先注册的问题。商标的海外丧权事件 已超 3 0 0起 ,造成经济损失数以亿计 !我国有 1 80多 个牌子在澳大利亚被抢注 ,1 0 0多个牌子在日本被抢 注。 中国企业应加强名牌商标的注册工作 ,使名牌 产品获得法律保护 ,这是保护名牌最为有效的手段 之一。
根据“注册在先”的原则 ,任何名牌的企业都必 须及时注册自己的商标 ,切勿等产品出名后再注册 , 以免被他人抢注。随着世界市场进一步一体化 ,商标 不仅应在国内更应在国外及时注册 ,以便中国企业 的名牌产品顺利销往国外 ,参与国际市场的部分。 利用法律与技术手段打击假冒 ,是保护中国名 牌的又一有力措施。假冒现象是名牌企业的大敌 ,是 中国名牌事业的大敌。假冒名牌产品已使国人深受 其害。因此 ,要保护中国名牌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对 假冒现象坚持予以打击。打假一靠政府、二靠企业、 三靠社会。政府必须组织各方面 (行政、法律、舆论、 群众 )的力量 ,建立全国统一的查假打假网络。

二、企业应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从实践当中我们越来越清 楚地认识到质量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 国务院于 1 996年 1 2月 1 4日颁布《质量振兴纲要》 中指出 :“既要抓名牌 ,又要抓产品质量的普遍提高 , 相辅相成”,提出了创名牌和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工作 的辩证的指导思想 ,对振兴中国民族经济有深远的 意义。
中国的企业处在整个经济水平低下的背景之 下 ,提高产品质量尤为迫切。 然而 ,有些人却以为实施名牌战略就是取一个 好牌子 ,搞广告效应 ,热衷于人家认定 ,而不是把根 牢牢地扎在质量的基础上。根据最近国家食品监督 检验中心对市场销售的果汁饮料进行的检测 ,90 % 以上原果汁含量未达到国家标准 ,1 3 %产品存在质 量短缺问题 ,这样的质量现状且不说创国际名牌 ,就 连国内消费者市场也争取不到。 可喜的是 ,在整体质量水平低下的困境之中 ,我 国仍出现了象海尔、小天鹅这样的以质量取胜的名 牌企业。不久前 ,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在全球范围 内搜集用户对海尔产品不满意意见时 ,最终结果却 是个“零”。为此 ,美国人惊呼“海尔”的品牌和质量意 识将为全球企业树立典范。在海尔 ,质量是永恒的主 题已成为海尔员工自觉遵守的规范 ,几年来没有一 起质量事故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坚持“精细化、零缺 陷”。正是如此 ,才使海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有了坚 实的基础 ,为我国民族企业创出了一个国际名牌。 质量是名牌的根 ,名牌不仅仅是广告宣传出来 的 ,也不是评优“评”出来的 ,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质量 “创”出来的。中国企业创世界名牌 ,必须树立“质量 第一”的意识 ,只有拥有过硬的质量 ,企业名牌才能 在众多的名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不断创新 ,加快高科技成果的转化。 质量和名牌都是动态的概念 ,适应不了市场需 要 ,今天是名牌 ,明天就要被淘汰。产品不仅需要与 消费者同步 ,更要求保持不断的创新 ,这样才有竞争 力。 纵观历史 ,正是一批富于冒险精神的企业家 ,通 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 ,把科研成果变成 名牌产品或新工艺 ,并开始商业化生产、销售活动 , 才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上的享受。 如美国贝尔公司发明并生产了电话机 ,美国无线电 公司生产了电视机 ,斯佩德里兰德开发了电子计算 机 ,杜邦公司首创了人造橡胶并推出了尼龙等等 ,为 历史的繁荣昌盛建立了不朽的业绩。我国的方正集 团公司跨过两代印刷术直接发展激光技术 ,1 996年 向日本进军 ,开发日文激光照排系统 ,使该公司充满 活力 ,显示了强大实力 ,为我国其它企业在技术创新 方面树立了榜样。 应在名牌产品企业或企业集团中普遍建立技术 进步与技术创新机制 ,包括建立完善的科技开发机 构和组织 ,注入一定的科技开发资金 ,完善技术创新 的激励机制 ,努力加快科技成果优先向名牌产品转 化的速度 ,在提高现有名牌产品科技含量及质量的 同时 ,不断运用新技术成果开发出新的出口名牌产 品。
四、实施规模经营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为了扩大名牌市场 ,必须以名牌产品为核心 ,以 资产为纽带 ,以高科技为依托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 通过兼并、联合、租赁、股份等形式组建名牌企业集 团 ,达到优化资源配置 ,集中力量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市场占有率。国外名牌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建立名 牌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卓越的产品质量和行之有效 的广告宣传 ,而这两点都离不开高投入。我国企业规 模小 ,在资金、技术投入上难以与国外大型公司匹 敌。美国 1 59家大企业的销售额占美国国内生产总 值的 2 9%以上 ;日本 1 3 5家大企业的销售额占日本 国内生产总值的 3 2 %;韩国 1 2家大企业集团的销售 额占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50 %以上……。 1 993年全 球最大 50 0家企业的销售额为 540 2 8亿美元 ,约占 世界总产值的 2 0 %。 世界一流企业都是采取依靠名牌实力状大规模 经济 ,又以规模经济拓展名牌产品的策略走向成功。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垄断了国内汽车的生产和销售。

日本丰田汽车的年产量达 3 3 0万辆 ,比我国所有汽 车厂年产量之和还要多。我国联想集团年产计算机 板卡 50 0万块以上 ,成为世界五大板卡生产企业而 驰名中外。国外经济专家认为生产规模每扩大 1倍 , 成本就会下降 1 5%。由此可见 ,名牌企业上规模、上 水平、上档次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国家应从政策上扶 持有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发展 ,与有实力的跨国公 司合作 ,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提高和壮大 ,以实现规 模效应 ,创出世界名牌产品。目前 ,我国已着手重点 扶持海尔集团、江南重工、华北制药等六家企业 ,力 争进入世界 50 0强企业 ,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五、加强广告宣传 ,树立企业形象 目前 ,倒闭的企业和经营中举步维艰的企业较 多 ,而许多企业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产品质量不 好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与消费者缺乏沟通 , 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种产品 ,谁会为它掏钱 ? 因此 ,企业要想拥有市场 ,扩大占领市场还必须拥有 一个有广泛知名度的品牌 ,这就要求企业对产品大 力进行广告宣传 ,同时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 的企业形象。
(一 )加强广告宣传工作 创名牌离不开广告 ,做广告离不开金钱。创名牌 需要经费 ,这是人所公知的。与一掷千金 ,只想凭广 告创名牌的企业形成对比的是 ,一些企业舍不得花 钱 ,他们以为只有产品积压时才做广告。这涉及到经 营者的观念问题 ,只把做广告看作花钱 ,而不肥它看 作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投资行为。这笔钱只要投得合 适 ,即使一时见不到直接的销售利益 ,也会有助于扩 大企业及品牌的知名度 ,从而树立起商标、商号或商 品的名牌形象 ,最终带来的肯定还中综合效益的上 升。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 ,欲创立名牌的企业必须 确立广告是投资的观念 ,学会资产运营的本领 ,从狭 隘的产、销观念中解放出来。
广告的定位、策划、创意、媒体的选择与组合、投 放节奏、形象更新等一系列广告技巧 ,对于创名牌影 响巨大。应慎重选择适当的广告策略 ,讲求广告艺 术 ,最大限度地实现广告效用。 有数据表明 ,1 995年与 1 985年相比 ,中国广告 总支出稳定价格增长率为 1 475. 7%。居世界十大增 长率最高国的首位 ,1 995年的广告支出约 3 0 7亿元 人民币。但是 ,1 994年美国广告支出达 1 470亿美元 , 日本 3 46亿美元 ,1 995年美国和日本的人均广告支 出分别是 3 69. 2美元、3 1 1 . 3美元 ,中国无论是广告 总支出 ,还是人均总支出都远远落后在美、日等国家 之后 ,这说明中国企业在广告上投入还很不够 ,必须 增加大量广告投资。 投资从何而来 ?不能“带”款做广告 ,而应“贷”款 做广告。有远见的企业家 ,应把广告列入企业的投资 计划 ,先做广告后挣钱 ,而不是挣了钱才做广告。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传播信息的媒体日趋多元 , 除传统的新闻媒体外 ,一些现代化的媒体不断开展 出来 ,如路牌、车身、车站、灯箱、电脑网络等。就新闻 媒体而言 ,目前我国有报纸近 2 0 0 0多种、杂志 70 0 余种、电视台近 80 0家。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适当选 择媒体及组合。

(二 )树立企业形象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就是企业识别 系统。要塑造名牌 ,必须推行 CIS,创建一流的企业形 象。企业形象的树立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 ,吸引公共 的注意力 ,提高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扩大产品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的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创建 1 0 0多年 来 ,产品本身并没有多大改观 ,但却能畅销不衰 ,他 们靠的就是持续不断的广告宣传和不懈地坚持强化 产品和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使之根深蒂固 ,才 创造出高得惊人的利润。可口可乐公司很重视社会 形象。比如 :可口可乐公司赞助方面十分慷慨 ,但主 要集中在体育和教育领域。在体育方面 ,赞助过“可 口可乐”杯全国青少匹克足球联赛、亚特兰大奥运中 国代表团、奥运火炬接力等 ;在教育方面 ,赞助过希 望工程 ,兴建 50所可口可乐希望小学等等一系列社 会公益活动 ,使可口可乐企业及其产品在人们心目 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取得了国际上广大消费者对 “可口可乐”品牌的一致认同。 在当今品牌消费的时代 ,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 更重要 ,而拥有广泛消费者市场的唯一途径是建立 广泛良好的公共关系。中国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 情况和目标 ,制定好适应的广告战略 ,通过各种方 式 ,将名声扩展到海外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才能 有效地创造出国际名牌。
地方政府管理   曹洁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