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论我国名牌的危机与对策 | |||||
作者:佚名 人气:46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外商抢占中国市场,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施“品牌战略”,中国的民族产业受到外国资本的严重冲击, 一批中国名牌面临被吞食的厄运。本文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名牌危机的三个主要表现。 (二 )保护名牌 品牌竞争的残酷性在于 ,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隐蔽式战争”。有 时当你还没有认清竞争对手是谁时 ,竞争对手可能已经完成了它的战略部署 :砸了你的牌子 ,挤占了你的市场。面对国内外咄咄逼人的品 牌攻势 ,保护名牌就成为品牌战略中重要的一环。 创立名牌难 ,保持名牌、保护名牌更难。要保持名牌 ,首先要把 名牌意识贯穿在名牌战略的始终 ,其核心问题是保持名牌含金量的稳 定和增值 ,因为只有保持名牌产品的高质量、高附加值和优质服务 ,并 使之不断提高 ,才能保持名牌的信誉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这一意义 来说 ,保持名牌也是名牌的再创造。如果单纯立足于“保”,往往是保 不住的。只有不断创新 ,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 ,在“创”字中“保”, 才能真正保持名牌的地位。 及时注册商标 ,运用法律武器 ,捍卫企业的商标权益 ,是保护名 牌的基本手段。在这方面有许多教训。如郑州亚细亚商城的“亚细 亚”品牌、沈阳“红双喜”牌压力锅 ,都是因为没有及时注册而吃了 大亏。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现有注册商标 40余万件 ,而实际使用商标 已超出 50 0万个 ,商标注册的不到 1 0 %。同时 ,大量国内知名商标在 国外被抢注 ,其中在澳大利亚被抢注的有 1 80个 ;在印尼被抢注的有 40多个 ,在日本被抢注的有 1 0 0多个 ;包括“红塔山”、“阿诗玛”这 样在国内高度驰名的商标 ,也在菲律宾被抢注。 1 995年以来 ,深圳一家外贸公司先后五次向国家工商局提出了 2 0 0多件商标的注册申请。其中包括将“凤凰”、“熊猫”、“伊利”等几 十件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相同的文字在类似商品和服务上申请注册 , 还有一部分是将与“富岛基金”、“国嘉实业”、“兰生股份”等几十家 上市公司简称相同的文字 ,在相关商品和服务申请注册。该公司在申 请注册这些商标后 ,就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商标转让。其中“熊猫”商 标标价 340万元 ,“大京九”商标标价 31 0万元。国家工商局 1 998年 7月依法撤销其以不正当手段注册的 67件商标 ,从而打击不正当的 “商标抢注”,以保护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名牌企业。 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 ;保护名牌 ,不仅是企业的责任 ,也是各 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特别是工商管理部门、公检法等部门 ,都应 在保护名牌的问题上 ,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 ,各级政府还可以优惠 扶持政策来保护名牌 ,如在计划、发展上让名牌优先 ,在资金、信贷、 科技投入、资产重组等方面向名牌倾斜 ,并坚持不懈地严厉打击假冒 名牌的违法犯罪活动 ,为创立名牌 ,保护名牌提供一个优良的社会、经 济、舆论、法制环境。 令人担忧的是 ,一些名牌、老牌企业 ,本来在几十年的拼搏中 ,已 经创立了自己的名牌产品 ,但为了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不惜让自 己的名牌被人家吃掉 ,拱手让出自己的市场 ,让人家赚大钱 ,自己得 蝇头小利。还有的企业甚至提出“靓女先嫁”,把如日东升的品牌急于 与外商嫁接 ,使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国有企业中具有较高知名 度的“上海家化”,就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他们在与外商合作中 ,把 自己拥有的全国驰名的“美加净”、“露美”两个化妆品品牌转让给外 商 ,虽然获得较高的转让费 ,但上海家化产品销售在市场上急剧萎缩。 如果要赎回这两个品牌 ,意味着合资方每年不再向上海家化返利 1 50 0 万元 , 30年内家化将少获利 5亿。一个著名品牌的创立 ,并非一朝一 夕之功 ,而是企业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产生的无形财富 ,它具有无限 增值的前景。上海家化以战略的眼光 ,权衡利弊得失 ,毅然以重金赎 回这个名牌 ,使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骤然上升 ,从而保持、保护自 己的名牌。上海家化此举 ,被誉为国有企业的骄傲。 (三 )发展名牌 一种名牌的塑造和确立 ,不仅需要很高的知名度 ,更需要持久的 美誉度。如果说质量是名牌的核心 ,那么 ,不断创新和发展则是名牌 战略的生命线。 名牌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经济、文化、社会和观念的变迁 ,消 费者不断追求新产品 ,他们要求产品要具有新功能、新内涵、新款式 , 这已是必然趋势。在国内外强劲的竞争冲击中 ,国内一些知名产品已 成为昨日黄花 ,又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 ,我们的名牌观念 ,不仅 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公众意识 ,还要有全新的竞争意识。“人无我 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优 ,人优我廉 ,人廉我变”,已成为许多在品牌 竞争中常常采用的竞争手段了。 美菱集团在 80年代中期转产电冰箱时 ,国内冰箱行业已是众厂争 雄之势 ,但他们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战略 ,终 于创造出全国知名品牌“美菱”电冰箱。 美菱人并没有满足于已经成为中国名牌产品的单门、双门“美 菱”冰箱 ,而是紧跟世界冰箱发展的新潮流 ,不断地把世界高新技术 注入“美菱”冰箱的科研领域和生产流程中 ,并结合实践大胆改进 ,勇 于创新 ,发展名牌产品。从 1 989年推出“1 81”大冷冻室冰箱 ,在全 国产生“1 81”轰动效应 ,到 1 998年初 ,他们先后研制推出“1 81”、 “2 0 1”抽屉式大冷冻室冰箱 ,彩板圆弧门冰箱、平背系列和大容积冰 箱、三门、四门无霜冰箱、无氟冰箱、新一代无霜保鲜冰箱以及 BCD— 2 45W保鲜王冰箱等。 1 0年来 ,美菱集团几乎每年都要推出一个新产 品 ,这些不断更新发展、功能新颖齐全产品的相继问世 ,显示“美 菱”人名牌意识中所包含着的极其深厚的创新观念、科技观念、发展 观念和消费者观念等 ,这些观念都是企业在创立、保持和发展名牌中 所必须具备的。 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实施名牌战略。但名牌战略不能只着眼于名牌 本身 ,必须要与科技发展战略、联合兼并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等结合 起来综合运用 ,才能联动发展。由此看来 ,实施名牌战略 ,一方面要 在构成名牌的诸如产品、功能、特色、高附加值和优质服务等要件上 多下功夫 ;另一方面 ,还要把名牌战略同企业其他战略统筹兼顾 ,使 之融为一体 ,发展其相互推动 ,相得益彰的联动作用 ,方能永葆名牌 的青春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海尔集团在这方面做得较为成功。 1 984年创业时 ,它只是一家亏 损 1 47万元的集体小企业。在经历了 1 984年— 1 993年的产品经营阶 段 , 1 993年— 1 995年的资本运营阶段 ; 1 995年至今的名牌经营阶段 , “海尔”名牌逐步在发展中显示了优势和延伸效应。“海尔”坚持以名 牌产品为龙头来发展企业的规模经济 ,带动集团整体素质的提高 ,企 业不仅形成了名牌产品群 ,而且向科研、生产、贸易、金融等融于一 体的跨行业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发展 ,成为我国企业的排头兵。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现在和将来的名牌产品 ,将越来越依 靠高、新、尖技术的支撑。哪个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附加值大 ,品 种齐全 ,形成规模 ,其生命力、竞争力就强 ,名牌则具有经久不衰的 活力。这已为众多企业的名牌战略所证实。 华东经 管理 罗江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