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树立科学的名牌质量观           ★★★ 【字体:
树立科学的名牌质量观

作者:佚名     人气:41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传统的产品质量观仅代表技术质量并不能表示产品的整体质量,没有真正体现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名牌的高质量应是产品整体的高质量在营销学中,产品整体观念,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三部分。
  名牌产品是高质量、高信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 有率的产品。创名牌的过程就是创优质产品的过程。 优质是企业创名牌的根本 ,是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和 重复购买的最直接原因 ,是名牌大厦不可动摇的根 基。
(一 )传统的产品质量观 传统的产品质量观 ,主要是保证产品的几个技术 指标达到什么标准 ,这些标准仅代表技术质量并不能 表示产品的整体质量。传统的质量观没有真正体现以 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经营观念 ,因为消费者需要的产 品是整体产品 ,同样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是产 品整体的质量。
(二 )名牌的高质量应是产品整体的高质量 在营销学中 ,产品整体观念 ,包括核心产品、形式 产品和附加产品三部分 ,具体包括产品的功能、品质、 款式、特色、包装、品牌、维修、安装、保证、运送等十多 个要素。缺少或忽视任何一部分要素都不是一个完整 的产品。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应是建立在产品整体概念 基础之上 ,产品质量应是产品的核心形体和附加利益 的整体质量 ,而不能仅仅是产品的性能、寿命、安全等 几项技术方面的质量。现代企业要创名牌 ,必须从产 品质量整体要领把握产品质量 ,各方面追求尽善尽 美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名牌的高质量以消费者满意为最高标准 产品质量整体概念的建立 ,实质是以顾客的满意 为根本标准。也就是说产品的高质量应由消费者评价 和决定 ,要建立“消费者满意的质量”概念。消费者不 同的预期用途也会产生不同的质量要求 ,质量概念不 是一个绝对标准。
企业应该认识到以下三点 : 
、质“次”也能创名牌
同样是服装 ,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 ,一般会把结 实耐穿、价格低廉放在首位 ,而对品牌、包装、服务的 质量则要求不高 ,而高收入阶层一般把服装的款式、 品牌放在首位 ,其结实耐穿、价格低廉则放在次要位 置。企业应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差异 ,确定不同的质 量标准 ,进行不同的质量定位。我国丹东手表工业公 司 ,认识到自己无力与大企业名牌手表抗衡 ,因而避 开城市选择了农村消费者这一目标市场 ,提出“走下 铁路上公路 ,离开城市到农村”的营 销战略 ,确立了以生产中低档手表 为主的产品质量定位 ,树立起适合 农村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形象 ,并产 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 ,只要定 位准确 ,质“次”也无妨。
2、产品功能并非越多越好 当今市场多功能产品日趋增 多 ,似乎功能越全表明产品质量越 高。实际上 ,功能增多的背后是产品 价格的上升 ,且人们发现 :各功能集 合于一体后容易互相干扰 ,不如单 功能的东西好用了。当人们拿着厚 厚的产品说明书望着一大排按钮不 知所措时 ,功能的一味增多就走向 反面了。 日本东芝公司打入美国医疗器 械市场时 ,在仔细研究了美国用户 对医疗设备所要求的特殊功能的基础上 ,按用户要求设计和改进了产品 ,推出了 一种电子计算机控制的X射线CT扫描仪。 由于它省去了一些并非用户所需的使之造价 昂贵的功能 ,从而产品售价比通用电气公司 的同类产品低40 %以上。结果 ,东芝公司在 市场上击败了竞争对手 ,创出了世界名牌。 可见 ,不符合用户需要的多功能在带来高价 格的同时也抑制了用户的有效需求 ,反而会 为企业创名牌设置障碍。因而 ,企业应十分 注意目标市场对产品功能的需求 ,只有做到 恰到好处 ,才是既满足消费者要求又合乎企 业利益的质量。

3、只有满足社会质量的绝对质量才真正 有意义 就像管理具有两面性一样 ,质量本身也 具有两面性 ,即质量的物质性和社会性。前 者表现为绝对质量 ,即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 程度。随着各种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 方市场 ,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多使消费者有 了越来越大的选择权 ,因而对相对质量的要 求也高了。企业为满足这种要求 ,应不断努 力提高产品的绝对质量。但凡事都有个度 , 产品的绝对质量也不是说越高越好。台湾生 产的折叠伞不经用 ,用几次就坏。但它不仅 好销 ,还创出了牌子 ,在国际市场上有着极高 的占有率。因为它适应了消费者“只求款式 新颖 ,使用方便 ,不求耐用”的需要。厂家只 在“满足需求”的质量上下功夫 ,绝不为了耐 用性而“画蛇添足” ,结果取得了极好的市场 效果。因此 ,只有满足社会质量的绝对质量 才有真正意义。
(四 )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 的要求 ,即质量需求是有层次的。因而 ,企业 应将顾客的要求具体化 ,分清不同方面的要 求是什么 ,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首先 ,企业应将笼统的“产品质量”划分 成尽可能详尽的指标 ,并用不同程度的形容 词将对每个指标的要求分成若干等级 ,如“尽 可能好”、“较好”、“一般”、“够用就行”、“不太 在意”……然后对消费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 查 ,弄清用户对每个指标的态度。对于功能 服务等重要内容 ,还应让用户具体说出他想 要什么 ,对现有产品有哪些地方满意 ,哪些 地方不满意 ,从而将其进一步具体化。通过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就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 “产品质量指标需求框架” ,即可画出消费者 心目中的“质量好的产品”究竟是什么样子 了。这可以使企业为提高质量而有的放矢。
第二 ,当弄清了用户对各质量指标具体 要求到什么程度之后 ,企业就会发现 :用户 需求产品质量好实质上只是对产品质量的 一部分指标要求很高 ,而对其他指标只希望 达到一般水平就可以了。这就是质量需求的 内在层次。因此 ,企业接下来的任务是进一 步明确 ,用户最注重的质量指标 (即关键指 标 )有哪些 ?用户认为哪些方面“过得去就行 了” (即基本指标 ),从创名牌的实际情况看 , 一般地讲 ,企业在基本指标上只要基本满足 用户希望达到行业一般水平 ,不出大的质量 问题就可以了 ;而应将工程重点放在关键指 标上 ,在关键指标上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 产品就可以赢得市场了。
第三 ,由于各企业资金、实力、技术水平 不同 ,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与特长 ,在关键 指标上抓住重点 ,进行突破 ,形成自己的质 量特色 ,这是名牌拥有非凡质量魅力的秘 诀。 50年代 ,麦当劳的炸薯条都是从冷藏柜 里拿出来 ,毫无香脆之感。经聘请有关专家 研究后 ,他们用特殊方法种植并精心挑选的 马铃薯制成了香脆松化的炸薯条 ,令人爱不 释“嘴”。他们还严格制定和执行了产品超过 一定时限未卖出即丢弃的规定 ,为的是保证 产品的品感最佳。从质量角度分析 ,麦当劳 正是满足了人们对食品“清洁、营养均衡”的 基本要求之后 ,在“美味 ,味道各处一样”等 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才成为“快餐帝国” 的。
由此可见 ,企业在提高质量时应分清质量需求的不同层次 ,在满足基本指标的前提下 ,在关键指标上选准突破口 ,形成独到之处 ,这才 可能使人们对产品“情有独钟”。 

经营与管理   王绍辉 陈名文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