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论国际市场的名牌竞争与商业作用           ★★★ 【字体:
论国际市场的名牌竞争与商业作用

作者:佚名     人气:42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商品品牌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 ,品牌竞争是 市场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有了自己的一批名牌商品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提高了经济效 益。但应清醒的看到在名牌竞争中我们还存在着不少严重问题。本文以汽车、饮料、家电行业为例作一简单探讨。
[篇名] 论国际市场的名牌竞争与商业作用 
  一、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经济因素在国家之间 ,地区之间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竞争激烈 ,合作扩大 ,将成为未来经济关系中 的基本趋势 ,其中心就是市场 ,而市场的中心就是商品。商品品牌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 ,品牌竞争是 市场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有了自己的一批名牌商品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提高了经济效 益。但应清醒的看到在名牌竞争中我们还存在着不少严重问题。本文仅以汽车、饮料、家电行业为例作 一简单探讨。如汽车行业 ,我国的轿车还没有形成自立开发能力 ,引进的车型和技术在当时就是落后 的 ,如桑塔纳已属衰退期产品。特别是我们的轿车大都没有自己的商标。除“富康”外 ,“桑塔纳”、“奥 迪”、“标志”等均为外国商标。国外公司力图通过输出落后技术、设备尤其是商标控制中国汽车市场乃 至汽车工业。在饮料市场上。我国的饮料行业自80年代以后产量递增率25%以上 ,各种果汁型、天然矿 泉型、茶汁型饮料等形成了系列产品 ,市场的竞争也随之更趋激烈。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乐”(可 口可乐、百事可乐)对中国市场的占领和我国的“健力宝”稳定扩展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 市场)上。“两乐”在我国的市场销售近20% ,占碳酸饮料市场的40%。中国原有的几个名牌除“健力宝” 外均已同外商合资合办了。合资方式大都是外商控股、主导产品新产品用洋牌子、老产品用中国原有的 牌子。很显然 ,在这场饮料竞争中 ,外商利用产品品牌轻易地占领了国内市场 ,廉价地获得了对中国资 金、劳动力、土地的使用权。家电工业的年递增速度改革开放以来均在30% ,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电 饭堡的产量已占世界产品的10% ,家电企业形成集团化经营已有20多家。据有关部门对30个省、市、 自治区600家商场彩电销售情况跟踪调查统计 ,1997年4月 -7月零售前十名中国产品牌由1996年5 月的6家增加到8家 ,市场占有率由58.93%发展到70.58% ;只有“松下”、“飞利浦”两家为国外品牌 , 市场占有率仅为10.09%。1997年9月 ,国产名牌彩电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76%。彩电是我国家电工 业发展历程和业绩的一个缩影。家电业的成功至少有两点能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一是加速对引进技术 的消化、吸收、提高、创新 ,尽快形成本国的工业技术进步和经济优势。二是发展中国的名牌产品。引进 国外技术设备时 ,坚持创立和使用中国品牌。用本国的品牌优势同国外厂商相抗衡。
二、企业品牌有两个基本内含 :一是产品的高质量 ;二是企业正确的营销策略。二者只有紧密结合 才有可能成为市场的著名品牌
纵观中外著名品牌的发展历史莫不如此。尽管我国品牌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通过上文分析可 以很清楚地看到 ,我国品牌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同发达国家相比 ,在总体上我们仍处于劣势 ,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在与外商特别是与发达国家交往时 ,由于经济、科技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很难与对方形成真正的 平等互惠关系。为了成功的合作 ,只要能够引进技术、资金 ,我们往往不惜委屈求全、甚至牺牲自己部分 合理的利益包括品牌。 

2.管理上的诸多不足。首先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 ,往往从地方利益考虑 ,在对外商的已有优惠政 策基础上 ,再加优惠 ,从而加剧了外商企业、合资企业与原有企业的不平等竞争。企业为获得资金、技 术、自主产权等等优惠条件 ,不顾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尽力压低自己的条件 ,牺牲自己的利益与外商合 作。其次 ,由于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经验和人才 ,尤其是缺乏国际市场行情的有效信息和有关的 法律条文 ,在合资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 ,不懂得如何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合理利益。第三 ,企业商标归属权不清、由此引发许多不必要的纠纷。 
3.缺乏名牌意识和知识产权观念。不知道如何创自己的名牌 ,利用品牌进行市场竞争 ,积累无形资 产 ,树立企业形象。许多合资厂商免费为外商宣传还以为占了大便宜 ,有些企业在与外商合资时、对自 己经有较好市场声誉的品牌不作价 ,任外商使用 ,轻易放弃或以较低的价格出卖自己的品牌 ,而改用外 商品牌 ,使外商品牌轻而易举进入中国市场。 
4.我国尚未形成良好的名牌成长环境。一是我国大部分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资金严重不 足。非国有企业几乎不从产品销售中提取这部分资金。有提取的企业其比重不足1% ,远低于发达国家 5%的比例。国有企业由于企业行为短期化和亏损因素 ,难以投入资金研究开发。1996年美国福特公司 用于研究开发的投资就高达70亿美元 ,这一数字比中国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总和还多。二是我 国缺乏名牌成长的良好的市场环境 ,地方保护主义和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 ,假冒、乱评名牌屡禁不止。 政府职责不到位 ,执法松懈。名牌企业被迫耗费大量的财力、精力去打假 ,效果往往不理想 ,又加重了企 业的负担。
三、在实施名牌战略的过程中 ,商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商业是实施名牌战略过程的重要一环。未来的产业发展将呈现出大规模、多品种、高质量、宽幅射 的格局。大规模的趋势已日渐明显。波音与麦道的合并 ,就是明显的征兆。宽幅射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 的产品 ,将在更为广泛的地域被更为广泛的消费者所接受。商品流通的国家界限也将日渐模糊。商品的 知名度、信誉度越好、则市场占有率越高 ,销售的地域范围就越广 ,我国工业的发展趋势也正向这个方 向靠拢。与此趋势相呼应 ,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业的发展也将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百货业向大型化、综 合性、多功能发展 ,集约化经营的特点将更为明显 ;二是集购物、餐饮娱乐、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 购物中心将逐步发展起来 ;三是超级市场、便利店将得到更大发展 ,成为经营食品、副食品和日用工业 品的主流 ;四是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追求个性化倾向的日益明显 ,专业店和专卖店将具有较大 的市场潜力 ;五是大型综合超市(GMS)的规模和经营能力将有新的提高 ,连锁店的竞争力将不断加强 , 成为其它经营组织形式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 ,商业与生产企业的关系将更 为密切、更多的呈现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消费者的各类消费活动将更多地依赖商业 特别是零售商业。商业的中介地位将更为稳固 ,无可替代。由此可以看出 ,在我国实施的名牌战略过程 中商业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离开商业的参与和合作 ,名牌战略将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具体讲商业 的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充分利用大型商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经营趋势日益明显的时机 ,积极稳妥地推行中间 商品牌策略。中间商品牌就是由批发商或零售商开发并使用的自有品牌 ,以美国为例 ,1980年在零售商 品中有17%采用中间商品牌 ,1995年达到31% ,目前已发展到40%以上。中间商品牌的主要优势在于 : 一是价格优势 ,根据西方国家的实际 ,中间商品牌的商品价格一般比生产者品牌价格低10%~20%。二 是信誉优势 ,在伪劣假冒行为尚不能有效控制的情况下 ,大中型零售企业 ,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良好信誉 就成为市场竞争的有利条件 ,无疑对广大的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三是自主优势 ,开发中间商品牌 可以为商业企业争取到竞争自主权 ,所实现的商业利润就不再是生产者利润的转移 ,增强了抗击市场 风险的能力。一旦中间商品牌为市场所接受 ,商业企业就不再是生产者商品的被动接受者 ,而成为市场 竞争的积极参与者 ,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强更新与生产企业的经济联系 ,为创立中国名牌注入新的 活力。四是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优势。由于商业特殊的地位与消费者与市场有更密切的联系 ,因 而可以更准确了解市场需求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以此开发出新的产品满足消费需求。尤其在 创立和巩固名牌产品时 ,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2.与生产者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共同发展。工商企业资产一体化 ,共享市场资源 ,尤其 是资本和信息资源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克服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科技、营销能力的不足 ,将会极大地 推动我国著名品牌的发展过程。资本一体化有两个层次 :一是工商企业的合作实行经营一体化。二是企业资产存量流动通过企业兼并和入股经营实现资产一体化。显然从资产的优化结构、扩大资产规模角 度看 ,后者要优于前者。但后者需要有更为充分的条件 ,至少应确保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政企分开。我 们应该为之创造条件。通过资本一体化、工商企业在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中就有了一致的经济利益 ,为着 共同的目标 ,更有效地使用企业资金 ,商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生产者开发产品提供相关的 市场信息。在技术引进方面 ,对技术的先进性、发展潜力 ,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信息进 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做出科学的可行性报告 ,以确保引进技术的先进性。对企业的生产 ,确定名牌产品 的开发方向 ,资本投入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也利于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 ,发展民族工 业 ,增强企业开发本国著名品牌的能力。另一方面 ,要提高商业的名牌意识。要充分利用与消费者联系 密切、销售网点分布广泛、销售渠道通畅的有利条件 ,大力宣传推广本国名牌产品 ,在广告宣传、营销策 略等方面要充分考虑本国企业的能力、产品特点 ,使消费者能尽快了解和接受本国品牌。有条件的商业 企业可以组成大规模的企业集团 ,把中国的名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为我国的名牌 产品在国际市场争一席之地。 
3.为名牌产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商业大有作为。首先 ,应通过立法或建立制度促使大型、特大 型商业企业或企业集团每年都从销售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中间商品牌产品发展基金 ,为发展我国中 间商品牌 ,加强与生产企业联合开发著名品牌的经济能力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在基金的使用上要专 款专用 ,做到组织落实 ,制度落实 ,有计划 ,有检查。通过开发中间商著名的品牌 ,增强企业经济实力 ,形 成名牌产品的研究开发的良性循环。其次 ,在全国商业系统尤其是非国有商业企业中广泛开展抵制假 冒名牌 ,乱评名牌的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假冒名牌产品是通过商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非国有商业企业 进入市场的。堵住了商业这一块就在大局上控制了假冒名牌的不法行为 ,这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要 从立法和司法两方面加大对生产经销假冒名牌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造假 ,贩假者就是要严肃查处 ,让他 倾家荡产 ,使之再不敢也无力再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在这方面 ,商业可以很好地与工商、司法、消协、技 术监督等部门相配合 ,形成全社会都反对假名牌 ,保护真名牌的良好风气 ,其二要加强商业的全行业管 理 ,规范全行业的经营行为 ,从进货渠道、价格管理、广告宣传违法处理、商品销售等方面统一管理 ,进 行有效的业务指导和市场调节。要建立国家、行业省三级名牌评审制度 ,以行政法律为主要手段坚决反 对乱评名牌、花钱买名牌、企业自封名牌的非法行为 ,维护名牌的权威性、严肃性。同时 ,中央政府和地 方政府要在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给工商业创立本国名牌以必要支持和政策倾斜。只要全社会共 同努力 ,中国名牌的繁荣时代一定会早日来到。

商业经济研究   段勤建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