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名牌战略与企业经营         ★★★ 【字体:
名牌战略与企业经营

作者:佚名     人气:64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笔者认为,企业要创造名牌、保护名牌和发展名牌,制定并实施名牌战略,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应从实现“两个转变”出发,在理论上确立名牌战略的重要地位,营造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名牌意识氛围,并通过具体实践,不断推出我国民族工业自己的真正的名牌
  名牌战略是实现“两个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经营中已客观地形成了一些国产名牌,这些名牌在企业求生存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重点产业的重点产品的产值和产量为例,前十名的品牌约占70%左右,市场占有率达60%左右;所创造的利税,低的占整个行业的30%以上,高的甚至达到80%左右;有的整个行业出现了亏损,靠的是一两个名牌来维持;还有的企业,发展的初期由于规模小、人数少、名不见经传,但由于确立了名牌战略,集中力量创造名牌、发展名牌,当一个或两个名牌形象树立起来后,企业则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直至发展成集团型企业。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提出名牌战略和应强化名牌意识,本身就说明我国企业在创造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为数众多企业的名牌意识和名牌机制没有真正确立起来。
  一、影响名牌成长的原因  
  我国的名牌产品尚处于发育阶段,距成熟阶段有较大的距离。从市场空间看,名牌产品还限于国内,向世界市场的辐射能力很有限。我国目前称得上世界名牌的产品一个也没有,没有一家企业靠名牌产品跻身于全球工业企业500强行列。追求名牌效应,确立名牌战略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和分析我国名牌产品成长滞后的原因所在,以便找出问题的症结,采取相应的对策。
  1.名牌意识不强是其首要原因。企业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观念,实质上就是企业经营的哲学或指导思想。在经营意识和观念与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不合拍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企业能创造出名牌产品来。目前,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缺乏创名牌意识。
  2.体制上的原因是名牌滞后的关键因素。企业缺乏创名牌的动力,源于缺乏创造名牌的机制,即未能形成与企业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关的创名牌机制。我国在实施“两个转变”过程中,通过深化企业改革,虽然从宏观层面和市场运作上给企业一些激励政策和施加一定压力,但仍未从根本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优胜劣汰机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国家的亲合力和依赖感仍比较强烈,不愿自己闯市场,去冒风险。这样就会得出企业不创名牌也可以经营,甚至经营得很轻松的结论。相反,创造名牌、保护名牌和发展名牌,需要付出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和管理成本,企业当然不会积极主动地创造名牌。
  3.市场运行不规则是名牌滞后的重要原因。名牌是竞争的产物,竞争越公平越充分,优胜劣汰越快,名牌的产生或成长就越快。企业作为创名牌的主体,需要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当企业努力创名牌时,才有可能脱颖而出。但目前地方保护、行业保护使我国市场发育很不充分,还未能给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现在企业的名牌产品仍摆脱不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特别是企业刚打响名牌产品时,仿制假冒的便紧随其后,名牌效应也就迅速淡化。
  4.不善于运用现代营销策略,是名牌滞后的又一重要原因。名牌的产生,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综合体现,企业的科技水平、设计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可以物化于名牌之中,但营销水平同样是不可少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非常注意运用现代营销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宣传推广名牌、保护名牌和发展名牌。相比之下,我国有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较差。有的企业生产出了质量过硬的产品,也产生了一定的名牌效应,但由于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不愿投资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特别是通过广告进行市场开拓,扩大市场占有率。当同类品牌出现并展开强有力的促销攻势时,极易使消费者注意力发生转移,该名牌的知名度便迅速降低,甚至被同类品牌所取代。同样,名牌还不仅仅是一个质量问题,是一个为顾客提供基本效用和利益的问题,还包括名牌产品外延出的包装服务、安装维修、信誉等方面。我国有些企业只重视物质产品本身,忽视服务、信誉等方面的承诺,不能不说是影响名牌成长的一个误区。  

  二、名牌战略是企业经营的根本方向  
  考察和评价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实力,除其它因素外,关键是看企业有无名牌产品。企业只有独辟蹊径,打自己的拳头产品,走名优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商战中取胜。因此,名牌战略作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方向,应始终坚持,常抓不懈。
  1.企业名牌战略的制定要以强烈的名牌意识为先导。名牌具有经济文化的双重价值和双重内涵;名牌还是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价值的复合体。从经济文化双重价值角度看,创造本国名牌,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中展示本国民族工业的商誉价值和文体价值。如“可口可乐”商标价值为359亿美元,“万宝路”商标价值为330亿美元,二者都相当于该商品当年销售收入的一倍以上,相当于当年利润的十几倍。从名牌的三重价值分析,名牌是超群的优质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具有极高的无形资产价值;名牌又是高信誉、高服务质量、高文化品位的标志;名牌作为驰名商标,还是法律保护的对象,从而使该商标所代表的商品会因其独占的质量、技术含量和信誉,以垄断价格和高市场份额带来超额利润。所以,只有充分认识名牌的价值和所能带来的巨额财富,才能促使企业增强创名牌的主动性和使命感,进而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名牌战略。
  2.名牌战略要有高起点,要使我国的名牌产品能够在高层次上同国际名牌产品进行竞争。纵观我国的市场,是国内外商品激烈角逐的市场。境外企业和产品特别是名牌产品纷纷进入我国市场,除了看准我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外,更主要的是想通过名牌的威力长久占领我国市场。目前我国有的行业已被境外名牌产品抢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我国企业的产品面对“洋货”的冲击显得十分被动,原因在于我国的名牌产品起点低,知名度有限,竞争能力弱。这就决定了制定名牌战略的起点一定要高,既要立足国内,又要面向国际,把名牌的市场界定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上,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品,创造出真正的名牌。
  3.找准制定和实施名牌战略的切入点。企业创造名牌,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以质量和信誉创名牌。名牌是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统一,质量是名牌的基石,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名牌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有高质量还需讲信誉。因为市场经济是信誉经济,只有把质量和信誉结合起来,真正的名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二是以科技和人才创名牌。科技进步是创名牌的重要内涵,名牌往往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包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等,这些都是创名牌的重要因素。三是以规模创名牌。首先是名牌产品的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是检验名牌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应在名牌战略中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营销规划,不断开展促销宣传攻势来实现目标;其次,要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企业没有一定的规模,就难以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竞争,就易被国外有实力的企业挤垮。因此,企业应努力通过已有的拳头产品来扩大自己的规模,形成世界巨头企业,才能推出世界名牌。

  总之,企业要创造名牌、保护名牌和发展名牌,制定并实施名牌战略,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应从实现“两个转变”出发,在理论上确立名牌战略的重要地位,营造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名牌意识氛围,并通过具体实践,不断推出我国民族工业自己的真正的名牌。
黑龙江财专学报   臧庆福 华蕊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