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发展名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选择           ★★★ 【字体:
发展名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选择

作者:佚名     人气:37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确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方向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真正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名牌产品的形成是集约化经营方式的产物,通过发展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不仅可以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到具体的企业、产品和产业中,而且可以发挥名牌的滚动、扩张和辐射效应,实现名牌功能的充分放大,以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发展名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和有效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经济发展在总体上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转向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为此,它需要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来规范其目标和行为。国家主要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宏观管理对企业进行引导和调节。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应当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产品这一最基本的市场要素上,因此,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实现持续高效增长,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否摆脱困境并得到发展,中国经济能否在国际竞争挑战中取得优势和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我国名牌产品的创立和发展以及全方位名牌战略实施的成效。所以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在企业,关键是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开始面向市场并积极参与竞争,经受了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严酷较量和考验,已经形成了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手段,以科技为动力,以管理为保障的,实现以名牌产品为标志的质量效益型优势企业或企业集团,诸如“长虹”、“海尔”、“嘉陵”、“荣事达”、“联想”、“健力宝”等。这些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据统计:近100个95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1992—1994年销售收入高出全国平均增长率11.21%,销售利税额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6.4%,年度增长指数1993年、1994年分别高出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7.1%、84.9%。1996年,“长虹”、“康佳”两个品牌彩电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荣事达洗衣机又蝉联全国产销量第一名,冰箱市场已被国内品牌所垄断,呈现基本无进口。可以说,名牌产品的增长是量和质的同步增长,名牌效应也表现为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在当今以名牌瓜分市场,未来靠名牌主宰世界的竞争格局中,企业不仅要树立面向用户和消费者经营和服务的新观念,而且必须形成以名牌产品占领和开拓市场的新思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增长和企业经营的集约化,也就是通过在宏观管理和微观经营上的“精耕细作”,变“广种薄收”为真正的高质量和高效益。所以,创立名牌产品,实施名牌发展和带动战略,应该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和有效的选择。
  二、发展名牌体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主要包括技术进步、质量提高和效益增加。而名牌产品的本质特征是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水平服务、高信誉和高效益,并由此形成产品和企业的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市场占有率和高盈利。不难看出,发展名牌不仅体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而且真正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要求。
  (一)高品质是创立名牌的前提,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样要求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高加工度产品,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的状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果。并在结构优化的状态下产生结构效益。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产业结构也必然相应地出现变动和转换。集约型经济增长总是使产业重心不断后移,形成产品加工层次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的高加工度产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转换,使得在高加工度化的产业状况下,靠低档、低值、初级产品的粗放经营方式是难以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这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二)高新技术是创名牌的先决条件,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以加快科技进步为核心,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产品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增大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名牌产品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柱,并依靠技术进步主导着产品的市场地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名牌产品的高新技术化特点更加明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把科技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手段,通过把高新技术不断地凝结到产品中去,并不断地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所以,发展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是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佳切入点。
  (三)规模经济是创名牌的必由之路,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要求通过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产品成本而取得规模效益。人类的工业文明是以产业革命和实现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采用现代技术装备一方面为企业实行规模生产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是对企业在竞争状况下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大多是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取得竞争优势和良好收益的。而我国相当多的企业之所以产品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低下,是与为我国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结构和“满天星斗、不见月亮”的企业结构分不开的。一些产业由于布局的散乱差和大多数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造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有限的资源处于低效率运转,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产业的竞争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改变现实中一些产业和产品存在的过于小型、分散的“散兵游勇”式的粗放型经营状况,扶持和培育一批骨干和优势企业成为“航空母航”式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此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为此,中央作出了“抓大放小”、“扶优扶强”的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部署,这不仅符合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努力开拓市场,促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发展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就是实施这一战略布署重要举施。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滚动发展或扩张,可以较快地扩大企业规模和实行规模经营,这不仅满足了名牌产品覆盖市场的需要,同时,由于规模效益可以进一步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人才是创名牌的决定因素,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说也是依赖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集约型经济增长一般总是以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开始的,产业结构的变动也总是朝着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例方向不断发展的。但是,攸攸万事,必须以人为本。一流的技术离不开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就能够支持一流的产品。因此,提高全体职工的素质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基础,也是当务之急。企业要抓住人才开发这一关键环节,建立培育人才、吸引人才、发挥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创造一种企业需要人才,人才同样需要企业的人才贡献机制、成长机制和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被动性和最大潜能。
  (五)严格管理是创名牌的有力保证,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说到底也就是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企业在走向集约化经营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管理效能,保证企业各种要素功能的最大发挥。“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两大支柱。在实行集约化经营中,质量和效益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管理”中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量化标准,同时也少不了“行为管理”中所强调依靠劳动者的目标和行为的自我约束。没有纪律和定额就无法形成明确的任务和责任!忽视人的社会性和经济性需求的统一就难以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确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方向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真正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名牌产品的形成是集约化经营方式的产物,通过发展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不仅可以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到具体的企业、产品和产业中,而且可以把它变为广大职工直接参与并和他们利益相关的一项群体活动。同时,通过名牌产品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发挥名牌的滚动、扩张和辐射效应,实现名牌功能的充分放大,以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李道芳 丁德章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