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名牌的一半是文化           ★★★ 【字体:
名牌的一半是文化

作者:佚名     人气:47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笔者认为,名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意识的增强,文化名牌的实施,将使我国的名牌商品更独特,更具民族性,这对于推动我国名牌商品在21世纪占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面对今日开放多变的市场,我国企业都在把创名牌作为企业发展的追求目标。当名牌竞争在工艺、技术、质量、价格、服务等物质因素上费尽心血且数番轮回再难有大的突破时,一种非物质因素———文化便引入了名牌竞争。
  名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魅力使名牌追求不断创新并由此产生领先群体的特性。人们对名牌的信赖表现为对一种文化的认可乃至喜爱。翻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就会发现,自汉唐以来,东西方商人在丝绸之路上,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把中国古老而精致的丝绸、陶瓷工艺品,从陆地、海上贩运到欧洲、中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去。东西方各国各族人民不仅看到了那色泽鲜艳、光洁柔软、无以伦比的中国丝绸制品以及工艺考究、造型雅致的中国瓷器,而且看到亚洲有一个伟大的中国,从商品上看到了中国人的勤劳、智慧、自强,富于创新、细腻的思想情感和精益求精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一部《马可燈波罗游记》通过对中国商品的描述,在西方人面前矗立起了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推动了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人相继到来贩运中国的商品,从此翻开了中西文化交流新的一页。
  众所周知,二战以后,日本创造了经济奇迹。70年代,日本产品凭借质优价廉,大举进军欧美市场,使美国对日贸易出现严重逆差,引起美国企业界人士的震惊。美国人对日本企业进行详细考察后发现,日本企业界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其机器设备优于美国,而在于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方式优于美国,“管理以文化为基础”。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在日本召开的一次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会上讲:“日本企业的产品上有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精神结构。……一种美学或鉴赏力。这种价值观,是日本产品获得成功,创造经济奇迹的奥秘”。所谓产品上的很高价值和精神结构,主要是指日本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主要有以下三个内涵。其一,进取向上,要成为世界第一流企业的精神,发奋图强,要占领世界市场的雄心;其二,工艺技术精益求精,质量上达100%的完美无缺;其三,很高的美学鉴赏力。
  由于日本产品猛烈地冲击着英国产品,迫使英国政府在80年代发动全体国民讨论,论题是:为什么拥有6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英国的产品,竟被仅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日本产品不断撵出世界市场?全民讨论的结论基本与杨振宁博士的看法一致。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松下的经营哲学》一书中,也明白地指出这一点,“在今天的时代,光靠使用价值,已不行了,还必须依靠审美等文化价值,才能赢得消费者。”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名牌包括了在被市场确认的过程中所积淀的丰富文化内涵,名牌可以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信、自尊的骄傲。在这个意义上,名牌已经成为某种企业精神乃至民族素质的物化表现,所以能获得大大超过自身特质价值的高附加值。
                    二
  文化是名牌之魂。企业创名牌,只谈质量、效益、市场、品牌,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技术性的、短期的、微观的东西。更有效、更深刻,并在总体上更具影响力的是企业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设计,这是名牌精髓之所在,一旦占领人的心智,几代人都很难改变。世界级大企业在创名牌过程中无不重视文化的作用。1956年,美国IBM公司率先举起文化的旗帜,以“科学、创新、卓越”的定位,在世界高科技领域成功地树立了“蓝色巨人”的形象。从此,IBM跻身于世界十大著名商标排行榜。继IBM之后,欧、美、日许多公司纷纷仿效,以自己独特鲜明的名牌文化打开了市场大门。名牌与文化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文化带着名牌企业特有的信息和商誉,在市场上出尽风头。

  文化是名牌之魂还体现在,名牌之所以名贵,是“名”在质量上。名牌必须是精品,必须具备最优良的品质。商品品质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其一是商品的性能,它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时间性;其二是商品的外观,它的造型、色彩、包装、装潢。名牌商品应该是外观形式和内在品质美的和谐统一。商品的外型设计、包装、装潢自然离不开文化,尤其是适时导入CI有助于商品外形的重塑和更新。即使是商品的内在性能也不是纯科技的结晶,只有那些代表着商品发展方向,迎合时尚的商品,人们才愿意买,才高兴消费,认为物有所值。企业如果不注重社会的文化趋势、大众的文化心态和民族的文化背景,绝对创不出名牌。从这个意义上讲,名牌不仅代表着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员工素质和商品信誉,而且能够表明企业是否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是否树立了“领导新潮流”的企业形象。广东太阳神集团以开一代先河的胆识和气魄,利用人们崇尚太阳神大智大勇的心理,推出健康、纯净、凝重、挺拔的“太阳神”徽标及与之相关的产品品质特征:“专业保健、至精至诚”。同时,它的行为识别,包括广告、公关、促销等活动,也以民族文化为背景推出,定位在情感诉求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迎合了中国人重感情、重友谊的心态。太阳神集团借助文化之力,走向了广阔的市场:1988年企业成立之初,年产值仅100多万元,到1992年便猛增到12亿元,4年间翻了上千倍。“太阳神”的崛起揭示出:名牌产品与一般产品是不同的,只有那些注重给予产品一种文化身份,代表某种生活格调的商品才能够刺激人们的消费激情,提高人们的消费期望,创造人们的消费需求。
                      三
  文化是名牌之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走势越来越趋于文化性。比如吃,如果说以前吃饭仅仅是为了摆脱饥饿,而现在人们在吃的过程中,无论从烹调原料、烹调方法,还是吃的搭配,都很讲究。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多地挖掘吃的“文化性”。这种消费行为的质变,从原有的实用性消费日益走向感情消费、情调消费、美感消费、个性消费,这正是当代消费文化的反映。而名牌商品恰好代表了这种文化,不仅给消费者以物质满足,而且更多地带有文化色彩和文化思想的影响。
  文化是名牌之形还体现在:名牌的风格特色是文化的反映。名牌之所以名贵,是“贵”在风格上。事实上,一个成熟的品牌之所以能够立足并以此拥有自己稳定而持久的消费群体,是因为它具有个性化的特色,包涵在产品中的独特文化附加值赋予产品强烈的文化内涵,使“名牌”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如中国白酒成百上千种,唯有“孔府家酒”出口量第一,甚至超过国酒茅台和五粮液,其根本原因正是“孔府家酒”品牌蕴含了世界文化名人孔子家府饮酒的文化内涵。外国人对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尊敬及品尝后得到一种自豪感、荣誉感,请人品尝获得一种他尊感、骄傲感。正是这些高层次的文化追求,才使其获得了超额的经济价值。
  同时,名牌的卓著声誉也与文化密切相关。名牌必须是高知名度商品,常以是否取得“驰名商标”资格作为衡量标准。商标已成为企业产品、形象、信誉的综合载体,知名商标甚至会成为商品通用名称,人们未必知道“可口可乐”就是企业商标,更不知其企业名称(甚至厂址),但它被公众点名购买的机率,即“指名度”连年在“全国市场产品竞争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足见其魅力。商标要实现较高的市场价值,成为驰名商标,就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含量,把商品商标作为文化商标去开发。如红豆产品的成名与促销是借用了其特有的文化品牌。“红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含有浓郁的情爱、美满、吉祥、幸福等多层含义,民族文化对红豆纯情的认同,唐诗千古绝唱孕育的浓厚文化情愫,为“红豆”集团形象的扩张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老年人把红豆衣视为吉祥物;青年人以红豆衣赠送情侣为时尚;知识分子由红豆衣联想到红豆诗而激发购买欲;海外华侨以红豆衣寄托思乡之情……,使人感到穿红豆衣如同在诵读唐诗千古绝唱一样。“红豆”现象为那些热衷于使用楼台亭阁、花鸟鱼虫等落入俗套的商标的企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这是文化创牌的典型例子。

  另外,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绝对优势与文化也是分不开的,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与商品附加值成正比,名牌商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其来源之一仍然是企业坚实的文化基础。所以说,名牌离不开文化,名牌的一半是文化。
  综上所述,文化意识的增强,文化创牌的实施,将使我国的名牌商品更独特,更具民族性。“越是民族化的,就越是国际化的”,早已成为事实。这对于推动我国名牌商品在21世纪占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论坛   陈晓永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