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乡镇企业名牌工程的文化战略           ★★★ 【字体:
乡镇企业名牌工程的文化战略

作者:佚名     人气:44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笔者认为,乡镇企业名牌工程的文化战略总体目标,是突破传统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框架,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乡镇企业文化。围绕总体战略目标,依据文化的内在规律及其功能,乡镇企业文化战略的具体策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策略、行为文化策略、制度文化策略和精神文化策略
  乡镇企业名牌工程的文化战略总体目标,是突破传统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框架,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乡镇企业文化。围绕总体战略目标,依据文化的内在规律及其功能,乡镇企业文化战略的具体策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物质文化策略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战略有机构成部分的表层结构,是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等诸多物质因素方面的整体文化内涵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它反映着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和水平,反映着企业全体成员的智力、体力及价值观念的状况。作为企业文化战略的物质文化,它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力量,规定了可供运用的认识手段的性质及其水平,使企业能够凭借现有的认识工具来变革现实;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不断地冲破现有物质文化条件的限定,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各方面的潜力,创造出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推进企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相互作用的关系最为明显,特别是科技进步对企业发展、企业名牌战略的作用更为直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物质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科技进步是企业在生产中使用效益更高的先进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以及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去推动企业发展的运动过程。其实质是提高原材料、资金、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投入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企业效益。
  二、行为文化策略
  企业行为本身就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文化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一定的企业行为文化是特定的企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直接体现;另一方面,它又决定着一定的企业物质文化,起着把企业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传导到物质文化上的中介作用。企业行为文化策略的核心是:处理好顾客、产品、员工、社会等多角连锁关系。
  1. 面向顾客。一般来说,企业在初创阶段,都比较关心自己的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一旦在市场取得相应的份额,在竞争中稳固了地盘,有些企业就会不自觉地降低对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要求。行为文化要求,要把“面向顾客”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贯的价值追求,贯串于实际经营全过程,并以此规范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
  2.不断创新。不断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是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前提。它包括:(1)依据顾客需求的变化来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作风,为顾客提供满足新需要的产品和服务。(2)以企业的新产品和服务开发顾客和市场的新需求,拓展企业生存空间。(3)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鼓励实验、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创新成为企业全体成员的动力之一。(4)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监测系统,及时收集信息,使企业创新建立在坚实的客观基础之上。
  3.造就“命运共同体”。把企业变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内在基础。为此,应把握如下要点:(1)关心、理解、爱护、尊重员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2)建立共识,形成亲密感,沟通员工思想和情感。(3)在分配上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避免分配不公,实行科学、合理、合法的分配方式。(4)加强民主管理,提倡参与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尊重人的独立性。独立人格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前提和逻辑前提,人的独立性标志着人们可以对自己的经济行为、经济预期负责,可以选择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方式。由于人的独立性,“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6)完善道德程序。即在经济交往和人际关系中信守承诺、遵守契约,规避“机会主义”的一种道德约束力量所产生的秩序,它是在市场经济的习俗中演变而成的。

  4.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它必然会和社会的其他构成单位———企业外的个人、集团、组织发生某种社会性的相互联系,因而它与社会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关系。在解决许多社会问题方面,企业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并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赢得社会公众信赖和赞誉的重要条件。
  三、制度文化策略
  企业制度文化是介于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之间的物化了的心理和意识化的物质。它包括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机制、管理模式、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及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等。
  乡镇企业制度文化策略的核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科学的先进管理思想、经验和方法,制定出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机制。(1)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调动企业全体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根本的保证。(2)苦练内功,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基础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营销管理、企业形象管理、战略管理和安全环保管理等,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是单纯地对违纪的人实施报复性惩罚行为,而是通过各种制度引导并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之适合企业经营秩序的需要。奖赏也不单纯是对有贡献的员工给予报答式的奖酬,而是为了激励全体员工,规范全体员工行为,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四、精神文化策略
  企业精神文化是决定企业发展及模式的价值观念,作为内在依据以维护和协调企业运行及其内外关系的道德规范,以及规定并影响企业发展总体思路及其对策的思维方式等因素的总和。企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反映着企业精神文化的真谛,揭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因、内在依据及基本因素。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战略的深层内容,它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名牌战略的进程。
  1. 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及其成员用以判断和衡量价值客体的基本标准与尺度。所以,企业价值观通常是与企业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评判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形成一个观念体系和评价框架,表现为一种企业价值取向准则。正确的企业价值观能够把企业员工的注意力引向合理的价值目标上来,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成功创造前提条件。高水平高格调的企业价值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一个企业都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价值观。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内部具体情况以及发展方向不同,因此不可能有适合所有企业的企业价值观。一般来说,乡镇企业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在确立自己价值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崇高性原则。即在确定乡镇企业价值观的目标时,应该把企业放在整个社会之中,从企业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使目标能够反映出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企业在社会中的价值。这是企业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最坚实的基础。(2)个性化原则。即所确定的企业价值观,应该反映出本企业的特点,具有本企业的特色,要尽可能结合企业的性质将价值目标定得具体明确,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激励员工为实现这种价值目标而努力。(3)可行性原则。即确定企业价值观要根据企业实际,将价值目标制定得切实可行。企业价值观应该是既崇高而又不脱离企业实际的,这样的企业价值观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4)“三统一”原则。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观念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塑造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价值观。把企业共同价值观与员工个人价值观统一起来,并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完善和个人价值观的调整,使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更和谐,达到企业价值观普遍的“社会认同”。把企业价值观塑造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企业价值观的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指导,二者紧密结合是企业价值观健康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2.完善企业伦理道德体系。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在处理和协调内外关系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行为规范是通过企业实践、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非强制手段作用于企业及其成员。从外部看,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社区、政府、新闻媒介、金融机构等有着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与外部公众的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维护和协调好这些关系,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协调这些关系的传统做法是依据法律和契约,但不能单纯依靠它们。由于伦理道德具有超越性、正面性、渗透性、内在性、自觉性等特点,正好可以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因此,二者可以而且应该结合起来运用。其次,企业内部也存在着众多的关系,如员工与企业、上级与下级、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员工与员工等之间的关系,理顺这些关系并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起来,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协调企业内部各种人际关系,仅仅用规章制度管理企业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处在多变的环境之中,要有高度的应变能力,而规章制度很可能会束缚人们的手脚。企业伦理道德则不同:企业通过对善行的赞扬,对恶行的谴责,并经过长期的教育、熏陶,促使人们按照一定的行为准则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在经营活动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从而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使人们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调整、规范自己的行为。企业伦理道德具有自发性,能弥补规章制度的硬性管理所带来的不足,而且也有利于开展民主管理、全员管理、自主管理。企业伦理道德覆盖面广,能弥补规章制度留下的空档。企业伦理道德弃恶扬善,因而能提供比规章制度更高层次的行为规范。
经济论坛   余以游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