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中国名牌消费品企业在通向“国际名牌”的征途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国的名牌消费品企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应该从竞争、学习、创新这三方面入手,创出中国消费品的国际驰名商标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中涌现出一批国内名牌企业。但是,多年来在国际评比中,国际驰名商标的前几名、前十几名甚至前几十名都没有中国的,客观上使我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少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低价位竞争或借别国牌子进入市场,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发展我国的名牌事业、创出我国自己的国际品牌就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帮助企业、为其出谋划策是商检人员责无旁贷的事情。 100年来的企业发展史就是竞争、学习、创新的历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上你来我去竞相称霸的事实充分说明,要想成功,首先必须确定竞争目标,然后在学习别国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国的名牌消费品企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也应从竞争、学习、创新这三方面入手。 一、竞争 首先应确定目标。我国名牌消费品企业的竞争目标如果仅仅放在国内就会形成竞相削价、自相残杀的局面。因此,企业应以创国际名牌为目标,敢于和国际上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争夺市场,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日益临近,我国企业也必须面对外国企业的竞争,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就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达到合理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产量、扩大销售。通过兼并、扩大规模是降低成本的方法。最好实行强强联合的产权重组方式,这样可以较快地奠定规模化的基础,集中力量投入研究与开发,减少各种成本、费用,在这个基础上配置资源才是最为有效的。 二、学习 从战略的观点看,坚持高水平学习是走出困境的根本手段之一。以创国际名牌为目标的我国企业所要学习的是一套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营销手段、人员培训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知识,其重点应在科学技术和管理方面,尤其是后者。 管理方面主要应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我国企业若仅仅停留在通过ISO9000认证上是不够的,在已通过认证的企业中积极引导其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及如何有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商检人员从现在起就应考虑的问题。全世界的企业管理实践证明,全面质量管理是成熟的管理理念,是行之有效、威力巨大的管理系统方法,不仅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更可提高生产效率。德国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全面质量管理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10~50%”。因此,在商检部门监管的出口生产企业中率先进行这方面的试点工作,进而全面推广,对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习方法一种是随着设备的引进,通过培训全套引进管理模式,软硬件一起搞。另一种是在分析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国外目标模式,实行管理的成套引进,全方位学习。还有一种是理念性的学习,把国外管理中的一些理念作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具体做法则以自己的经验为主。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比较有效的。 三、创新 市场经济时代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时代。按照经济学家的看法,企业家概念的内涵就是创新。因此,创新是现代化企业经济活力之源,是国际竞争、企业战略及国家战略的核心,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1、创新概念及发展中国家搞创新的特点 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将创新上升为系统理论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得。他提出的创新的经济学概念包括以下内容:创新是创造一种新产品或已有产品的新特性;采用一种新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源;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其中技术、工艺革新称为狭义的技术创新,而由技术变化引起的一系列营销、管理、市场和企业组织变化,或者是产业和经济系统的演化则称为广义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共识,但很多人尚未认识到它对发展中的国家具有同样的意义。不少人只满足于引进设备和技术,结果造成许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致使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同时他们以为引进了设备和工业设施就万事大吉了,不再投资于技术能力的深化。许多人甚至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搞技术创新、瞄准国际产业技术前沿是好高鹜远,而这正是造成其产业技术发展出现追赶陷阱的思想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必须在引进和自主创新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跨越技术追赶陷阱,实现从引进到创新的跳跃,从而跨入国际产业技术前沿。 2、跨越技术追赶陷阱的策略 技术追赶陷阱有能力型和投资型两种类型。能力型追赶陷阱是指技术追赶者缺乏技术和创新能力,技术进步缓慢,随着产业技术前沿的扩展和技术跳跃而不断从产业技术前沿持续后退的现象,投资型追赶陷阱是指技术改造或引进时采用了技术潜力小的技术,无法与更高级的技术竞争,或企业把握不住技术世界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市场的影响而选择了错误的技术路径。一旦出现根本性的替代技术就会对以老技术为基础的投资和产品造成破坏性作用。特别是由于错误投资造成稀缺资源被占用,企业在面临重大技术变化时常常无法作出技术转换,从而出现技术变化与投资行为引起的追赶陷阱。总之,技术追赶陷阱是产业竞争中的普遍现象,直接导致陷阱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的技术能力不足和面对技术变化时企业战略与投资决策的失误。 企业主动利用技术跳跃机会跨越技术间断点,成功地转向有利可图的新技术是跨越技术追赶陷阱最有力的手段。一些企业成功地利用下述策略跨越技术追赶陷阱,取得了市场领先地位。 (1)向自己进攻:就是敢于抛弃已有的投资和技术,不断引入新技术,开辟新机会。 (2)率先创新:按一般的管理观点,企业投入的研究和开发资金越多,取得的技术进步就应越大,但事实上无论企业现有技术多么先进也不可能永远靠它保持领先地位,所以只有认清技术极限并正确识别未来发展趋势,当机立断跨越技术不连续点,并成功地实现技术跳跃的企业才能不断发展。我国在利用激光技术开发家用VCD产品方面,在创新上走在了国际的前列。 (3)购买企业:通过购买一个具有自己所需技术能力或市场经验的企业,快速成为市场上的领先者。 (4)控制技术进步曲线:有远见的管理人员不应被动坐等,而应在产品能被检测和确认时就立刻处理战略问题,以阻断技术侵蚀。 (5)增加风帆:如果企业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应选择或开发有较大潜力的新技术,加快创新,力争在技术进步上超过所有对手。 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创新还包括营销、研究与开发、用户和供应商及政府等共同参与的一体化创新过程。目前我国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是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分离,只有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将应用性研究开发的大部分机构移到企业中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创新的能力和活力。 综上所述,中国名牌消费品企业在通向“国际名牌”的征途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企业家们应精心编制计划,确定合理的组织人事制度,采用先进的领导和控制方法,带领我国名牌消费品企业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创出中国消费品的国际驰名商标。 中国商检 高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