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名牌扩展策略误区及其矫正 | |||||
作者:佚名 人气:51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本文拟就两种特殊的品牌策略——品牌扩展策略和多品牌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剖析品牌扩展策略为什么是个陷阱,而应实行多品牌发展策略 此外,我们知道,名牌是指具有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它包括质量、知名度、信誉、市场占有率等几个要素。名牌作为无形资产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具有排它性。在收入和需求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一部分企业获得名牌商品带来经济效益,另一部分同类企业的目标利益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连起码的利润也难以维持。二是具有不等性。名牌商品的经济效益的形成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政策、信息、价格、供求、竞争、技术、管理和生产力要素质的规定性等。蛋白质21洗发剂具备了这些主客观因素,成为了名牌,但并不意味着门南新研制生产的其他产品就具备了这些主客观因素。三是具有不定性。名牌商品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的价值边界不能根据生产者的主观意识进行赏赐和划分,而只能在市场上通过公平竞争获得。消费者是名牌产品形成的主裁判,是名牌经济效应的支柱。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手中的货币是名牌的选票,选票相对集中的产品就是名牌商品,众多的单个消费者对某产品形成共识,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成为该产品的铁杆品牌忠诚者。就是这种产品成为名牌的开始,任何名牌的形成都离不开消费者的裁决,但消费者认可了蛋白质21洗发剂,并不意味着也会成为蛋白质21喷发雾液、蛋白质21护发剂和蛋白质21浓缩液的铁杆品牌忠诚者。门南一厢情愿地将名牌——蛋白质21用在了新开发的产品之上,结果不但没有带动新产品的销售,反而自己砸了自己辛苦创建的名牌。 与品牌扩展决策相对应的另一特殊的品牌决策——多品牌策略:即企业决定同时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竞争的品牌。这种策略是美国的P&G(宝洁)公司首创的。 宝洁公司150年前成立时只不过是由一个年轻的售货员普鲁克特和他的表弟甘布尔创办的一家制造肥皂的小公司,如今的宝洁已被誉为“日用消费品大王”的大跨国公司。80年代末的营业额就已达到216亿美元,在世界大公司排名中位于第41位。辉煌的经营成就来源于非凡的营销策略。 宝洁认为,单一品牌并非万全之策。因为一种品牌树立后,容易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固定的印象,不利于产品的延伸,尤其是像宝洁这样的横跨多种行业,拥有多种产品的企业更是这样。假如宝洁的洗发精只用“海飞丝”一个品牌,就会在消费者中造成海飞丝就是洗发精的印象,如果再用海飞丝去开发其他种类的产品,就不易被顾客所接受。多品牌营销则会使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产品去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要,从而使各个品牌都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进而获得自己应有的市场定位,使之适应不同的细分市场,可使企业相同的产品项目在多个细分市场获得顾客。在中国市场上,仅洗发精宝洁就推出了飘柔、潘婷、海飞丝三种品牌。当然,他们的多品牌策略不是把一种产品简单地贴上几种商标,而是追求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追求每个品牌的鲜明个性,这样,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市场就不会重叠。“海飞丝”洗发精,海兰色的包装,首先让人联想到蔚蓝色的大海,带来清新凉爽的视觉效果,“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干净”的广告语,更进一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海飞丝”去头屑的信念。“飘柔”,从牌名上就让人明白了该产品使头发柔顺的特性,草绿色的包装给人以青春美的感受,“含丝质润发素,洗发护发一次完成,令头发飘逸柔顺”的广告语,配以少女甩动如丝般头发的画面,更深化了消费者对“飘柔”的飘逸柔顺效果的印象。“潘婷”用了杏黄色的包装,首先给人以营养丰富的视觉效果,“瑞士维他命研究院认可,含丰富的维他命原B5,能由发根渗透至发梢,补充养分,使头发健康、亮泽”的广告语,从各个角度突出了“潘婷”的营养型个性。宝洁的多子多福的品牌策略是顺应了不同消费层次和消费习惯的顾客的不同需求,从而牢牢占领了市场,并能不断扩大新的市场。 宝洁认为,多品牌策略能为本企业的产品在经销商处争取到更多的“商品展示面积”。经销商在经销不同的制造商的产品时,一般是按不同的品牌为单位而不是按制造商为单位来分配各种产品所占用的“展示面积”。因此,当生产制造企业对自己的一个产品项目采用多品牌策略时,经销商就会把其看作是不同的品牌单位,相应地都会分配给这些品牌一定的“展示面积”。这对企业的同一个产品来说,在经销商处所得到的总的展示面积就增大了。一种产品在经销商处能得到的“展示面积”越大,该产品在市场上得到的销售机率也就越大。 最后,企业如果以品牌划分营销的作业单位时,实行多品牌策略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因为多品牌策略的实行,为营销企业在其内部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提供了管理上的方便和可行性。由于品牌多,造成对竞争对手的包围势,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延长每个产品的寿命,也有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企业的形象,造成公司实力雄厚的感觉。许多人认为多品牌策略会引起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局面。宝洁则认为,最好的策略就是自己不断攻击自己。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与其让对手开发出新产品去瓜分自己的市场,不如自己向自己挑战,让本企业各种品牌的产品分别占领市场,以巩固自己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这或许就是中国“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古训在西方的翻版。 正如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赖兹和屈特在其《定位》一书中强调的:“品牌扩展不是错误,而是陷阱。”那么,企业应该注意什么,才能成功地将品牌扩展,而不致于误入陷阱?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在市场上没有强势的专业品牌竞争的情况下,且品牌名称也没有狭隘到变成某一产品的代名词。即使符合这一原则,最好也只延伸到品牌的“直系亲属”。如IBM使人联想到电脑,它可延伸至主机电脑、个人电脑、笔记型电脑,而非IBM影印机等。“娃哈哈”原是儿童系列饮品的著名品牌,它已在消费者心目中定位,其中蕴含着“娃娃喝了乐哈哈”之意。但该企业却将“娃哈哈”品牌用于“银耳燕窝”和“纯净水”等商品之上,其收效不佳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影响了娃哈哈系列儿童饮品的销售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原有定位。 综合以上讨论,品牌扩展策略固然能使企业节约部分广告费用,使各产品达到相互声援的目的。但是,这种相互声援也同时削弱了原有名牌产品的地位,实在得不偿失。而美国宝洁公司多子多福的多品牌策略的成功,对目前日益重视名牌战略的我国企业来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品牌扩展策略的陷阱,设法避开陷阱,或走多品牌策略的成功之路,是我国目前一味采取品牌扩展策略的众多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时的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田莉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