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名牌产品降价扩销应慎行           ★★★ 【字体:
名牌产品降价扩销应慎行

作者:佚名     人气:39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笔者认为,降价对于产品单一、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的一般工业品来说,短期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对于已经声名在外、众望所归且有档次之分的名牌产品来说,降价已经不是操作简便、一厢情愿的事情了,所引发的不利必须引起重视
  近两年来,家电产品供大于求,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降低彩电、空调机、犞犆犇影碟机、微波炉等产品价格,一时间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降价,无论挑起者还是追随者,目的都是为了抢占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这在企业能力已经具备时无可非议,体现了市场竞争最基本的作用机制。问题是,名牌产品扩张市场是否以降价为先锋,除了降价,是否还有更好的举措。
  通常,降价是建立在规模经济、低成本支持战略之上的,也是开展市场竞争的一种最简便和最基本的营销策略。降价能够吸纳实惠型消费大众,起到斩关夺隘,排挤竞争对手,扩张市场的作用。这对于产品单一、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的一般工业品来说,短期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对于已经声名在外、众望所归且有档次之分的名牌产品来说,降价已经不是操作简便、一厢情愿的事情了,所引发的不利必须引起重视。理由如下:
  ⒈名牌有档次之分,赢得竞争不以降价为根本。随着市场竞争向纵深发展,名牌产品越来越强化目标市场的针对性,竞争举措必须围绕着目标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通过质量与服务整体性策略,来区别同一行业不同层次的竞争性产品,以便赢得一定档次消费者的接受与青睐。因此,在保证产品基本性能与功用的前提下,名牌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在不同档次上以及细分市场上,坚持物美价宜,适销对路的扩张原则。尤其高中档质量的产品,体现出的还有消费者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不能轻易将降低价格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否则,降价容易引起原有消费者不满,同时冲击层次化市场,导致市场运行无序和竞争的混沌状态。
  ⒉名牌扩张做大蛋糕,降价难充其任。在企业结构中,名牌企业要促进同行业有序竞争,并且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必须挖掘行业的发展潜力,带动行业扩张做更大蛋糕,从中首先获益。因此,技术创新不断扩大张力,应是名牌企业当仁不让的职责和根本举措。而价格竞争只是在现有市场容量中分夺蛋糕,难以增大产品技术含量和提供名牌自我保护条件,达不到扩大行业同时发展自己的目的。一旦国外先进技术或其它行业改进技术渗透进来,将对现有行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极大地冲击名牌的市场份额,并将给行业内弱小竞争者提供种种转机。八十年代末,大容积冰箱淘汰了许多已成名的小冰箱,并扩大了行业规模;九十年代后期,无氟、无霜、无臭冰箱又将发起第二次淘汰热,并将冰箱行业推向更大规模。这些,靠降价是无力做到的。
  ⒊名牌创新依靠资金支持,降价不能提供更多的利润。名牌产销扩张取决于技术创新和品牌促销的能力。这都要依靠足够的资金支持。据内贸部食品研究所的专家介绍,风靡全球的可口可乐技术上并无高超之处。我国许多研究所都能研制出类似质量的产品,产品难成国际名牌,就在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作为促销宣传的强大后盾。目前国内知名品牌比其它品牌有了相对的规模优势,存在降价竞争的一定优势。但是,降价在势均力敌者之间形成胶着,在不同档次上过度竞争,谁也经不起持续性折耗。企业从降价中得不到更多的利润回报和资金积累,技术突破和质量上新台阶就无从谈起,迎接国外名牌的挑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例如,彩电、空调业表面上市场供大于求,降价势必反映出的却是技术雷同及质量水平相似,尤其要靠资金支持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而价格连番迫降,看似对名牌与消费者眼前有利,实则长期迟缓满足消费者变化了的需求,结果产品只能在低层次上缓慢爬行。

  ⒋降价无助提高名牌服务能力。名牌培养忠情顾客是长期发展的战略,必须落实在全方位的竞争策略上。在产品技术与质量彼此接近时,名牌只有不断创出经营特色和服务水平,才能真正建立起与消费者互利交换的情感。相比之下,降价竞销是最简便也最易被模仿的策略,只能诱发名牌的短期化行为,将名牌发展引入误区。再者,降价竞销无多少利润回报,用于系统服务的预算捉襟见肘,服务质量不能保证,也就难以促进名牌长期扩张。这一点,已经被彩电市场跌价而服务不相适应的现实一再证实。
  ⒌名牌降价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名牌借降价之机清理门户,排挤竞争,扩大产销规模。一旦成功,不排斥改头换面推出新产品和提高价格的可能性。这种排除内忧外患的措施,不利于充分竞争和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事实上,一些本来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企业,由于受到名牌降价档次的影响,销路受阻。提高质量上档次一时无能力,下来转产改行已投入的资本有机构成又高,造成企业严重亏损,同时也给地方带来负担。这是地方政府极不情愿接受的事实。因此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敦促和外国先进企业的诱惑双重作用下,企业不得不与国外知名品牌合起资来。这里,降价不仅未能挤垮及兼并同业者,反而为国外名牌资本乘机渗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满意的合作对象。八十年代的名牌企业如苏州孔雀电视机、安徽扬子冰箱等,就是在降价中失去发展优势而转向与外国资本的合作。
  归纳上述所见,名牌扩张必须坚持全方位竞争观念及策略,将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贯穿在经营活动各个时期,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树立起以质取胜的名牌旗帜。价格策略在提供消费者实惠的同时,担负起为名牌优质服务与技术创新提供资金的职责。在质价互应基础上,促成名牌在同一消费档次的规模化经营,并不断开拓出国内外市场。这是名牌示范经营、正当竞争的本质所在。坚持这样的名牌扩张战略,既可以促进竞争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又可以拉开经营档次,淘汰质量落后的企业,继而通过合适的方式,以强带弱,强强合作,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实施名牌扩张。例如九十年代以来,海尔集团利用高品位名牌进行资本运作,先后收购、兼并、合并和发展了十多个企业,成为我国家电第一品牌,堪称名牌竞争扩张的成功范例。
价格月刊   彭品志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