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中国外贸企业的名牌战略           ★★★ 【字体:
中国外贸企业的名牌战略

作者:佚名     人气:48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笔者认为,面对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外贸企业要想扩大出口,为国家多创外汇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开拓发展自己的名牌产品
  面对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面对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着二十一世纪各国经济的挑战,中国外贸企业的出路在哪里?经历了十几年的跌跌撞撞,经过了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证明:中国外贸企业要想扩大出口,为国家多创外汇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开拓发展自己的名牌产品,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取胜,才能真正起到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名牌战略是外贸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杠杆
  国际市场是一块弱肉强食之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尽管许多国家都想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发展本国经济,尽管许多企业都愿通过国际市场来扩大出口,振兴企业,但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并战胜众多对手是非常困难的。中国外贸企业多年来或喜或忧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名牌产品是市场的再造者。马克思曾说过“在一个地点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要求在另一个地点创造出它与之交换的剩余价值……。因此,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其条件是创造一个不断扩大的流通范围……,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①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企业既然创造了产品,就要创造出产品所带来的剩余价值的市场和利润,而企业要想在另一个地点创造出与之交换的剩余价值,创造一个不断扩大的流通范围,那就要依靠名牌产品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如果想再造一个市场,或者使现有的市场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补充和渗透,企业就可以通过名牌产品来实现。因为名牌除具有一般产品的功能和效用外,其有部形分如质量、功能、款式、包装等都远远优于一般产品,其延伸部分即企业在提供产品时可伴有的各种附加利益,如送货上门、安装、维修以及名牌荣誉等也远远高于非名牌产品。为此,中国外贸企业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进行生产,另一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创出自己的名牌产品——市场的可控因素,来开拓市场,巩固市场并左右市场,而不要被动地追随市场走向。
  (二)名牌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带头兵。名牌产品是为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及竞争的需要而研制的新产品,新商标,是符合市场需要的综合标志,是企业科技水平、制造水平、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一体化的体现。从经济学角度看,名牌产品应为质量稳定并能持久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具有极高的无形资产价值(“如可口可乐”商标价值为359亿美元)和巨额的企业经济效益的产品;而从社会学角度上看,名牌产品是高信誉、高服务、高文化品位和高知名度的标志。
  中国外贸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是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实现规模经营,而其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企业走实业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名牌产品策略就是实现两个转变的杠杆,是走“三化”的带头兵。外贸企业出口的产品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营、推动科技进步和加强企业管理来实现。以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为龙头,带动外贸企业进行联合、兼并,实现产业重组,其实质就是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闲置或低效用的存量资源不断地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集中,向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高和效益好的企业和产品集中。新资源也主要投向能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保证新增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讲,走名牌产品道路的过程就是淘汰非名牌产品的过程,就是实现外贸企业规模经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核心,就是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过程,为此外贸企业要想尽快形成一批世界级的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应选择名牌产品战略。    二、创名牌产品是外贸企业大势所趋

  在全球500家最大企业中,都有一个能够影响全世界的名牌。而我国还没有一家企业靠过硬的产品进入全球工业企业500强之列,称得上世界名牌的产品还没有。而从世界经济形势及世界上发达国家成功企业的成长道路来看,都存在着靠名牌来振兴企业的过程,所以说名牌产品战略,是振兴、壮大企业的有效途径,是参与国际分工,进入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和基本策略。
  (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二战后,西方国家出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前进,加速了资本的积累和生产的集中,而最重要的是促使一系列新产品的问世。为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几乎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方案对策,以期争取自己在新的国际分工与竞争中占据优势,更希望为自己在下一个世纪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努力开发研制大到“星球大战”计划、“尤里卡”计划这些名牌系统工程,小到汽车甚至饮品的名牌产品。中国经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其差距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上,中国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其距离就反映在没有好的名牌产品上。故而,我们的出口商品结构还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结构单一、缺乏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名牌拳头商品。在此形势下,我们应倡导“科技立国”的战略,积极推动贸易与科技生产相结合,开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名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全方位的主体竞争。
  (二)跨国公司的风起云涌。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跨国公司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合并,还是德国的贝特尔斯曼公司(用5亿马克)兼并了美国著名的矮脚鸡出版公司及其子公司,跨国合并、兼并的次数和成交额都在明显地增加。当今世界贸易已有70%以上是通过跨国公司组织内部交换实现的,它已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争夺世界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争夺世界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它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左右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外贸企业未来发展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是国内企业,而是国外强大的跨国公司。我们要一改目前外贸企业的经营方式,要尽快尽早创造出更多的名牌产品,利用名牌产品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并带动企业和产业重组,建立起强有力的企业集团,并以名牌产品为尖兵,带动整个企业营销竞争机制,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及一体化的挑战。当前世界经济集团和各种跨区域的经贸合作组织正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世界经济区域性集团的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必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造成贸易壁垒的加深和漫延,世界自由贸易在弱化,这对我国经济及外贸企业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增加自身的竞争与抗风险能力,我国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名牌产品,走名牌之路,来攻破不同类型的贸易壁垒。 
  三、发展中国名牌产品的战略措施
  名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需要企业各项机制的改革与完善,需要生产科研等部门的支持与协作。目前,中国名牌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寥寥无几,在国内尚处于发育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比较落后,科研开发慢,对高新技术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弱;另一方面,中国大多数专业外贸公司多年来不具备生产、科研、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几十年来一直起着一种连接两个市场和两种消费者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因此,走名牌产品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生产开发出更多的高质量产品,并把它们推向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充分的竞争,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同时,企业还要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使企业产生创名牌的内趋力,形成创名牌机制。而扭转当前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创名牌产品所处的不利局面,实现创名牌产品战略任务的最优途径,就是实现企业的实业化和集团化。

  (一)实业化战略——名牌产生的物质基础。外贸企业实业化是根据对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总结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它是符合我国国情、企业情形且能够尽快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外贸企业实业化就是要把企业生产过程和营销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具有科学性和连续性。国有外贸企业通过自有资金、筹集资金、国家贷款及联合等方式,建立起自己的实业,就会形成创名牌产品的物质基础和经营管理机制,就有了一个可以不断调整与升级的产业群体。这样外贸专业公司就可以摆脱过去传统的收购、代理等出口方式,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生产开发产品,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瞄准国际市场。一旦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加入竞争的行列,企业职工就会产生创名牌产品的意识和行为,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不但重视企业的生产、销售,而且会更重视市场的调研,新产品的开发,并大力加以宣传,使自己生产的产品不断向名牌产品靠近,向精深加工和提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真正做到“就高不就低”。企业是创名牌的主体。专业外贸公司走实业化的道路,就有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手段,就有了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依据,就有了创立名牌产品的契机;走实业化的道路,外贸专业公司才能实现(出口)产品专业化,而产品专业化已是国际上的一大潮流。企业以自己的设备、技术、人才和产品优势,专攻一端,就能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特色并成为该类产品中的强者,从而就会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并逐渐会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成为名牌产品。走实业化的道路,表面上看是对外贸企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但其实质却是要解放生产力,加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应变能力,并通过把产品推向市场去经风雨见世面,来尽快使企业改变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使外贸专业公司真正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主体。
  (二)集团化战略——名牌产生的组织摇篮。从国际国内许许多多的名牌产品来看,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德国的奔驰汽车,日本的松下电器,中国的长虹电视、春兰空调等无一不出自大的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因此,只有造就一批大型外贸企业集团,才能一改过去出口的被动局面,才能真正使自己的经营机制与国际市场环境相适应,才能有充分的实力与国外大公司、名牌产品相竞争抗衡,才能一改过去以分散经营对国外大企业规模经营、以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等非名牌产品与国外高精尖产品及名牌产品相竞争的被动局面。因此,组建外贸企业集团是中国外贸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创造中国自己名牌产品的基地和摇篮。由于一国的生产和流通必须要参加国际分工和竞争,而国际间生产和流通的竞争,实质上是各国间经济实力的较量,所以企业要增强经济实力,就得联合起来,发挥组合优势和“聚合”效应。而当今中国国有的8000余家外贸专业公司按行政区域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各地区,形成一家公司经营成百上千种商品,成百上千家公司经营同一种商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组织(结构)及对内竞争激烈,对外低价竞销的不利被动局面,加之近年来大多数外贸公司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实力不雄厚的问题,这样难以造就出外贸企业自己的名牌产品。为此组建外贸企业集团公司势在必行,这不但是改革的需要,竞争的需要,更是创名优产品的需要。

  综上,名牌产品战略是一项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它不但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还需要企业的科学操作及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从我国以往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历程上看,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各项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其仍然带有局部性和局限性。总体上说,我国的对外贸易从数量、质量和名牌上依然还没有和我国这样的大国相适应,也不能与具有许多世界名牌产品的国家如日本、南韩相媲美。因此,走名牌产品之路,是完成200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达4千亿美元任务的必要手段,是增强提高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振兴壮大外贸企业的战略选择。
当代经济研究   李建民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