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中国外贸企业的名牌战略 | |||||
作者:佚名 人气:48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笔者认为,面对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外贸企业要想扩大出口,为国家多创外汇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开拓发展自己的名牌产品 在全球500家最大企业中,都有一个能够影响全世界的名牌。而我国还没有一家企业靠过硬的产品进入全球工业企业500强之列,称得上世界名牌的产品还没有。而从世界经济形势及世界上发达国家成功企业的成长道路来看,都存在着靠名牌来振兴企业的过程,所以说名牌产品战略,是振兴、壮大企业的有效途径,是参与国际分工,进入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和基本策略。 (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二战后,西方国家出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前进,加速了资本的积累和生产的集中,而最重要的是促使一系列新产品的问世。为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几乎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方案对策,以期争取自己在新的国际分工与竞争中占据优势,更希望为自己在下一个世纪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努力开发研制大到“星球大战”计划、“尤里卡”计划这些名牌系统工程,小到汽车甚至饮品的名牌产品。中国经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其差距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上,中国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其距离就反映在没有好的名牌产品上。故而,我们的出口商品结构还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结构单一、缺乏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名牌拳头商品。在此形势下,我们应倡导“科技立国”的战略,积极推动贸易与科技生产相结合,开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名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全方位的主体竞争。 (二)跨国公司的风起云涌。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跨国公司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合并,还是德国的贝特尔斯曼公司(用5亿马克)兼并了美国著名的矮脚鸡出版公司及其子公司,跨国合并、兼并的次数和成交额都在明显地增加。当今世界贸易已有70%以上是通过跨国公司组织内部交换实现的,它已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争夺世界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争夺世界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它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左右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外贸企业未来发展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是国内企业,而是国外强大的跨国公司。我们要一改目前外贸企业的经营方式,要尽快尽早创造出更多的名牌产品,利用名牌产品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并带动企业和产业重组,建立起强有力的企业集团,并以名牌产品为尖兵,带动整个企业营销竞争机制,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及一体化的挑战。当前世界经济集团和各种跨区域的经贸合作组织正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世界经济区域性集团的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必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造成贸易壁垒的加深和漫延,世界自由贸易在弱化,这对我国经济及外贸企业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增加自身的竞争与抗风险能力,我国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名牌产品,走名牌之路,来攻破不同类型的贸易壁垒。 三、发展中国名牌产品的战略措施 名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需要企业各项机制的改革与完善,需要生产科研等部门的支持与协作。目前,中国名牌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寥寥无几,在国内尚处于发育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比较落后,科研开发慢,对高新技术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弱;另一方面,中国大多数专业外贸公司多年来不具备生产、科研、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几十年来一直起着一种连接两个市场和两种消费者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因此,走名牌产品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生产开发出更多的高质量产品,并把它们推向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充分的竞争,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同时,企业还要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使企业产生创名牌的内趋力,形成创名牌机制。而扭转当前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创名牌产品所处的不利局面,实现创名牌产品战略任务的最优途径,就是实现企业的实业化和集团化。 (一)实业化战略——名牌产生的物质基础。外贸企业实业化是根据对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总结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它是符合我国国情、企业情形且能够尽快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外贸企业实业化就是要把企业生产过程和营销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具有科学性和连续性。国有外贸企业通过自有资金、筹集资金、国家贷款及联合等方式,建立起自己的实业,就会形成创名牌产品的物质基础和经营管理机制,就有了一个可以不断调整与升级的产业群体。这样外贸专业公司就可以摆脱过去传统的收购、代理等出口方式,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生产开发产品,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瞄准国际市场。一旦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加入竞争的行列,企业职工就会产生创名牌产品的意识和行为,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不但重视企业的生产、销售,而且会更重视市场的调研,新产品的开发,并大力加以宣传,使自己生产的产品不断向名牌产品靠近,向精深加工和提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真正做到“就高不就低”。企业是创名牌的主体。专业外贸公司走实业化的道路,就有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手段,就有了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依据,就有了创立名牌产品的契机;走实业化的道路,外贸专业公司才能实现(出口)产品专业化,而产品专业化已是国际上的一大潮流。企业以自己的设备、技术、人才和产品优势,专攻一端,就能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特色并成为该类产品中的强者,从而就会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并逐渐会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成为名牌产品。走实业化的道路,表面上看是对外贸企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但其实质却是要解放生产力,加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应变能力,并通过把产品推向市场去经风雨见世面,来尽快使企业改变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使外贸专业公司真正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主体。 (二)集团化战略——名牌产生的组织摇篮。从国际国内许许多多的名牌产品来看,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德国的奔驰汽车,日本的松下电器,中国的长虹电视、春兰空调等无一不出自大的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因此,只有造就一批大型外贸企业集团,才能一改过去出口的被动局面,才能真正使自己的经营机制与国际市场环境相适应,才能有充分的实力与国外大公司、名牌产品相竞争抗衡,才能一改过去以分散经营对国外大企业规模经营、以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等非名牌产品与国外高精尖产品及名牌产品相竞争的被动局面。因此,组建外贸企业集团是中国外贸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创造中国自己名牌产品的基地和摇篮。由于一国的生产和流通必须要参加国际分工和竞争,而国际间生产和流通的竞争,实质上是各国间经济实力的较量,所以企业要增强经济实力,就得联合起来,发挥组合优势和“聚合”效应。而当今中国国有的8000余家外贸专业公司按行政区域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各地区,形成一家公司经营成百上千种商品,成百上千家公司经营同一种商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组织(结构)及对内竞争激烈,对外低价竞销的不利被动局面,加之近年来大多数外贸公司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实力不雄厚的问题,这样难以造就出外贸企业自己的名牌产品。为此组建外贸企业集团公司势在必行,这不但是改革的需要,竞争的需要,更是创名优产品的需要。 综上,名牌产品战略是一项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它不但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还需要企业的科学操作及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从我国以往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历程上看,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各项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其仍然带有局部性和局限性。总体上说,我国的对外贸易从数量、质量和名牌上依然还没有和我国这样的大国相适应,也不能与具有许多世界名牌产品的国家如日本、南韩相媲美。因此,走名牌产品之路,是完成200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达4千亿美元任务的必要手段,是增强提高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振兴壮大外贸企业的战略选择。 当代经济研究 李建民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