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崛起:中国名牌 | |||||
作者:佚名 人气:40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笔者认为,我国尚无国际公认的名牌企业,甚至也没有国际公认的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认为名牌战略事关民族工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未来的命运,因此无论政府、企业、社会,各个层面都要共同努力,并落实到科学、扎实、有效的操作上来 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公开探讨如何发展有上海特色的名牌产品。一汽、二汽、美菱、科龙、绿丹兰、玉溪等国内一大批著名企业纷纷制订了面向21世纪的名牌战略。1996年8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使驰名商标的认定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名牌战略事关民族工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未来的命运,因此无论政府、企业、社会,各个层面都要共同努力,并落实到科学、扎实、有效的操作上来。 第一,采取“反控股策略”。大企业,重要企业,赢利大的企业,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合资的时候,一般应争取由我方控股。如资金不足,需更多地利用外资,可引进多家外资,造成外资总量虽然多于内资,但就单方来说,我方仍是最大的股东。为了自己的经济起步,在一定情况下,用市场换资金、换技术也是可以的。关键是要有限度。“量化”在这里很重要。帐算清楚,心中才有数。 第二,要把“创”字放在首位。无论是合资、合作,都应该以保住、发展或创造自己的名牌为首要考虑。实行“拿来主义”,引进资金、技术、设备,都要为创造我国自己的名牌服务。引进要努力消化,即使一时不能消化,也要先把自己的牌子树起来。 第三,以“特色”对“分化”,“群体”对“统一”。同一竞争是在同一领域狭路相逢,在微观和宏观上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特色竞争不求代替他人,只求不被他人代替,既可造成较好的微观效益,也会产生较好的宏观效益。提倡特色竞争,抑制同一竞争,有助于形成企业之间互补的经济群体合力,把主要劲头对着国外市场,以回击外商的统一对外策略。为此,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加强统一和协调工作,加强我国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在对外经济交往和合作中,力求保持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平衡发展,巧妙地利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主动出击,争夺市场。 第四,加强名牌意识,造就高素质的企业群体和高素质的国民经济,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我们一定要结合经济工作的两个转变,通过企业改造,行业改组,结构改变,重组和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产业结构,提高整个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中国名牌战略的实施纳入“质量——名牌——管理——集约——效益——质量”的良性循环轨道。形成企业争创名牌,职工重视名牌,政府保护名牌,国民珍惜名牌的氛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各种挑战。 第五,利用已有的名牌商标,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商标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商标的延伸,即:将企业已有的著名商标延利到其它新产品中去。商标的延伸可以是在同一行业,也可以是一个全新的经济领域。运用商标的延伸功能,这对我国已有的名牌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手段。当然,在企业应用商标的延伸时,必须十分注意新产品的品质,再施以巧妙的商标战略与策略,否则将会损害原来著名商标的声誉,降低其价值。 第六,整顿商品流通秩序,加强对名牌商标的法律保护。一是各部门通力合作,办好国家名优商品专框和名牌商品批发市场,规范名牌评比活动,共同加强市场建设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二是简化《商标法》的注册程序,增加商标的保护内容并进行分类保护。三是给工商部门增加扣押、查封假货等权力,强化打击商标违法案件的力度。四是合理布局和增设商标事务所,充实代理人员,提高代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代理行为,提高代理效率。五是通过吸引国际客商,举办大型活动等多种方式,为中国名牌产品走向世界创造条件,以促进我国名牌市场早日建成。 地方政府管理 陈潮升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