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
|
|||||
引进外资与我国名牌的发展 | |||||
作者:佚名 人气:52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笔者认为,引进外资与我国名牌的发展并不对立,二者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利用外资的积极作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抑制外资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解决几个核心问题 二、外资对国产名牌的双重影响 名牌的延续和发展需要有宏观和微观多方面的条件,从企业来看则主要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问题,引进外资和技术已被证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利用外资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伴随资本的引进,还能利用外方的技术、人才、管理以及销售渠道。我国引进外资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利用外资可以弥补国内资金不足,加快技术进步和企业改造步伐,促进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创造民族名牌、维护和发展中国民族名牌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批新兴的、富有活力的民族名牌已经或正在外商投资企业中产生。如惠州的TCL电子集团公司,通过合资建成了年工业产值50亿元、国有资产3亿多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创出了TCL电话、TCL王牌彩电等名牌产品②。“北京JEEP”汽车、“顺美”服装、“京兰”床具等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也都是利用外资创名牌的积极成果。科学的品牌管理是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十几年来,我们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设备、还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品牌管理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使国产名牌的内在潜质得到充分发挥,有的产品甚至发展成为国际名牌。 然而,资本的国际流动涉及两方的利益。我们的目的是借鸡生蛋,而外商则为的是利润。提供资金、技术仅仅是外商的手段,其目的是打进中国市场,占领中国市场,而排挤、吞噬国产名牌是其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近些年来,外商通过合资,大量侵吞我国名牌的例子俯拾即是。一些外商以丰厚利益为诱饵,寻求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合资,将其名牌一步一步予以“吞食”,使我国原有名牌退色或流失,国内市场也渐渐被外商投资产品挤占。如天津日化四厂原有知名的“金鸡”牌(鞋油),在合资中以1000万元的价格将“金鸡”转让给合资企业,使外商轻轻松松获得了大市场份额。在饮料行业中,国产名牌北京的北冰洋、上海的正天和、沈阳的王八奇、广州的亚洲汽水、四川的天府可乐等,如今也与外商合资并换上了洋牌子。由于在引进外资中微观操作不当,致使一些国内企业成为外国大公司全球经营网络中的简单加工厂,如我国服装行业中就有一些合资企业专门从事定牌生产,虽然其商品上多标有“Made in China”,但所用商标则是国外的。我们要借鸡生蛋,就得给鸡提供必要的饲料,但这决不意味着要付出我们的商标。引进外资不等于利用外资,引进是手段,而利用才是目的。利用外资就是要充分发挥外资对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使我国的名牌商品和工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这就需要全面地认识外资的作用,客观地分析外资对我国名牌的冲击。如果企业及其上级管理部门不提高对商标的认识,对外商投资引起的市场占有、商标流失、股权分配等问题还采取不在乎的态度,那么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在外资大量流入中,我们就会依然处于不利地位。 三、在引进外资中求得国产名牌的发展 引进外资与我国名牌的发展并不对立,二者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利用外资的积极作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抑制外资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1. 增强国内企业自身的实力。名牌商标的维护和发展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它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因此,增强企业的实力,提高我国原有名牌的含金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应尽快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使国内企业能从实现利益最大化出发,想方设法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但经济运行机制这一核心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实践证明,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有赖于企业实力的增强,有赖于具有活力和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因此,必须尽快解决产权关系问题,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 2. 选择恰当的合作形式。我国与外商合作多采用合资的形式。但在合资过程中,由于有的企业领导及其主管部门领导商标意识薄弱,以及长期干扰企业发展的资金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企业在与外商接触中急于求成,忽略了对我方品牌的保护和发展。如有的企业将原有商标作价入股,有偿转让给合资企业,以这种方式合资,虽然我方可获得合资企业的股份,但不能保证原有商标的长期存在和使用。在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中,我方商标往往只被利用一个阶段,很快就会有其他商标将其取代。还有的企业将商标许可给合资企业使用,或与外商共同创建新的商标。这些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着我方商标作用的发挥,因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于我方是不利的。由上可见,合资仅仅是我方与外商合作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的或最佳的形式。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我们应积极尝试引进外资的其他形式,使我国企业在引进外资及技术的同时,牢牢把握住使用商标的主动权。 3. 对民族名牌进行适度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归根到底依赖于市场竞争。民族名牌只有经过市场竞争的考验,才可能走向国际市场。在经济的国际化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也离不开国际性投资的支持与推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还不能以完全开放的方式引进外资。因为引进外资若干年来,既没有使我国工业在出口导向工业中树立起国际形象,也未在进口替代工业领域有明显的起色,反而还丢掉了一些较有实力的名牌。从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看,市场要开放,但不能盲目准入。不加防范地敞开市场吸引外资,必然给我国发展中的工业和名牌带来被侵吞的危险。因此,在引进外资中,需要按国际通行的规则,根据我国经济的实际,有区别有重点地对一些名牌产品实施积极的保护,使我国企业特别是竞争性行业中属于幼稚性产业的企业以及对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盈利性企业尽快增强实力,提高与洋牌竞争的能力,并逐步将我国名牌打入国际市场。 [注释:①杨李炼:《我国利用外资的几点认识》,载《福建对外经贸》,1997年第1期;②马 宇:《外资会不会冲垮民族经济》,载《广东大经贸》,1996年第6期] 兰州商学院学报 赵亚平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