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形象 >> 正文
直接利用外资与保护、发展我国名牌           ★★★ 【字体:
直接利用外资与保护、发展我国名牌

作者:佚名     人气:46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本文探讨了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直接利用外资过程中,如何借助外国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发展壮大已有名牌,创立新名牌的问题
  名牌,是民间的俗称,国际上一般称之为“驰名商标”。它是企业、产品、信誉、质量、服务、市场占有率等的总和。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直接利用外资过程中,如何借助外国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发展壮大已有名牌,创立新名牌,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直接利用外资强化了我国的名牌意识,促进了经济发展
  名牌产品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名牌产品的多少,反映着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品牌率先超越国界、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而在国际市场的大较量。品牌经营已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经营手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直接利用外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资金的不足,引进了先进技术,同时也为创造名牌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与外国公司合资、合作中,进一步看清了名牌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名牌产品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从而激发了创名牌的强烈欲望。另一方面,名牌产品的发展,扩大了销售,提高了市场占有率,调动了投资者特别是外方投资者的积极性。我国惠州的TCL电子集团通过合资建成了年工业产值50亿元人民币、利税3.5亿元人民币、国有资产3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创出了TCL电话、TCL王牌彩电等名牌产品。青岛海尔集团的前身是一家集体小厂,也是通过与德国利勃海尔的合作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外合资的重庆庆铃、建设—雅马哈,广东科龙,深圳赛格、莱英达,济南考格尔等企业,也都创出了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品牌,有些产品已打入了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利用外资与保护、发展名牌并不矛盾,外资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也带来了名牌意识,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
  二、直接利用外资使用和创立名牌的主要方式
  一是利用已有国产名牌。即拥有名牌产品的内资企业利用外资增强企业经济实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名牌发展。“青岛”啤酒等就属此类情况。二是利用外资共创新名牌。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成长壮大,一批新名牌脱颖而出,如济南考格尔“国道”保温车等。三是中外方拥有的名牌通过商标许可使用协议,同时许可合资、合作企业使用。“新华”制药即属此类情况。四是借用外方名牌,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浪潮集团与日本卡西欧合资生产的“卡西欧”BP机、青岛朗讯生产的通讯设备等使用的都是外商的品牌。
  三、直接利用外资存在的不利于发展、保护国有名牌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外国品牌冲击我国名牌。中方以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商标作价入股或有偿转让给合资、合作企业,或控股外方买断中方企业商标使用权,合资企业或外方将之束之高阁或弃而不用,而投资相当数额资金倾尽全力宣传外商拥有的商标,致使国产名牌被人日渐遗忘。二是在与外商合资、合作过程中,低估甚至漏估中方无形资产,尤其是商标使用权。
  以上现象虽然主要发生在对外开放初期,但深究原因,对我们直接利用外资中保持及创立名牌不无借鉴意义。
  造成国有名牌流失的原因:一是商标意识淡薄。许多企业的主管部门、企业领导注重技术改造、提高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对著名品牌可带来巨大的附加值认识不足。有的企业甚至以为,只有厂房、设备和资金等有形资产才是企业财富,忽视了商标这一无形资产,在合资、合作时外方往往以极低的代价就取得了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二是企业领导人的短期行为。企业领导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往往注重短期效益,忽视长远利益,甚至出现了部分企业为了合资、合作不惜放弃自己的牌子而用洋牌子的情况。三是以外方商标换取资金。特别是一些老企业,历史负担沉重,设备陈旧,又无资金进行改造,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商标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名”不副实,缺乏市场效益。这些企业即使不合资、合作,本身的商标亦难实现保值、增值。在这种情况下与人谈合资、合作,外方必定强调控股,用外方的牌子“吞并”中方的牌子。四是缺乏完善的资产评估体系。我国目前的资产评估、财务制度、资本市场、外资管理等制度法规还不成熟、不完善;对无形资产尤其是对商标进行专门评估的机构寥寥无几;对商标的评估没有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评估考核指标和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评估队伍。由于以上原因,致使外商可以在合资、合作中以较小的代价,占有中方商标使用权或所有权。五是合营期限影响了企业创立名牌的积极性。合资、合作经营期限的限定及合营期满商标归属的不确定性,成为合资、合作经营期内共创名牌的不利因素。

  四、利用外资创立保护名牌,加快经济增长
  1.增强名牌意识。名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名牌产品因其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多、竞争能力强、投资回收快、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具有现代特征的经济增长点。为跻身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之列,政府和企业都要进一步强化名牌意识,为创立和保护名牌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2.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政府以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可以在创立和保护国产名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制定名牌发展战略。1996年12月国务院正式实施了《质量振兴纲要》,1997年2月国家经贸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又公布了《关于推动企业创名牌产品的若干意见》,这表明名牌工作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把名牌事业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各地方政府也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出自己的名牌发展战略,培养名牌舰队,以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二是制定产业政策,避免短期行为。各级政府可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横向考察国际上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趋势,制定出高效的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投资方向,避免盲目重复建设,以利于企业更好地创名牌、保名牌。三是实行政策倾斜,壮大已有国产名牌。对于发展前景广阔的大中型企业,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其扩大生产规模,力创系列名牌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同时,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鼓励名牌企业抓准机会,兼并、吸收一些相关企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以适应国际剧烈竞争环境,扶持大中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打响自己的牌子。四是拯救即将失去的名牌。对在合资、合作中失去的国产名牌,实施“名牌救助工程”,建立名牌救助发展基金,帮助出现暂时困难的名牌企业。其资金来源可以是:政府出一部分,企业拿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五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创国产名牌。对于消费者公认的名牌,政府应重奖对创名牌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六是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促进名牌事业发展。制定完善产品标准化法规、保护知识产权法、出口产品质量管理规定等,并使其得以有效实施。
  3.发挥企业自身保护和创立名牌的能动作用。没有名牌产品的企业,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就要作降低价格的文章。但价格的降低是要以成本的降低为前提的。而成本的降低又有许多制约条件因而皆竟有限。还应看到,现在发达国家的企业正在采用输出具有一定知名度品牌的方式,带动产品的销售,从而实现以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的目的。企业作为创立名牌的主体,应该有创立名牌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挥企业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创立发展名牌事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更要力争创立国际名牌。在利用外资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一是要有效地保护并不断发展已有国产名牌。一般情况下,对中方较有知名度的商标不宜采用所有权作价入股的方式。中方将其商标许可合资、合作企业使用或以其使用权作价出资时,应通过合资、合作企业合同、章程或其它正式协议,明确中方名牌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标准(包括商标使用费、使用该商标的生产数量、产量不足时的处理、合营企业终止后商标权的归属),防止因束之高阁或打入冷宫,而使中方名牌名存实亡或日益衰微。二是遵循平等互利原则及兼顾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方针。尚无名牌,资金、技术设备等实力不足的中方企业,可以借用外方名牌,其条件应是同时引进境外的资金、先进技术、科学的管理和通畅的外销渠道。三是积极培育新名牌。企业只有创立自己的名牌,才能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有一席之地。因此,企业要树立敢创名牌产品的信念。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了技术、人才、设备、市场和管理等优势,更有创立名牌的实力。

  4.完善商标评估制度。一是要制定有关商标评估的制度,明确商标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并使之与国际接轨。二是要培养一支既有资产评估专业知识又有商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商标评估队伍。三是建立起与国际行情相联的价格信息网络系统。
山东经济   孔德宏,王桂民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