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促销宣传,讲求规模效益,并借助法律的保护巩固产品的市场名牌地位,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名牌产品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高质、独特、领先和文化等要素的结晶。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促销宣传,讲求规模效益,并借助法律的保护巩固产品的市场名牌地位,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一、服务—名牌的催化剂 创名牌要有整体产品的概念,即产品应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层次。如满足人们收看电视节目的需求是电视机的核心功能,而不同品牌、不同品质等是电视机的形式功能,销售的服务工作是延伸功能。延伸层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具体有保修、指导、送货、安装、调试、结算方式等。一个良好的服务体系之所以能加快名牌的形成,就在于优质服务不仅能保证优质产品的正确使用,使其质量优势充分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在服务过程中企业员工通过与顾客之间的直接接触,架设起情感的桥梁,建立良好关系,进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以维系顾客。这正是当今倡导的“关系营销”的核心内涵。名牌是由自己的庞大的顾客群托起的,而优质服务正是形成这一顾客群的催化剂。小鸭集团深谙此道,他们把广阔的销售市场看作生产线的延伸,把为用户服务看作是质量管理的延伸,在狠抓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的同时,狠抓服务质量,在服务领域全方位与国际社会接轨。1995年底,小鸭集团向社会推出“超值服务工程”,为消费者提供“超越常规,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超越用户的心理期待”的全方位的亲情服务,从而赢得了顾客。 二、促销—名牌的传播机 促销是指通过人员或非人员的方法传播商品信息,强化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赢得顾客的好感和信任,进而促进商品销售的活动。促销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四种方式组合运用就形成了拉式策略(即通过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激发顾客的购买兴趣)和推式策略(即人员推销策略)。 随着市场的发育和竞争的加剧,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经营思想已经落伍,创名牌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英国经济学家格里·奥斯库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声势就没有市场。”一流的产品也要靠大力促销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一流的企业形象,逐步树立名牌的地位,形成庞大的消费者群。像康佳电器、健力宝饮料、小鸭集团、新华制药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事实上,企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时远比广告效果来得好。如康佳集团开展的为灾区、希望工程捐款,向贫困地区优惠销售等“电视扶贫”活动,使得名牌产品形象锦上添花。山东省政府有关部门也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开展“山东名牌战略采访活动”,重点宣传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经验和企业文化特色;通过组织名牌产品参加省内外的展销活动,建立“山东名牌大厦”等措施,提高了名牌产品的知名度。由此不难看出,名牌的创造和维护必须依靠科学策划的促销活动来实现。 三、法律—名牌的护身符 名牌即效益,因而侵害名牌的事例屡见不鲜,或假冒商标,或仿制商标用于劣质同种产品,或抢先注册。名牌企业把假冒伪劣现象形象地称之为“与狼共舞”。现在假冒伪劣产品到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地步。从微观的角度讲,假冒名牌伤害的是某一个品牌、某一个产品,从宏观的角度看,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利益,使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更为严重的是,它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和破坏作用。因此,全社会要重视打假工作,企业必须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名牌。其一,多方位注册,预防他人侵权。如红豆集团在35类产品商标和8类服务商标上进行了防御性注册。其二,技术保护。企业要运用《专利法》等法律保护自己。能够申请专利技术的一定要申请,以此才能享有产品的制造权、销售权、使用权和转让权等。其三,打假。运用法律武器,积极开展打假活动,既可以保护企业产品,保护消费者利益,又可以强化品牌形象,还可以获得很大的新闻价值。其四,政府支持。针对假冒名牌的不法行为,有关部门除了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法律法规外,还应拨专款,采取政企联合、跨地区联合等方式,适时组织打击假冒伪劣活动,保护名牌的权益。 四、规模经济—名牌的固本机 创名牌必须上规模。名牌产品离不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没有规模,知名度就无从谈起。如联想集团之所以能驰名世界,就因其年产计算机板卡500万块以上,成为世界五大板卡生产企业而闻名。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实现规模经营就要开展资本运营,推行联合兼并,组建企业集团,实施资产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在创建名牌基础上保持和扩大名牌影响。以康佳集团为例,近年来,康佳人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优势,灵活运用股票上市所筹集的资金,积极开展资本运营,通过联合兼并,使集团规模迅速扩大,1993、1995、1997年康佳先后调度7000多万元资金,通过合资控股方式,同时输出康佳先进的管理技术,在东北的牡丹江、西北的西安和华东的滁州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加上广东东莞的康佳电子城,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1995年康佳彩电国内市场占有率为9%,而1996年则迅速提高至13%。 在实施名牌战略中,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优势企业为核心实施资产运营,利用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不断延伸发展,既扩大了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了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又盘活了大量闲置资产,带动一批不景气的企业摆脱困境,实现低成本扩张。海尔集团从生产电动葫芦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达100亿元的大企业,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一个10多万人为之配套生产的企业集团。而海信、轻骑、青啤等企业也均以同样的方式实现了规模扩张、品牌扩张和资产扩张。名牌的市场效应促进了资产的优化组合,资产的优化组合又扩大了名牌的市场效应。山东省名牌企业兼并控股扩大规模后一般都具有以下四个方面优势:一是名牌优势,二是技术优势,三是管理优势,四是营销优势。 山东经济 董西明 王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