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策划 >> 营销渠道 >> 正文
对财产保险营销的有益探索         ★★★ 【字体:
对财产保险营销的有益探索

作者:佚名     人气:57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保险公司在主体业务受到冲击,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上,是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本文想通过工作实际来探讨这一问题。
  保险公司在主体业务受到冲击,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上,是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本文想通过工作实际来探讨这一问题。中保财产保险盘锦分公司在主体业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深化经营体制改革,“抓大不放小”,大胆引入营销机制开拓业务。1998年新设立的兴隆台区支公司营销部成立五个月来,保费收入达到480万元(人民币,下同),占8月末全市保费收入的446%,由补充业务逐渐过渡到规模业务,成为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一、 引入营销机制的起因
  1998年以来,盘锦分公司的展业环境产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保费收入大户的辽河油田,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和走私进口油的影响,不得已相继封油井近千口,成品油运量大幅削减,由此企财险和货运险业务大受影响。下属二级单位报废或停驶车辆达1113辆,直接影响保费收入445万元。四大地方骨干企业乙烯、辽化、盘化、北沥的产成品一再受低价冲击,造成严重积压,缴纳保费产生了困难。上述因素导致盘锦分公司1998年的保费缺口近千万元。
  面对这些不利因素,盘锦分公司认真贯彻总、省公司年初工作会议精神,确定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狠抓管理,稳健发展,主动竞争,强化服务,带好队伍,为保持业务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指导思想,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方面,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总经理室把目光聚焦在营销上。在盘锦开展营销,不仅仅是由于以往油田的整体业务规模掩盖了其它边缘性、分散性业务,在保险深度和密度都达到一定限度的今天,后者的重要支配作用突显了出来。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把营销作为改变展业方式,提高服务水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一块“实验田”。如果搞得好,既拓宽了业务发展空间,又为下一步机构改革、减员分流、“推墙下海”积累了经验。
  吸取以前搞营销两起两落的教训,盘锦分公司这次把营销部设置在分散业务潜力大的兴隆台区,并把住建章立制、严进严出、强化管理、稳定队伍等关口,使营销工作真正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 营销业务的主要做法
  (一)制度立司,规范立业。营销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年龄、资历参差不齐,要想保证营销业务开好头,起好步,必须出台一系列宽严有度、奖惩有据的制度措施做保证。盘锦分公司参考兄弟公司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拟定了《业务员管理办法》、《业务质量考核办法》、《佣金发放办法》、《奖惩办法》、《考核晋升及待遇办法》、《做好保险服务遵守职业道德的规定》等项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严明的制度、规范的纪律,使许多刚刚接触保险业务的营销员从中感受到中保财险公司的实力、信誉、服务等诸多优势,逐渐养成了勤奋、务实、向上的团队精神。
  (二)四处开发,八方生财。在业务主攻方向上,市公司为营销部规定了“内不与同事搞内耗,外不作对手已保业务”的策略,以分散型、竞争性的业务为主。比如车辆险主要承保社会零散车辆,企财险主要承保个体私营企业、小型集体企业及油田三产企业,家财险主要承保短期家财和长效储金险等等。1998年正逢全省统一强制淘汰老旧、报废出租车,营销部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大打承保新上线出租车的攻坚战,收到了显著成效。到8月末共承保892辆,约占全市新上线车的1/3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油田车辆掉户的缺口。
  (三)激励机制,竞争氛围。营销员收入实行佣金制,按绩计酬,多劳多得。综合佣金比例按保费收入的11%提取,收入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让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工作潜能充分体现在保费业绩上。在员工职务晋升上,实行按个人业绩、管理能力、推荐新人、全科(部)完成指标等项考核,从见习业务员逐级晋升为业务员、业务科长、业务部长、业务经理,分别享受不同的内部职级待遇,能者上,庸者让,差者下。营销部每月还评选业务能手、万元以上先进科,授予金、银、铜牌奖。

   (四)教育领先,福利保障。营销部现有43人,其中公司派去的管理人员4人。这4位同志政治觉悟、业务水平都较高,分别安排到经理、理赔、会计等重要岗位,“能人下海”真正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他们通过每天一次的晨会、每周一次的夕会和经常性训导,对营销员进行思想品德、社会公德、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使营销员克服雇佣思想,树立“我是中保财险人”的主人翁责任感,弘扬“忠诚服务,笃守信誉”的优良传统,把“爱财险,做主人”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福利保障上,给每个营销员办理雇主责任险,另外每收取15万元保费,奖励50元的养老保险,令营销员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在理赔服务上充分体现了出来。新个体车出险频率较高,理赔工作量很大,而营销员们都能细心、热心、诚心帮助保户。按区公司授予的理赔权限,3000元以下的赔案当场结案赔付,财险营销的声誉在司机和车主中广为传扬。某个体车司机的车连续两次出险,都得到及时理赔,他深受感动,自费为营销部做起了车体广告。
  三、 发人深省的启示
  营销触动了传统的直接展业加行政干预方式,在保险深度与密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辽宁,成为深入拓展业务的一条新途径。盘锦营销的成功至少带给我们三点有益的启示:  
  (一)营销引发了“边缘效应”。计划经济时期的保险公司喜欢做团体业务、大宗业务,对非公有制的、分散的、微小的业务不屑一顾,其保守僵化的运作体制也束缚了公司寻找新的业务生机。而营销追求走街串巷,供需见面,保额不厌小,保费不嫌少,积沙成塔,聚腋成裘,把边边角角的“蛋糕”甚至“蛋糕渣”都拣了起来,最终做成了“大蛋糕”,这是今后不可忽视的新的业务增长点。在行业结构简单、经济效益差的盘锦市,营销尚有如此天地,其它一些行业门类齐全、中小企业众多、个体私营经济发达的城市,更没有理由忽视营销,拒绝营销。
  (二)营销激活了“一潭静水”。营销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经营体制,它对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也造成了冲击,为1999年实行精简机构、减员分流、“推墙下海”奠定了基础。精简与营销相结合,能较好地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对革除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机构臃肿、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的弊端,焕发新的活力大有益处。鼓励并推动一部分内部员工走上营销岗位,应该值得肯定与提倡。
  (三)营销丰富了“三点战略”。在各主要险种积极推进支撑点、增长点、突破点的“三点战略”,已成为辽宁财险公司的业务指导思想之一。但在实践中,有的公司往往只重视支撑点,而忽略了增长点、突破点,抓大忘了小,抓新不理旧,结果是新阵地未开,老保户不保。营销以比直销低得多的业务费用,采取拾遗补缺的业务手段,在各主要险种全面出击,保证了支撑点的主体地位和一定的发展速度,对抵消“突变性事件”的负面影响做到了有备无患。某一营销险种如能迅速成熟,对整体业务发展还能起到突破点的作用,增强了公司的发展后劲。
  盘锦营销发展到现在,只是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应加速补充新生力量,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尚不足,缺少销售方便的定额保单,各项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等。然而盘锦分公司认准了营销这条路,只要勤于实践一定会不断提高营销水平。1999年,他们打算推选更多的能人下海,将营销业务独立出来,单独核算,并在全市推广,使营销这一新生事物真正成为规模险种。


保险研究   刘凤奎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