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公路、航运和海运等运输方式的突飞猛近发展,铁路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并已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为此,铁路系统一定要树立营销观念,深入开展客货营销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强铁路与其它运输方式的竞争能力,不断拓展铁路的生存空间。 一、切实转变观念,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在客货营销实践中,必须树立以旅客、货主需求为核心的观念,要从市场的需求出发,以需定产,以满足市场需要的原则来指导和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要彻底改变以往的“坐商”习气,改“等客货上门”为主动出击,努力吸引客、货源,与此同时,精心培育“拳头”产品,树立起“精品列车”形象。如开行“五定班列”、“朝发夕至”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等,均是从旅客、货主角度出发,为旅客、货主着想,受到了旅客、货主的好评,铁路经济效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二、认真研究运输市场发展形势,灵活确立客货营销战略 运输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必须采取与之相应的营销策略。相对而言,对于大宗货物运输市场和中长途客运市场,需进一步扩大运输能力,努力从数量上满足市场需求,靠信誉稳住基本市场;而对于竞争激烈、动态性强的不稳定的运输市场,则需格外注意研究营销方式和策略,满足旅客、货主对于快捷、经济、便利、安全、舒适等方面的要求,以灵活的机制取胜;对于尚未涉及或尚待开发的运输市场,则需加强市场调查,加强市场自我推销,主动开展上门服务,以特色服务和高人一筹的运输产品吸引对铁路比较陌生的旅客货主。 三、强化营销手段,确保实现营销目标 必须改革货运计划和承运服务方式,逐步实现货运清车“随时清车,随时受理审批”,使货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清车发货;对于那些运量大、货源充足、信誉好的大企业,铁路应与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运输伙伴关系,实行承诺运输服务方式,牢牢拴住大宗货源、长距离货源及高附加值货源。同时,应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要加大运行图编制管理的改革力度,大力推行计算机技术,提高编图质量,缩短编图周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输市场需求。 加快电子售票网络系统建设,不断强化客票销售管理,真正实现联网售票,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购票,从而达到吸引客流的目的。 尽可能地实行灵活的价格机制。在不突破国家和部有关政策的前提下,以保证运输进款收入不受损失为原则,适时调整整体收费标准,一定程度上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运力保障机制。车、机、工、电、辆部门应相互协调,紧密配合,逐步建立起强有力的运力保障系统,保证客货营销目标顺利实现。 中国改革<1998.05> 王博,尹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