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策划 >> 营销渠道 >> 正文
就汕头市大型零售商场现状提几点建议         ★★★ 【字体:
就汕头市大型零售商场现状提几点建议

作者:佚名     人气:76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本文主要介绍了汕头市大型零售商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大型商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大型商场建设和发展的几点建议
  汕头是经济特区,商业向来较发达,但大型商场却很少,1993年以前,只有一家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场。近几年,兴建大型商场之风也吹到汕头市,继免税商场建成开业之后,1996、1997两年相继出现南大友谊等6家大型百货零售商场。这些商场的建成开业,对改善汕头市的购物环境,繁荣特区经济,起到很好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目前大型商场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汕头市目前大型商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如何发展谈几点建议。
  一、大型商场基本情况
  汕头市区现有超5000平方米的大型百货零售商场8家(不含潮阳市一家),建筑面积9.22万平方米。另外,还有5家过去在我市算为大型的、建筑面积分别 在 2000—5000平方米的国有百货零售商场。以上8家超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场,除利鸿基时代商城外,其余7家都位于新区范围内,装修相当高档,如南大友谊、免税商场、明珠广场都堪称粤东一流,有的甚至是省内一流。这些商场经营范围基本都是服装、皮具、化妆品、百货、食品等;经营形式则有几种类型,一种是专业市场式的,整个商场由物业所有者分为若干档位对外招商,由小业主进场开店,物业所有者在收取租金和管理费的同时,也搞一些促销活动,营造购物气氛;一种是百货公司式的,由商场统一经营,虽然其中有小部分出租给经营者,但仍执行统一收款、统一工作服、统一促销的制度,对外维持整个商场的整体形象;另一种则是仓储式自选商场,如正大万客隆;再一种是以原商场的柜组商场为单位,由内部职工承包经营,这一类是原来一些国有商场的做法。
  目前,已开业的大商场,都在相当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相对平淡的市场环境中奋力拼搏,寻找生存的空间和自己的市场定位,培育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
  二、大型商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就目前的情况看,当前汕头大型商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萎缩,销售额迟滞不前,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造成利润不断减少,有的已经亏损,与原来投资的初衷相去甚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被动局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网点过多,竞争激烈,购买力分流。1996年底,汕头市区建区面积是88 8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人,拥有各类商业网点2 65万个,平均每千人拥有网点25个。至1997年底市区有大型百货零售商场8个,面积9 22万平方米,每千人拥有大型零售商场面积87平方米。而广州市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面积为39平方米,就称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那么汕头市达到87平方米,又是什么样的概念?
  社会的购买力是相对固定的,况且汕头市区没有很多的流动人口,尤其缺乏旅游者购物。因此,可以说在汕头市的零售业多开一家店,就等于多切走一块“蛋糕”,多分流一份购买力。尽管近年全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都超过20%的速度递增,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但在如此分流的情况下,单体商店的销售肯定是很难增长的。
  (二)买方市场形成,消费心理成熟。据国内贸易部的最新调查,在613种日用工业消费中,98. 4%属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是预料之中事。不仅有经济成份之间的竞争,还有经营业态之间的竞争,个体与国有争,外资与内资争,专卖店与大商场争,仓储式与超市争,连锁店与小商店争等等。各自为了保住自己的一份“蛋糕”,纷纷亮出自己的“招数”吸引顾客,有的抢地头,有的削价格,有的优化服务,有的美化环境……各种各样,举不胜举。但有趣的是,越是如此削价,越是如此促销,顾客购物的心理越是从容淡定,有了众多选择,消费反而谨慎。现在的顾客,普遍的购物行为是,买日常用品、食品的,求近、求方便、求便宜;买大件商品的,货比三家,比质量、比价格,专业市场、专卖店、大商场等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对象。因此,大商场如果没有独特的优势,是不会轻易被消费者“入选”的。

  (三)一些大商场缺乏新体制、新观念,缺乏经济实力、人才实力,很难在竞争中取胜。汕头市目前这些大商场,经济成份不同,经营体制也不同。国有大商场机制比较陈旧,要推行一项新制度非常艰难,未能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况且经济实力非常薄弱,自有资产严重不足,根本没有能力扩大经营或重新装修,更没有实力与外资大商场相抗衡。现在几家国有大商场,绝大多数已将整座大楼划成多个柜组,由内部职工承包,商场失去整体优势,而承包者也因为经营状况不良而拖欠承包费,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在经营观念方面,汕头市可能受人才、地域等的限制,经营特色、促销手段未能体现全新的经营理念,与广州、武汉、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商场有很大区别,未能造成更丰富多采的效应。
  (四)流通秩序不规范、竞争不公平现象使大商场的发展受到影响。大型商场各项制度比较完善,也为了维护自身的信誉,必须按照正常渠道进货、结算,必须保证商品质量,必须按章纳税、守法经营。而小商店或个体户在这些方面都比大商场灵活,因此,可以压低成本,赢得价格优势。  
  三、对大型商场建设和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对大商场的建设,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实行“准生证”制度。市场经济不是无序经济,市场竞争应该有序竞争。目前汕头市大商场的建设已经基本饱和,不能再任其发展。日本名店“吉之岛”百货公司认为,城市每20万人口,就应该有一个大型百货店,而汕头市区目前如果不含南区,只有82万人口,却有8家超5000平方米的大型百货商场,因此不能再盲目上新项目。汕头市在1997年11月中旬至12月末1个月的时间,就开了3家分别为18万、13万和06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场,这不是明智之举。建议汕头市政府今后对大型商场的建设,不管投资对象是谁,都要严格审批。如果不是很有优势,很有特色,就不要再上新项目,避免重复建设,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同业态竞争。
  (二)大型商场自身要准确定位,突出特色,优化服务,强化管理,提高竞争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型商场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奋起应变。首先,要走出观念的误区,调整预期回报率。在目前整个消费品市场并不乐观的形势下,大型商场要求很高的回报率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投资者和经营者都要清醒的认识,切忌把目标定得太高,否则将会“欲速则不达”。其次要真正面对市场,认真研究目前汕头市民以及商场相对固定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状况、消费需求方向及爱好等,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并突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切忌人有我有、人多我多那种落入俗套、毫无特色的经营,从而避开与对手在同一环境、同一档次、同一种类的竞争。另外是要摒弃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模式,吸收外资企业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有条件可以扩大其他经营项目,让商场的功能更加配套完善。如汕头南大友谊商厦,尚有两层楼没有利用,可以从儿童娱乐和餐饮方面动脑筋,发掘新的增长点。力求通过软硬设施的逐步改善,向消费者提供一个全面服务的场所,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达到吸引顾客,增加销售的目的。

  (三)要创新营销策略,寻找经营新路。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商场只有追求着着创新,才能寻求发展。因此,在营销策略方面,要有新意、新招。如利用大商场良好的场地,宣传企业文化,开展各类主题促销活动;利用商场良好的信誉,与生产厂家合作,生产商场品牌的优质产品,如服装、食品等;也可以利用老商业的人才和渠道,到农村去,和当地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合作,把城市的商场办到乡镇去,携手开拓农村市场。
  (四)要重视商业人才的选择和培养,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自认为汕头人精明,会做生意,职工不需要高学历,这是汕头市大中型商场乃至整个汕头流通产业存在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实际上,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没有出色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一切经营策略、促销策略、市场定位、乃至商品陈列,都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因此,汕头市的大商场,应该把人才的选择和培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特别是国有大商场,在顾及职工队伍稳定的同时,要适当补充新鲜血液,大胆地把高学历的人才吸收到商业队伍中来,逐步提高整体队伍的素质。这种举措,将会带来各个方面的良好效应。
商业经济文荟   谢也苍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