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河南省零售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宏观调控乏力,商战在低水平层次上战火不息;商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企业负担沉重,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等等。为了进一步加快零售商业的发展,必须从前期的“裂变”走向“聚变”,建立集贸易、金融、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商社,并进一步与海外零售公司联姻,壮大实力,走向国际市场 “八五”期间,我省零售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递增,商业网点布局渐趋合理,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但就总体水平来看,零售商业组织形态落后,效益持续下滑,低水平扩张态势依然突出。为了重振零售商业雄风,我省应尽快出台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在汲取国外零售商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组建中外合资零售商业,走出一条零售商业改造的新路子。 一、我省零售商业的现状及绩效评估 1990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4亿元,位居全国第9位,199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02亿元,位次仍为第9位,四年间零售商业可谓保级成功。但经济效益却逐年滑坡:1993年我省批发零售利润总额亏损28458万元,1994年则高达32841万元,亏损额增长15. 4%。 零售商业的发展滞后,细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所致: 一是宏观调控缺乏力度。以郑州市为例,发展商贸城实属明智之举,有关部门本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省情、市情找出自身优势,进而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发展战略。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商贸城规划粗线条痕迹明显,短期行为严重。因为商贸城并非只是豪华商场的简单组合,商场只是其中的骨架,贸易和流通才是其血脉。为了招徕顾客,商家攀豪华、竞档次,经营成本扶摇剧升,导致失去价格优势;无休止商战和低水平竞争,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底气与活力,进而造成了资源配置的趋同与商业结构的扭曲。 二是商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近几年,我省国有商业流动资金中自有资金与银行贷款的比例逐年下降。1992年,我省国有商业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6. 72%,大大低于银行要求的30%的水平。企业几乎完全靠银行贷款,甚至高息拆借资金维持正常经营。巨额的债务和利息,对于本来就不景气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是商业企业社会负担沉重。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国有商业的离退休职工越来越多,工资、医疗费用和各种补贴不断增加,已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许多企业不得不以挤占流动资金或举债的方式来弥补这一块支出的不足。另外,名目繁多的摊派、收费、集资、赞助和罚款,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难度。 二、兴办合资零售商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纵观发达国家零售商业的发展轨迹,从传统百货商店、超市、连锁店到大型购物中心,零售商业已走完了“三部曲”。这“三部曲”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形态嬗变,而是昭示着零售商业三次革命的成功终结。为了确保零售商业的快速发展,我省应尽快组建中外合资、合作连锁商业公司,进而向国际标准化靠拢,发展跨国的连锁商业组织。 1.从“裂变”走向“聚变”,建立集贸易、金融、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商社。与国外连锁公司或零售商业集团联姻,决非一厢情愿之事。家底实力雄厚,才能招致“凤凰”。当前我省零售商业应从“裂变”走向“聚变”,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商业股份制集团。在具体操作上,应以资产为纽带,建立和完善母子公司体制,并积极争取国有资产的授权管理。通过投资、参股等手段,以华联、紫荆山等大型零售商场为龙头,纵向渗透到生产环节,进而形成集贸易、金融、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商社。 2.主动与海外零售公司攀姻联亲,通过嫁接改造,增强自身实力,走国际化经营之路。组建综合商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即使综合商社近期难以组建,我省的零售商业也应及早与海外公司联姻。从综合分析来看,美国的沃尔马特公司应是理想的合作伙伴。目前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公司,1995年销售额为1000亿美元,在美国有1800家连锁店。最近,美国的沃尔马特公司已传递出进军中国市场的信息,有关部门应抓住这一契机,尽快组团赴美考察,洽谈兴办合资零售商业事宜。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合资后的硬软件系统建设费用由双方按比例分担。我方每年为沃尔马特的配货中心优先供货,沃尔马特公司也应为合资连锁商业公司的海外拓展提供便利。 3.合资合作连锁商业的规范化管理与运作。合资合作零售商业,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适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现阶段的规范化是指几个“统一”,包括统一店名,统一店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培训、统一广告、统一信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核算、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和统一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 4.从“聚变”再走向“裂变”,进行业态分流,建立国内连锁网络。合资零售商业可发挥自己的技术、服务设施以及仓储等优势,并以此为纽带,通过兼并、合并等形式,促进和带动中小零售商业的联合,催生出以大店为中心的连锁网络。在推广连锁经营的同时,一定要同经营形式的多样化结合起来,进行业态分流,在省内外选、建一批超市、折扣店、专业店、便民店以及货仓式商店、无店铺销售等,为推进连锁化商业铺平道路。 5.合资零售商业应积极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建立连锁分店,实行跨国经营。我省合资零售商业俟国内连锁网络初具雏形后,应积极向海外市场渗透。可以在中东、拉美、南非等地建立连锁分店,利用东道国的资金和资源再搞合资、独资或合作连锁店,密结市场销售网络。 6.与外贸公司结盟,确保我省外贸出口再上一个新台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外合资零售商业享有进出口权。譬如,美国的沃尔马特连锁公司每年需要从中国购买6亿美元的服装、丝绸和日用品,而过去我省的产品份额较少。如果合资零售商业早日组建的话,我方就可借雄厚资金和国内供货的优势条件,堂而皇之地向其连锁总部配货中心供货。这样就能绕过中间商、批发商,赚取更多的外汇。 三、组建合资零售商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组建中外合资零售商业,要考虑到我省的现实条件。应综合考虑生产力发展水平、市场环境、消费方式、体制条件以及各行各业的不同经营特点,坚持因地区、因行业、因企业制宜,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目前,组建合资商业的重点应放在郑州市,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下指标,以免把好事办坏。 2.发展中外合资零售商业应采取政策扶持与企业的自我发展相结合。组建中外合资零售商业,是我省流通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还需要有关部门采取切实具体的措施,支持连锁商业的发展。譬如,金融部门可设立专项贷款资金,或实行低息贷款、优先贷款;工商部门在合营零售商业的注册登记方面,应简便手续、优先注册;城建部门在老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规划上,对合资零售商业的连锁网点设置应予以合理安排。 3.谨慎地选好合资伙伴,政策界限要泾渭分明。是选择美国的沃尔马特连锁公司还是选择欧洲的零售集团,只能以双方的磋商效果而定。合资协议既要符合国际惯例,也要与国家的内外贸政策相吻合,政策的优惠和倾斜应当适度,决不能拿原则做交易。在周密论证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合资双方应就商品内外销比例、市场网络的组建方式以及营销策略等具体事项,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胡建华 任红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