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上存在的问题很多,原因也很复杂。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湖北省襄樊市为了搞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数据,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农业生产者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的总和,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用于满足他们生活需要和公共消费需要的情况,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但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上存在的问题很多,原因也很复杂,主要有: 1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商品流通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经济成分复杂化、经营方式灵活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统计对象愈来愈多,统计难度愈来愈大,贸易统计工作量成十倍、几十部的增加,而贸易统计改革相对滞后,统计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随着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被大量精简,有的企业已经没有统计人员了,统计基础资料和基础工作受到很大削弱,加上许多企业不景气,职工(包括统计人员)拿不到或拿不全工资,也无心认真工作了,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受到直接冲击。 3.企业内部的租赁、买断、抵押承包等多种承包形式的推广实施,一切向钱看,什么赚钱就经营什么,承包人存在“我只要按时上交了承包费,你(指企业)其它什么都不要管我了”的思想,企业统计对承包体缺乏约束制衡机制,企业内部核算资料无从搜集,这在大中型企业已不鲜见,更不用说小企业了。 4.抽样调查难以开展。目前许多地方对小型企业开展了抽样调查工作,但样本代表性存在较大的问题,即使样本有充分的代表性,也因样本单位的关停并转不断发生需及时更换调整样本单位,再退一步说,即使样本有一定的稳定性,而样本单位是小型企业,有的企业只有两、三个人,大多没有统计人员,有的连帐都没有,购销数字只有经理一个人清楚,经理又三天两头不在家,即使在家也不愿报报表,说真话。你找谁要报表去?要来的数字又有多大的准头?只有天知道。还有个体商业、餐饮业抽样,以及农民零售额抽样,这抽样、那抽样,国家又没有给抽样调查必要的调查人员、经费、条件保障,让地方统计局如何做这无米之炊! 5.国家统计报表和部门统计报表存在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比如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原来可以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个体工商户基本情况月报、私营经济基本情况月报和集市贸易成交额月报中有关指标加工计算,在这些月报中还单独设有“零售额”指标,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化,这些报表工商部门由月报改为季报,现在只需报送半年报和年报工,报表中还取消了“零售额”指标,而政府统计部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报则是几十年一贯制,这些月度资料根本无从搜集。再如制造业零售额和其他行业零售额,贸易统计专业要向非商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布置、收集报表,而这些部门和企业不愿接受这些报表任务,有的根本就不买帐,让贸易统计人员感到头痛,用他们的话说叫做“吃自己的饭,种别人的田”。国家何不作些协调呢?比如制造业零售额可在工业专业统计“产销存报表”中销售项下增设“消费品零售额”必报指标,而不是作为附报资料,这个问题不就容易解决了吗? 为了搞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数据,我市在现有的条件下,想了一些办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摸清调查总体单位底数。摸清调查单位底数,是搞好调查数据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但要摸清底数,工作难度是很大的,就说贸易、餐饮企业、活动单位个数吧,原有的国有商业单位不断变化,其他各行各业兴办的商业、餐饮单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还不说有可能发生零售业务的工业、农业生产组织、其他行业单位底数。要摸清底数,真是难于上青天。我市在每年年报中,都尽了最大努力,从工商等有关部门掌握基本情况,向各单位布置、收集101表,年报结束后又以文件形式印发贸易、餐饮企业(单位)所属行业、企业规模的认定,平时月报当中,我们注意了解贸易、餐饮单位的变化动态,给新增单位及时布置落实报表任务。 2.规范数据来源和估算方法。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难度愈来愈大,有的指标根本没有数据来源,如个体私营零售额、农业生产者零售额、工业、其他行业零售额等,政府统计部门只能根据平时掌握、积累的情况和资料加以估算,用他们的话说叫做“能把表搞出来,就很不错了,还这质量,那质量,到哪搞去”。我市在规范、理顺数据来源和报送渠道方面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比如制造业、其他行业零售额我们基本上还在坚持层层布置、全面统计的制度,再如对农民对城镇居民零售额数字,我们除了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上报数字外,还结合城市住户调查中“从集市购买”资料和农村住户调查中“出售农副产品收入”资料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农对非数字。 3.加强分析和研究,尽可能剔除重复性统计因素。在现实统计实践中,由于零售额数据来源的多样性,使得数据之间衔接不够,各行业零售额之间确实存在重复统计的情况。我市在消除重复统计因素中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对工业企业兴办的门市部、经销部、商店等销售单位,我们规定,以销售外采商品为主(指销售外采商品占销售总额50%以上),且同时具备产业活动单位3个条件的,作为贸易业活动单位统计,其余单位作为工业统计,所发生的零售额归在制造业零售额统计。对餐饮业零售额我们规定餐饮业在集贸市场上经营,凡注册登记办有餐饮业营业执照的餐饮业所发生的营业额作为餐饮业零售额统计,至于未办理营业执照的餐饮业游散摊点,目前确实没有好的统计方法。关于农业生产者零售额与个体商业零售额之间的重复统计问题,我们的处理办法基本上和餐饮业与农业生产者零售额处理办法一样。 4.加强结构分析,制止虚报浮夸,提高数据质量。我市在平时工作当中,虽然注意了结构数据分析判断,对有些增幅较大的数据,如个体、私营零售额和某些单位的零售额,我们都进行了查询和调减,但由于掌握的情况和调减的理由不足,难以叫人心服口服。对于盲目攀比和虚报浮夸,我们今年连续发了几个通知和通报,并且调减了有些县(市)的数据,如我们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全省贸易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提出“今后的月报、季报上报前,必须与去年同期数相比较,看是否有出入,是否符合当前的经济运行形势,尤其是当月增幅超过8 5%,累计增幅超过10%的,必须同时提交详细的书面材料,列出各基层单位的对比数字,说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原因。 统计与决策 贾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