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分析网络经济时代特点基础上指出协作型竞争作为高级竞争形态产生的必然性;在波特的5Fs竞争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协作型竞争的7Fs竞争模型;结合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特性分析企业如何实施协作型竞争战略。 随着Internet在1994年商业化以来,Internet的发展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网络用户数量几乎每年增长一倍,网上交易额也是指数倍增长,预计到2003年就可以达到1.3兆亿美元,这一切预示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伴随着Internet发展,许多传统优势企业忽然一夜之间丧失了传统优势,许多新兴小企业一夜之间忽然变成巨人,这一切都是Internet给网络经济时代带来的颠覆,它改变了传统市场游戏规则,也改变着传统的竞争规则。Internet的高速发展迫使许多企业改变着传统已经获得成功战争式竞争方式,转而寻求合作伙伴在共同承担风险同时求得共同发展,协作型竞争将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新竞争形态。 一、网络时代的协作型竞争演进 自从80年代波特教授系统阐述和分析了竞争战略以来,竞争战略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基本游戏规则也是保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特征。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主要是资本竞争、资源竞争,谁拥有更多资本、更多资源,谁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只能被一个人独占拥有和使用,因此工业经济时代的竞争是战争型竞争,有人干脆把商场比做战场,在商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结果经常是两败俱伤,如我国经常爆发的价格战。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游戏规则经常是大鱼吃小鱼和弱肉强食,中小企业只能在市场缝隙中寻求生存和发展。 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特别是Internet作为一种“十倍速”力量,它改变了市场运作形态,改变了市场竞争游戏规则。Internet作为一种自由的、开放的、平等的和近似免费的信息传输和双向沟通渠道,它突破了信息沟通的时空障碍和技术障碍,使得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个人,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可以平等自由利用Internet与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或者企业进行沟通。Internet这些基本特性使得网络经济时代呈现出以下特点,而且它们推动着协作型竞争发展。 1.知识性。网络作为信息沟通渠道,它是知识传播、交流的最快捷的“超导”,它快速推动着我们所处的工业经济时代向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网络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在网络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重点不再是资本竞争、工业资源竞争,转而对人才竞争、知识创新的竞争。知识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它不再是稀缺的,它的使用不但不会减少知识,反而会增加知识产品,知识可以作为一种共享品,而且这种共享品通过消费和使用后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知识产品。知识这一特性使得企业进行合作成为可能,而且可以实现“Win-Win”的双赢模式发展。 2.10倍速。Internet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它可以帮助企业拓展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Internet正以“10倍速”力量推动着网络经济时代发展,因此速度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关键,这一切都是单独的一个企业无法控制的,企业只有与通过寻求与其它企业合作和共同发展,才能稳妥搭上以“10倍速”力量推动的快速增长的网络经济时代的列车。 3.平等性。Internet的快速增长和涌现出的新机遇和新市场,改变着传统企业强弱力量对比。一些传统占优势的企业在网络时代将自动丧失优势,一些新兴小企业凭借网络得以快速成长,而且以巨大力量破坏着传统的市场结构。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无论大小都可以在快速增长的网络经济把握机遇寻求发展,因此对一些传统优势的大企业如果想在网络经济时代能寻求快速发展,与一些小企业进行合作是理智的选择。 4.虚拟性。由于Internet可以跨越时空进行信息沟通,因此企业可以低成本凭借Internet实现虚拟运作,将一些企业自己不擅长或者不经济的功能进行外包,从而企业可以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最大限度树立起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优势。企业虚拟运作必须寻求一些关系紧密的合作伙伴,并与它们建立协作关系。 网络的这些特点使得企业的协作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是必要的选择。协作型竞争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战争型竞争,它寻求的是双赢发展模式,强调通过协作和知识共享寻求更大发展机遇,目标是拓展新的市场商机并共同承担风险。而战争型竞争模式,强调的是黑白竞争和资源控制,目标是抢夺市场份额和控制市场。 二、协作型竞争模型分析 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战略模型,并且提出了如何采取成本领先、差异化、聚集战略抵抗这五种竞争力量威胁。布兰登伯格和奈勒鲍夫对其进行修正,提出了第六种力量协力者,主要是指与企业合作为顾客提供服务的企业,如生产硬件企业需要软件企业协作才能使电脑发挥作用,硬件企业和软件企业就是协力者。波特教授的5Fs模型适应的是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战争型竞争需要,帮助企业分析如何在激烈竞争环境中采取有效竞争手段保持或者占领市场份额。企业协作型竞争仍然要面对传统五种竞争力量威胁,但重点从过去的你死我活的黑白竞争转为协作竞争,实现的是双赢式发展。协作型竞争模型如下:
七种竞争力量的协作型竞争模型(7Fs) 上面模型中的七种力量,根据与企业业务关系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威胁者、合作者和同盟者。(1)威胁者。在面对传统五种竞争力量时,网络时代的协作型竞争的重点是如何寻求合作发展,在合作发展过程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共同把市场做大寻求新的商机。在这五种力量中,其中新入侵者、现有竞争和新产品或者服务都是企业的威胁者。由于它们与企业的处于对抗性竞争状态,因此与它们寻求协作型竞争时,主要是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寻求合作发展机会,共同培育和拓展新的市场,在把市场份额做大基础上获取自己的竞争利益,降低进入新市场的风险和开发新产品的风险,最大限度实现竞争双方在合作期内的双赢发展。(2)合作者。对于企业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顾客或者消费者,它们是企业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合作者。因此,企业可通过与它们的合作来共同发展,共同提升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和整体竞争力,通过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利益共享来实现双赢发展模式。(3)同盟者。网络时代的协作型竞争还必须重视与产品互补的第六种力量----协力者和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第七种力量----联盟者,这两种新的力量都是企业协作发展重要力量。企业通过与它们的协作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发挥双方互补优势共同拓展商机和占领市场份额,实现市场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和优势互补的双赢发展模式。 协作型竞争并不是说消除竞争,相反它要求企业更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协作型竞争是通过协作实现竞争双方的双赢发展,在共同扩大市场规模的基础上获取企业自己的市场份额,最大限度降低市场风险。一个企业要与其它企业进行协作发展,必须有自己独到的核心竞争能力,否则可能被排斥在合作阵营之外,因为企业之间进行协作寻求的是双赢发展和互惠互利的。因此,协作型竞争对参与协作的企业要求更高,只要那些拥有独特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才可能进入协作竞争阵营,对于那些排斥在协作竞争阵营之外企业要寻求发展就更为困难。在协作型竞争时代,企业必须尽快培养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人才是关键,企业的规模和产值大小不再是衡量企业强弱的标准。 三、网络时代的企业协作型竞争战略 网络作为一种“10倍速”力量,它改变着市场竞争游戏规则。协作型竞争作为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新型的竞争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和重视,许多企业纷纷寻求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最大限度降低市场风险,努力不被新兴的市场抛弃。企业实施协作型竞争战略,首先是要识别企业相关的七种力量,分析它们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分析这七种力量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和机遇,找出同它们合作的基础和理由,同时分析合作带来机遇和威胁;最后,在权衡合作带来的机遇与威胁基础上,采取适当形式与潜在合作者建立合作关系,并保持和发展这种关系,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下面将结合网络经济时代特点,具体分析七种力量给企业带来的威胁与机遇,企业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合作。 1.现有的竞争者。作为企业市场份额直接竞争者,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主要竞争对手,也是战争型竞争分析重点,企业市场营销目的主要是采取有效营销手段来维持和抢占市场份额。在网络时代,由于产品的更新周期加快,市场竞争速度加快,同时新的市场和机遇纷纷涌现,许多新兴市场有待开拓。随着产品知识和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企业单独开拓市场和开发新产品的风险加大,一个企业很难单独承担开发风险,这时企业与现有竞争者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来降低风险。如IBM为降低开发OS/2操作系统风险,寻求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发操作系统软件。因此,企业与威胁者进行合作主要是一种松散型的技术联盟和合作,主要目的是降低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的风险,这种联盟一旦产品开发成功或者新市场启动,它就自然解体。如Motorala公司为开发新的CPU芯片,曾经联合是竞争对手的Apple公司、IBM公司和HP公司共同参与,当产品成功后就自行解体。 2.入侵者/替代品。网络技术迅速应用,特别是Internet商业化应用,在短短的5年之内,许多新的企业和新产品层出不穷,它威胁着现有占优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传统一些优势企业由于传统力量强大和过去成功模式束缚,很容易忽视网络时代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因此,审视新的入侵者和替代品对传统优势企业显得非常重要,如新的网络直销模式就可能对传统的批发零售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为降低它们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威胁,企业必须采取积极合作态度拥抱这些入侵者和替代品,否则可能功亏一匮。如微软为扭转Internet对传统软件架构模式冲击,在1996年采取积极措施融入Internet,当时为对抗NetScape公司浏览器对其操作系统威胁,它先通过合作购买技术,然后在兼并不成功情况下采取免费策略花费巨大代价来占领市场。在面对网络时代新的入侵者和替代品时,由于入侵者和替代品的市场规模成长是爆炸式的,因此在寻求合作时机时必须在它们刚刚起步还处在成长期就进行合作,当然这种合作应该是紧密型的,如通过控股方式来实现。如网络巨头Cisco公司为保持在网络方面优势,计划在千禧年兼并几十家小型成长型公司。 3.供应商/顾客。供应与顾客是相对的,一个企业是该企业供应商的顾客,反之一样。供应商与顾客是企业在创造价值,寻求市场机会的天然重要的合作伙伴,它们的利益和目标是一致的。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不仅仅是协作关系,还应该是进一步的协同关系,它们必须按照同一市场脉搏共同发展。网络技术应用更加强了供应商与顾客之间的这种协同关系,使得由供应商、企业和顾客组成的产业价值链的价值达到最大化,同时增强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优势。如美国的Wal-Mart 公司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它将全美的3000家超市进行联网,然后采用统一的采购和配送网络,并将该网络与它的供应商联网,它的供应商可以及时根据超市的销售状况及时补充货架,使得Wal-Mart和它的供应商库存都可以将到最低限度,同时又最大限度以优惠价格满足顾客需要。网络时代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优化价值链实现顾客需求传递畅通的同时,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保证供应商、企业与顾客三方以最小费用获取最大收益,实现三方价值的最大化。目前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和ERP企业管理软件都是适应这种网络时代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这种信息合作的需要。Internet的开放性使得这种信息合作更加容易,但关键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问题,因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是价值链运转的基础。 4.联盟者/协力者。这两者的共同特点是与企业是一种互补关系,都是企业的同盟者。联盟者主要是企业从战略发展需要与一些企业签订的契约型企业关系,它与企业有着紧密合作关系。协力者是指在市场上与企业的产品具有互补性的企业,通常许多企业与协力者也建立联盟关系,如微机中微软公司与Intel公司建立的“Wintel”联盟。网络时代使得企业可以与更多企业建立联盟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如虚拟企业蓬勃发展就是充分利用Internet的优势,Dell公司将其电脑在美国的配送服务外包给美国专业配送公司FedEx公司,FedEx公司只需要从网上就可以及时知道Dell公司送货要求。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许多企业为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企业核心能力,纷纷将企业必须具备但又不擅长或经济的职能进行外包,战略联盟是这些企业进行虚拟化时最好合作方式和手段,既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同时又能轻装上阵,网络技术发展使得寻求联盟伙伴时可以不受传统时空限制,实现全球虚拟。企业与协力者的合作,由于是互补和面对统一市场,因此进行合作时应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时建立紧密沟通渠道保持协调,如微软在开发新一代操作系统时,就要与CPU制造商Intel公司和微机制造商如IBM、Compaq、Dell等电脑公司进行沟通,以保持技术规范统一和市场定位统一。 协作型竞争作为市场经济发展新的高级竞争形态,它势必也应引起我国企业的重视。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初步阶段,但随着市场成熟和市场产品开发、创新速度加快,传统依靠资源和规模的低层次的战争型竞争形态必将向协作型竞争形态演进。近些年来的价格战只是低层次的“双败”竞争,随着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合作型竞争会越来越多,最近我国的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就建立了合作关系来共同拓展市场,并通过贷款企业信用信息共享降低银行市场风险,以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竞争全球化挑战。在网络方面,虽然我国网络应用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发展速度和势头不逊于国外,我国企业必须树立协作型竞争观念,以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游戏规则变化,最大限度整合国内和国外一切可以利用资源,实现快速增长。我国企业在参与协作型竞争同时,必须加强自身的核心能力培养,加强知识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以保证企业协作型竞争中能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M.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0 2.A.M.Brandenburger&B.J.Nalebuff, The Right Gam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5.7/8 3.Rackham,N. etc., Getting Partnering Right, McGraw-Hill Inc. , 1995 4.黄敏学,NII发展与中间商演变(上、下),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1/2 《中国软科学》 黄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