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策划 >> 营销渠道 >> 正文
论我国发展绿色营销的问题及对策         ★★★ 【字体:
论我国发展绿色营销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佚名     人气:139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绿色营销是市场营销在近年来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引起了各国营销学界的普遍关注。 “绿色”的中心意思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人类的永续生存和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绿色营销是指个人或企业在消费者利益和环保利益与自身利益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和发掘市场机会,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从中获得盈利和发展的过程。
  绿色营销是市场营销在近年来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引起了各国营销学界的普遍关注。在营销之前冠之以“绿色”,笔者认为,“绿色”的中心意思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人类的永续生存和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绿色营销是指个人或企业在消费者利益和环保利益与自身利益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和发掘市场机会,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从中获得盈利和发展的过程。绿色营销的宗旨是节约材料耗费,保护地球资源,实行养护或经营;确保人们使用产品的安全、卫生、方便,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洁净人们的身心;引导绿色消费,培养环保意识,优化生存空间。
  一、 绿色营销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 绿色营销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绿色运动起步较晚,1984年,广州市最早开始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试验并建立了专门的生产基地。1989年,正式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1992年11月,我国代表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市场营销研讨会,充分接触到国际性的绿色营销理论。1994年,农业部又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最畅销食品。由太阳、植物叶片和蓓蕾构成的绿色食品标志,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上市食品中使用绿色标志产品的品种与数量也迅速增加。
  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绿色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已经扩展到其他领域,无氟冰箱、低毒涂料、无铅汽油、无汞无镉电池、可回收再生的卫生纸、对人体无害的真丝产品等已获得国家环境认证。在多数发达国家生物合成农药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时,我国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苦参烟碱乳剂已经成功,获得了日内瓦博览会金奖,并已开始批量生产。
  以绿色产品开发为中心,我国企业的绿色营销也全面展开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城市,数十家绿色商店相继建立,并程度不同地承担着绿色产品的批发、零售、储存、运输等项功能,有的还负责绿色产品生产的物资供应、技术培训等服务项目。绿色营销又推动了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职业等的相应发展。
  (二) 绿色营销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有的市场由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市场上流行的是假冒伪劣商品、回扣等不正当的推销手段、钱权交易等不合法的关系,影响了绿色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绝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绿色营销对其经营活动的影响。绿色营销给企业带来了重要影响和压力,绝大多数企业对绿色营销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如由环保耗费导致的企业成本的上升、消费者绿色需求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化、绿色问题引起企业竞争能力的差异以及环境问题所开拓的新的市场机会等无充分认识。极少数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有最好的市场,但由于需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不敢冒然行事;另一些企业由于亏损太多,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因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政府没有制定足够多的措施来支持绿色营销的发展。绿色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思想,对协调企业、消费者、社会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但它需要政府的支持。我国政府尽管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3消费者的绿色观念远未形成。在我国由于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太高,对于绿色营销仅有少数人能够了解接受,绝大多数人还不知绿色营销的含义。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消费者易接受绿色观念,因为绿色营销是从考虑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对于消费者有一定的诱惑力。只要使用得力的宣传促销手段,消费者能普遍接受这一新观念。
  二、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绿色营销是一种符合消费者与社会需求,并且可以带来利润及持续经营的经济过程。实施绿色营销我国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 开发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清洁生产的产物。从狭义上讲,是指不包含任何化学添加剂的纯天然食品或天然植物制成的产品;从广义上说,是指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产品。如用自然纤维、亚麻、棉布、丝绸等无污染物质制作的“自然装”、“生态服”;绿色冰箱、绿色电脑、绿色汽车、绿色食品、绿色饮料、蔬菜等。
  生产绿色产品必须选择绿色资源,着重使用无公害、养护型的新能源、新资源;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节省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边角下料及废旧物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地球资源的耗用。在设计产品时,应考虑产品尽可能短小轻薄、节省材料;考虑材料选用,无毒无害容易分解处理,洁净产品及生存空间;更应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和节能;产品使用后的废弃物易回收处理无污染、无公害。法国雷诺汽车公司设计出一种报废后所有废料均可回收再利用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一旦报废后不会给社会留下难以处置的垃圾。
  (二) 制定绿色价格
   制定绿色价格是营销策略的新概念,是指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要树立“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和“资源节省使用”等观念,把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形成绿色成本,成为绿色价格构成中的一部分。
  绿色价格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是针对自然和生态环境在人类利用过程中的价值补偿。要使自然资源价值得到合理补偿,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使各个自然资源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的价格,大体上同这些商品在中等生产条件下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一样。人类必须付出必要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以使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有必要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在这类产生正效益的生态系统的价值补偿问题上,往往存在补偿不足问题,致使生态环境使用价值生产部门的正常生产难以维持。要消除这些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种种不良影响,就要建立相应的“环境资源使用收费制”,即通过征收环境补偿费的途径,使被损害的生态环境得到必要的保护与重新建设的费用。
  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绿色产品在环保方面增加了投入,因而一般成本高于普通产品成本,这样,其价格理应高一些。以绿色食品为例,芬兰政府允许其价格比一般食品价格高出30%以上,日本允许高出20%左右。
  (三) 开展绿色促销
  绿色促销主要是围绕绿色产品而开展的各项促销活动的总称。我国企业绿色促销的核心,就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传递,来树立企业和企业产品的绿色形象,使之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协调,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
  绿色产品作为一种新产品,很多潜在的消费者并不很了解,缺乏绿色商品知识,通过推销人员可以直接向消费者宣传产品的功能、使用方法及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当场回答消费者的提问。同时能够协调消费者与企业关系,并能将绿色产品的有关信息反馈给企业。绿色营销广告同其他广告比较起来要强调企业产品的“绿色”特性,宣传企业的绿色形象,将绿色产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刺激消费需求。对于价格弹性较大的绿色产品可以采用销售促进的方式进行促销。

  (四)形成绿色文化企业的绿色文化主要是在企业文化中融入了环境保护观念,以绿色意识贯穿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绿色(企业)文化的形成,能将企业职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由于我国企业的绿色生产才刚刚起步,绿色文化的建立还需要在现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和发展起来。人是文化的主体,一切绿色文化的建设都要立足于人,因此必须注重对企业职工的绿色教育和培训。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性,但很多人对环保运动、绿色运动、绿色产品、绿色文化等可能还不很清楚,这就需要企业教育培训。企业应明确树立并全面贯彻绿色营销的观念,教育全体员工认识到环保事业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视保护环境为己任,使环保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融为一体。
   三、我国政府推进绿色营销的对策
  为了促使企业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从总体上促进企业营销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政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 转变传统观念,培育绿色意识
  传统的观念一直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是个天然的“大仓库”,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是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和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全球环境却在不断地恶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现实的威协。人类也为不断地遭受自然界的惩罚而痛苦不堪。现实迫使人类对传统观念进行反思。
  环境污染实质上是宝贵的自然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先污染后处理”的老路也该走到头了,而应转为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我们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迫使我们尽快转变观念,树立绿色观念,对于污染环境严重、资源浪费大的企业尽快关停并转,妥善解决环境问题。
  尽快培育全民的绿色意识也是迫切需要的。通过大力宣传,形成绿色风潮。由于人们的绿色意识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有相当多人对环境问题缺乏认识,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绿色消费、什么是绿色产品、什么是绿色营销。这就要求政府承担起对人们进行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人民的绿色意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知识,开展各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呼唤人们的绿色意识,推动绿色消费运动的发展。
  (二)建立绿色组织,实施社会监督我国于1993年初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到目前已在全国30个省市设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确定了绿色食品环境监测及环境质量评价机构,制定并颁布执行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和规章。全国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已达28个,有近300家企业进行着630余种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
  目前,在我国北京有些中小学也开展了一些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活动,电视台也制作了环境保护宣传节目,但由于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统一组织,使零星、分散的环保教育显得乏力。我们应尽快成立具有权威性的与“国际绿十字会”接轨的绿色组织,承担起对有关“绿色知识”的教育培训、宣传推广、监督控制等任务。同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监督企业实施绿色生产,进行绿色营销,促进每一个企业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在这种强大社会舆论的监督下,必将对企业的生产观念转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 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行政调控
  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应以综合效益为中心,由单纯发展经济和孤立保护环境的战略模式,向生态与经济紧密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转移。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首先,应真正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持久的制度,实行资源核算制度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为基础,允许企业把污染治理耗费打入成本,并在价格中反映出来。
  其次,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考虑到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50%左右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必须对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各部门也应该有环保机构。应该把环保目标责任制与经济目标责任制合为一体,以绿色国民生产总值来考核各级领导。
  第三,在已实施的发放“三废”排放许可证、限期治理、污染集中控制等行政干预手段的基础上,还应推行以预防为主的“三废”减量化制度,同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使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5%增至1%~1.5%;开征绿色税,税种有自然资源利用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补偿税;完善绿色奖励政策,切实落实“三废”综合利用企业和环保产业中企业的优惠政策,绿色企业可享有减免税、优惠贷款、加速折旧、发行绿色债券等权利,建立绿色基金和绿色银行,积极扶植绿色产业发展,鼓励开发绿色产品及治理污染、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对因治理污染而影响经济效益的企业要给予绿色补贴等。
  (四)完善绿色法规,实行强制管理
  我国已有4部环境污染防治法,8部自然资源方面的法律,20多项环保行政法规。我国的环境立法还属于一个新立法领域,在立法体系上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空白。如有毒化学品、噪声管理、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等领域,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法律。一些现行的法律规定不适用,法律规范不够具体,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在实践中难以推行。
  因此,我国应加快现有法律法规的修改,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使其能适应目前的情况;要在立法中逐步体现环境立法国际化的趋势,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环境公约不断增加,所承担的义务越来越多;要尽快着手研究和制定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或基本法律,尽快着手进行《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我国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应该继续下大力气做好环境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明确各部门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实施环境法、保护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国尽快建立完善环境诉讼制度以及明确危害环境犯罪的刑罚措施。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参照国际惯例,适时地修改和制定各种法规,严惩违法者,以强制手段促进企业依法进行绿色营销。
  (四) 推行绿色标志,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标志”又称“环境标志”,是指依据有关环境标准、指标和规定,由国家指定的机构确认并颁发的一种标志。它是印在或张贴在商品以及包装袋上的一种圆形标签。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功能符合要求,而且在其生产到使用和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符合特定的环境要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危害。
  我国对“环境标志”的研究和实施起步较晚,1992年绿色食品标志在国家工商局作为质量证明商标注册,1994年5月17日成立的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绿色工业”已进入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阶段。1995年3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首批获得“中国环境标志”的六类十八种产品。1996年4月8日国家环保局宣布我国全部环境标志产品将正式启用统一的环境标志并公布了第二批环境标志卡。

  随着人们绿色意识的增强,绿色技术的发展,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境标志”的广泛应用,这必将促进绿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而“环境标志”作为市场上商品竞争的重要因素,也使得各产业竞相生产符合环境要求的绿色产品。要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而且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绿色产业,生产符合“环境标志”的拳头产品。

商业经济研究<1997.05>   王文举,张庆亮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