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策划 >> 营销渠道 >> 正文
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探讨         ★★★ 【字体:
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探讨

作者:佚名     人气:54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绿色营销是在国际社会普遍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产生的现代企业市场营销观念。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反映。可持续发展是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绿色营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绿色营销只有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绿色营销的兴起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强调人类需要发展,但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自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本世纪末和下一个世纪全球性社会改革浪潮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这次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环发大会上,通过了在全球区域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中国率先作出响应,199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批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我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1996年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明确提出把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两大战略。这一切都标志着我国和世界一样开始进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的绿色时代。
  绿色营销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下产生的现代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要求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同时,努力消除和减少生产经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即企业在选择生产技术、生产原料、制造程序时,应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在产品设计和包装装潢设计时,应尽量降低产品包装或产品使用所造成的剩余物,提高产品零部件和包装物的回收率和循环使用次数;在分销和促销过程中,应积极引导消费者在产品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置方面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事实上,我国的绿色营销活动从90年代初就开始了。农业部从1990年起就邀请有关专家对国外有机食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内涵及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卫生指标进行了研究,推出了我国的绿色食品。截止1997年底,全国已有92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的标志使用权。在工业方面,我国目前面市的无氟、半无氟冰箱已达十余个品牌,不含磷的洗涤用品、低毒涂料、无铅汽油、无汞、镉电池、可回收再生的卫生纸、对人体无害的真丝产品等均已获得国家环境认证。其中,青岛海尔集团1993年3月在国内率先生产出的绿色无氟冰箱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产品获得“欧洲环境标志”,畅通无阻地进入欧洲市场。
  从绿色营销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一致性。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具有广泛性和一般性,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反映,具有特殊性;可持续发展是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绿色营销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绿色营销只有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
  绿色营销是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类生存环境却不断恶化,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及各种社会组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寻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营销理论的基石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对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享受,结果是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环境却不断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受到损害,人类得到的是片面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调整自身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在生态和资源可承受的范围内,寻求人类社会的持续、全面发展。绿色营销便是在国际社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兴起的。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形成与传统市场营销理论有本质区别的营销理论———绿色营销理论。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绿色营销理论,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不污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还要为人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要科学地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可以持续地进行。

  (二)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绿色消费方式
  绿色消费方式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态需要而消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方式。提倡绿色消费,重视文化生活,将是建立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消费模式的主要内容。其实人的消费本是基于人的生存需求,以商品生产为形式的物质生产本该服从人类生存的内在需求。但在工业文明时代,商品生产竟反客为主,不断地刺激消费,成了时代的主流,成为决定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准的主要动力;人类的需求异化为商品,人类成为商品生产的奴隶,从而对环境的资源索取和污染载荷都无限增大,这是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一大根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工业文明的消费方式进行调整,要求人类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纳入消费质量评价体系,即推行绿色消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正是绿色消费方式直接导致了企业绿色营销的产生。没有绿色消费,就没有绿色营销。
  (三) 可持续发展创造了绿色生产方式
  绿色生产方式是指相对现有生产工艺和产品而言,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更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式和措施。绿色生产方式是在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工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不断恶化,能源和资源越来越短缺(枯竭)、生产末端污染的治理压力不堪承受,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背景下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人类已别无选择,只能选择预防污染、保护资源的绿色生产模式,就是《二十一世纪议程》中提倡的清洁生产。传统经济发展观认为:生产就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财富的过程。这种生产观把生态环境看成是生产中的静态资源,人类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其转化成满足人类需要的东西。可持续发展理论则认为:现代社会的生产是在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它强调生产要在生态和资源的可承受范围内进行,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技术,不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人类已开发出许多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资源综合利用、资源替代技术、无公害工业新技术、有害废物处理技术等绿色技术,为绿色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 绿色营销的发展有待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建立
  绿色营销的发展要求消费者和企业有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意识。然而,一些消费者青睐绿色产品并不一定出自环保的目的,有的随潮流所趋,有的为名牌所动,有的消费绿色食品仅仅是为了获取其天然营养成分,并非为了保护环境,甚至在消费时污染环境。有些打着从事绿色营销活动旗号的企业,却对生态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破坏生态平衡。只有当消费者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会影响其购买选择,并愿支付更高价格获取绿色产品时,企业才会在消费者的压力和利益驱动下去选择资源替代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回收利用废物。而国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在宏观上、观念上倡导全社会的绿色意识,使之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并引导企业顺应潮流,开展绿色营销活动。

  所以说,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思维的产物,可持续发展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条件。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便有可能成为商家牟取暴利的手段,不仅不能保护环境,还会导致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更大程度的破坏。只有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绿色营销,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营销活动。
  三 绿色营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核心是经济持续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要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单位,是人类与自然交往的主要组织,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更是绿色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来进行的。绿色营销则成为企业维持经济增长和生态平衡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
  (一) 绿色营销的基本特点———“绿色”,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绿色营销要求企业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技术选择、原材料、包装材料的运用、废物的处理等全过程都必须注意对环境的影响,要有利于生态的改善和环境的保护;在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指导消费者尽量防止或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无氟绿色冰箱的推出,是为了防止冰箱副产品氟里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绿色汽车的产生是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绿色农业的推广则要求对作物进行综合管理,不仅要选择对环境污染危害最小的农药和化肥,把用量减少到不影响生产效果的最低限度,保持持续得到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同时,还要求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甚至实行轮翻耕种,保持土地肥力。对野生动物资源要在能维持原有规模、甚至扩大规模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即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因此,绿色营销要求企业在保护环境、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这就为生态持续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 绿色营销的资源节约性特点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创造了基本条件
  经济的增长,资源的投入是根本,绿色营销要求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地、有效地运用,而且要不断地开发替代资源。因此,绿色营销要求一方面在等量的资源情况下获取更多的产出,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开发新资源,增加资源的种类和范围,增加资源的投入量来实现经济增长,而这些都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如美国钢铁企业开发出的超轻型绿色汽车,车身只有普通车的60%,节省了制造材料,且耗油量低,排出废气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绿色营销还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柯达公司在1993年出售了3000台绿色相机,在其售出的各类相机中,按重量计的回收率已达87%,柯达公司目前卖得最好、最赢利的相机,就是一种名为相迷救星的绿色相机。这一款式的相机的机芯和电子部分的回收并循环使用的次数可达10次。绿色营销节约资源、提高资源配置率的特点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基本条件。
  (三) 绿色营销通过给生态持续提供保证,给经济持续创造条件,最终达到社会持续的目的,实现了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三者统一
  绿色营销的前提是绿色生产,即在生产过程中积极预防和控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以维持生态平衡和发展;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积极促进社会公正、稳定、安全、文明、健康发展,使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企业利益本身,而且还体现在对社会的宏观贡献上。这正是绿色营销的最终目的。

  总之,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最大发展战略,需要由政府去倡导,由全社会共同努力去完成。而作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的企业绿色营销,与传统的营销观念最大不同的是它导入了“社会责任”的要求。它强调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并由此获得利润的同时,要符合环保的长远利益;强调正确处理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环保之间的矛盾,把三方的利益协调起来,统筹兼顾,从而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营销理论的基础,绿色营销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市场营销的必然选择。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绿色市场需求,不但需要有政府的宏观管理;企业和消费者也要普遍地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才能全面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师俊.可持续发展———跨世纪的选择[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 臧 立.绿色浪潮———中国企业面临环境挑战[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3] 罗志泽.论“绿色营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适应[J]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   刘小清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