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策划 >> 营销渠道 >> 正文
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研究近况         ★★★ 【字体:
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研究近况

作者:佚名     人气:65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了时代的课题,引发了伦理学界乃至经济学界的深入研究和热烈讨论。本文探讨了目前研究的现状。
   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了时代的课题,引发了伦理学界乃至经济学界的深入研究和热烈讨论。目前研究的现状是:
一、 研究的视角
  对于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理论界大体有三个方向的研究视角。一是从发生学的角度分析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许多学者受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启发,往往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经验乃至亚洲的日本和新加坡经济的崛起出发,剖析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表明市场道德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并由此推论出,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的动力,除了客观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外,还有包括伦理精神在内的非经济因素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需要道德的依托。二是从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基本原理出发,着眼于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道德问题、道德原则及其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一般称之为经济伦理。对于经济伦理的必要性,人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阐述:市场经济运行的发展,要求经济活动的自由和秩序,秩序所凝结的规范既有强制的政策和法律,也有自律的道德;市场经济活动是一种关涉消费者、自然环境和社会秩序的社会性行为,它需要道德进行调节;市场主体要完成好岗位职责,必须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因而,提炼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就成为一种客观的要求。由是,人们便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运行机理和秩序出发,提出了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如,投资道德、生产道德、销售道德、服务道德等。三是从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作用出发,研究经济运行的伦理模式,即按着一定的伦理原则设计经济运行方式。其特征是,用道德价值观念过滤经济因素,在经济构成要素未进入市场经济活动之前,就使经济构成要素成为被规范的东西,以减少不规范行为对市场运行秩序的破坏。这种对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研究,一般称之为伦理经济。
二、 研究的层面
  由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其所固有的运行机制、规律和特征是通过企业的经济活动显现的,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具体承担者、活动者,而企业活动的主体又是人。故此,目前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有不同的层面:一种是从市场经济的机制、规律和基本特征出发,研究市场经济运行机理客观存在的伦理秩序及其所要求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阐明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应有”关系;第二种是从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的层面考证市场经济活动与道德的“实有”关系,研究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伦理关系及其合理秩序和规范,阐释道德对企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精神价值;第三种是从经济活动的个人出发,研究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考察经济主体道德行为的动机,探究经济主体在道德冲突中的最佳选择方法等。
三、 研究的范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伦理研究成果的借鉴,我国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研究,已不再拘泥于个体的道德规范与教育的研究上,而是开始扩展到制度的道德问题。原因有三:其一,罗尔斯的《正义论》,开阔了人们的道德思维,使制度的道德问题成为伦理学和政治学研究的焦点。罗尔斯把正义作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认为社会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制度,应该首先合乎正义,并把制度的公正合理视为社会和谐发展和个人道德完善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制度的道德问题的普遍关注,并由此打开了伦理学研究的新视野。其二,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任何人,都是在一定制度下生活的,而制度本身的结构是否合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政策和规章制度是否正确公正,直接关系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品行的好坏。一旦制定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缺乏公正,就会导致社会权利和义务倾斜,使得社会利益分配失衡,为投机钻营的各种不道德的行为提供孳生和蔓延的沃土,因此,制度的非道德性对社会的文明和道德风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三,从我国近年来社会道德恶化的实际来看,制度本身的缺陷所导致的腐败堕落的不道德行为,是社会道德衰败的重要原因。由于社会转型,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所产生的漏洞,使得一些人靠钻政策或各种规章的空子大发不义之财。这种攫取财富的方式屡屡得手,不仅会扭曲劳动与财富的真实关系,直接削弱了勤劳肯干、诚实公平的劳动道德,而且还会助长虚伪之风,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和经济的不平等。为此,扭转社会道德的颓势,就不能光抓个体的道德建设,而应从根本上加强制度的道德建设。基于此,制度本身的道德问题就成了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中心。此外还有环境道德。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但是为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还直接会影响自然环境。企业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道德的研究对象不再囿于人们之间的关系,已延伸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 研究的难点
  由于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它要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这种有效配置的过程,就是劳动力的竞争与优化,其后果是精简机构和裁员,大量的人员下岗失业。我国目前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国家大中型企业,或因产业结构变迁,或因经营亏损,已迫使许多职工下岗。下岗人员由于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处于贫困之中,这就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和经济的不平等。而我国的社会主义目标,是要缩小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于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合规律性与合道德性的关系,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伦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五、 研究的方法
  很长一段时间,伦理学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思辨的逻辑推理和演绎,以致于使得伦理学中的许多理论存在着空泛不实用的倾向。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许多伦理学工作者已意识到,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研究,不能光从市场经济的理论出发,因为任何现实的市场经济体制都不是理论形态的完备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理论设定与实际的市场经济运行存在着差距。即使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只是不同程度地接近完备的市场经济,更何况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一些经济成份远未市场化,还存在计划经济体制衍生的权力经济,相对于完备的市场经济相差甚远。为此,有些研究者认为,过去我们运用抽象分析的逻辑推断法来论证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是一种理论模式,常常造成某些结论和社会现实不相符的后果,所以,仅从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出发,在学理上阐述它与道德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不能反映和解决我国经济活动中实际存在的道德问题,这无疑与道德维护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相背离。为了真正反映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实际状况,我们需要运用实证的分析方法。故此,许多人在不抛弃文献研究方式的同时,开始注重经验的实证研究,力图在宏观把握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社会具体的道德现象进行微观的分析。目前,已有许多课题组从学院的象牙塔走出来,跨进了社会的大门,深入到社会的基层和企业之中,进行实地的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希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一些真实的有价值的结论,使辛勤的科研劳动禅益于社会。可以说,经验实证的分析方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已越来越为众多伦理学研究工作者所重视。


哲学动态   王淑芹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