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在经济法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虽不完善,但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经济法律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企业伦理建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性,远没有为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就这个问题展开研究、讨论,以期引起人们在实践中切实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经济立法,建立和健全经济法律体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法治经济,这是人们早已认识了的。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在经济法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虽不完善,但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经济法律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企业伦理建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性,远没有为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就这个问题展开研究、讨论,以期引起人们在实践中切实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一、 企业伦理道德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中活动的各种主体是纯粹的经济主体,他们进入市场的唯一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纯粹是经济关系,市场调节人们行为的机制和手段也纯粹是经济性质的。因此,市场经济无需伦理道德的参与;如果一定要讲什么伦理道德的话,那么在市场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一种最根本的道德活动、道德标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市场经济是反道德和排斥道德的,为了使市场经济合乎道德地进行,必须由社会从外边将伦理道德规范灌输进去,社会从外部为市场立德立法。应该指出,上述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地说明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特别是和经济伦理、企业伦理的相互关系,都末能正确地评价市场经济的道德影响,因而不能正确地说明经济伦理、企业伦理产业和发展的机制。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同时也意味着一种伦理道德文化体制,因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无例外地蕴含着某种文化、某种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也是如此。它在否定自然经济和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人身依附关系的时候,既是一种经济体制上的否定,也是一种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上的否定。它承认产权原则、等价交换原则,这是对前市场经济中超经济掠夺方式的否定,因而产权原则、等价交换原则既是一种经济原则又是一种伦理原则,这种原则的实现无疑是伦理道德上的一种进步;它承认经济主体在市场上的平等原则,承认人们在市场上依赖于某种物的价值而形成的人的独立性,承认人们在法律上、在公民地位上的平等地位,否定了以前经济中的等级制、各种人身依附关系,这也是伦理道德上的一种进步;它承认人们在市场上自由竞争的权利,鼓励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进行竞争,根据自己利益的盈亏得失实现资源的流动,把资源配置到最有利的环节上去,这同自然经济和中央集权的行政计划经济鼓励合作反对竞争、鼓励服从反对自主选择的伦理原则相比,确是新原则、新观念。马克思曾经把“商品交换领域”称为“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认为在这个乐园中“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这是对市场经济伦理原则、伦理特征的深刻概括。然而,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原则本身却包含了矛盾性和两重性,它对人们的文化、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也存在着矛盾性和两重性。等价交换原则在实现过程中是采取交换双方协商和契约的方式进行的,这就为不等价交换留下了巨大的可能性空间;它对产权的承认只限于市场交换过程中,至于交换前财产的来源、获得方式及交换后财产的消费和使用方式则一概不予过问,这就使得市场往往成为那些不义之财“洗钱”的场所,从而也就间接地鼓励了不正当的致富途径和致富手段,使各种非法的经营得以存在和发展,市场经济在鼓励人们勇于竞争的同时,也为人们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留下了空隙;市场经济虽然主张机会平等,但由于盈亏损益的不断积累,就会造成结果上的不平等、造成两极分化、造成不同的利益集团,从而造成伦理价值观念上的分裂;市场经济在鼓励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怂恿和滋长着极端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市场经济的上述矛盾在推动经济发展获得一定速度和效率的同时,造成了经济发展本身的各种矛盾,造成了经济和伦理道德文化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分裂。不能恰当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人就不能进步,社会就不能发展,就是经济也不能正常地运行。如同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立法一样,经济伦理、企业伦理也是在解决市场经济的各种消极负面影响和各种经济矛盾、文化矛盾、伦理道德矛盾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是市场经济从原生的初级的阶段向现代的高级的阶段、从无序的不文明的状态向有序的文明的状态过渡的产物。当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只是为经济伦理、企业伦理(以及经济立法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出现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准备了客观条件,而经济伦理、企业伦理的真正产生和发展,还是人们自觉努力的结果。在人们自觉地提出和建构经济伦理、企业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的时候,除了考虑经济过程的发展要求之外,也同时考虑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文化领域的发展要求,在这一意义上,经济伦理、企业伦理则往往是经济规范和一般伦理道德规范相互渗透和结合的产物。 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离不开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可能真正地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基本特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基本精神是要理顺企业和政府、社会的关系,明确企业内部各方的权责利关系,实现权责利的统一。可以看出,企业伦理是现代企业制度所不可或缺的软件和基础。这是因为:(1)企业伦理可以使企业超越自身利益的狭隘眼界,正确解决企业在社会中的定位问题,看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看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正确处理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努力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实现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由于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承担了许多政府功能、社会功能,存在着政企不分、企社不分、企业的正当权利经常受到侵害、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所以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要着重解决企业和政府不分的问题,要使企业成为真正能够在市场上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但这样做,决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和义务。许多事实表明,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条件下,一个同社会、同环境处于尖锐矛盾的企业很难生存和发展下去;有害于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企业活动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法律制裁。因此,明确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功能,明确企业在社会中的权利和应尽的责任、义务,使权利、责任、义务相应相称地统一起来,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伦理基础。(2)企业伦理为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各种矛盾提供了必要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增加企业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企业内部的组织和经营管理所要正确认识与处理的各种关系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职能分工关系及由这种关系带来的责任和权利关系;二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三是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处理这三类关系的时候要讲经济原则、科学原则,目的是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有效率,节省成本,增加利润。但是,把现代企业制度仅仅归结为经济原则、科学原则则是片面的,因为完全可以在这两条原则的口号下,忽视和抹杀人所具有的社会性、精神性、文化性等只有人才具有的特殊性,会把人等同于物、等同于其他各种资源,会造成对人的诸如尊严、人格等合法权利的侵犯,造成人的异化和非人化。只讲经济原则、科学原则,就是只讲效率原则,这正是近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特征。这种制度加剧了出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造成企业内部的种种对抗和冲突。因此现代企业制度除了讲究经济原则、科学原则之外,还要讲究伦理原则,要求将经济原则、科学原则和伦理原则协调和统一。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和科学管理都必须具有伦理上的合理性,违反伦理合理性的经济管理、科学管理,不仅会受到社会舆论乃至法律的谴责和制裁,而且这种经营管理所带来的效率和效益也不可能是持久的、稳定的。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要求改革和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股份制企业建立董事会、厂长(经理)办公室、监事会(被称为“新三会”),企业中原来还有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党委会(被称为“旧三会”)的作用,在企业形成一种权责分明、团结合作、相互制约的机制,各方的积极性都能发挥,各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把经济原则、科学原则和伦理原则统一起来,把效率原则和公正原则统一起来。总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在技术上是科学的,在社会文化上是文明进步的,在伦理道德上是公正合理的。 三、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是对市场经济的道德超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受社会主义本质的制约,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任务和要求。道德本身不仅仅直接对应经济关系,它还具有批判性、否定性和超越性。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道德必须有对市场经济超越的一面。它主要表现为:(1)对市场经济的道德负面影响的否定和匡正。市场经济虽然具有谋利与服务、利己与利他的伦理二重性,并不天然地导致道德的沦丧,但它的强烈趋利性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不完全同一性以及个体心理水平等诸因素的影响,则潜在地包含着一部分人私欲恶性膨胀的可能性,诱使一些人为攫取暴利而采取反道德、反社会的方式从事市场活动,容易诱发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等异化现象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倾向。道德建设必须提供合理恰当的道德标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去批判和矫正这种负面影响。(2)对市场经济以外的领域提供恰当、合理的道德标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建立适应新时期的政治伦理、社会公德、家庭伦理等。(3)建立道德理想,确立理想人格。 开发研究 吴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