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物流独立出来组建企业集团的优越性:提高了规模效益;减少重复建库,节约国家投资;实行大批量运输,加快流通速度;减少商品损失,保护好国家财产;有利于向机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形成物流网络,使商品流通四通八达;有利于保护物流业合法权宜,使物流业健康发展。 物流活动是经济社会相当普遍的一种活动 ,对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具有广泛的意义。 在工农业生产中 ,从原材料供应 ,到商品销售 ,一直到消费者手中 ,经过一系列物流活动 ,其中在规模、速度、设备利用率、保护商品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些效益只有改变现行物流管理体制才能充分挖掘出来。因此 ,将物流从商流中独立出来 ,组成独立产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将物流从商流中独立出来 1.1发挥整体优势在中心城市组建物流企业集团。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体制不合理 ,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 ,全国98 %的仓库、90 %的铁路专用线、70 %的汽车分散在商业、粮食、物资、供销、外贸5大系统批发和零售企业里。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小作坊的经营方式 ,不是社会的合理分工 ,而是一种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组织形式 ,是阻碍物流合理化的顽症。而且这种经营方式还在蔓延 ,目前全国建立700余家连锁公司 ,当地社会化的储运公司设施闲着不用 ,却另起炉灶新建物流配送中心。为了改变这种管理体制 ,必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打破部门界限 ,将大型成片仓库设施组织在一起 ,组建物流企业集团 ,走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这是因为 :我国企业生产资料大部分是全民所有制 ,跨部门体制改革如果没有跨部门的行政来领导 ,无论如何是组织不起来的 ;物流业是个大行业 ,它是工农业生产的基础保证 ,物流工作的好坏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物流业是第三利润源泉 ,左右企业利润能力越来越大 ,组织技术管理的好坏 ,关系到国家的巨大经济效益 ;物流业是个复杂系统工程 ,它服务于生产与流通 ,但同时又涉及国家发展战略、工业布局和商品流通网络 ,又牵涉铁路、交通、城市规划等部门 ;物流活动特点是不分地区和部门界限的 ,不完全属于部门、企业行为;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必须要有总体规划 ,从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出发才能收到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 ;物流体制改革关系到各部门各企业的切身利益和传统观念等。 1.2在物流企业集团领导下组成若干物流配送中心。在中心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 ,是物流企业集团组建子公司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 ,是战略性的选择。物流配送中心是仓库机能变化的产物。现代化商品流通力求进货与发货同期化 ,商品在库属于运动状态。由于仓库形态和机能不断发展完善 ,再加上使用现代化高效设备 ,这就提高了仓库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 ,使之变成组织和衔接商品流通的配送点。 物流配送中心应设立在中心城市 ;铁路、公路、水路、航路比较发达的地区 ;工农业产品集中和扩散的地区 ;商品网点附近地区。在通常情况下这四项条件同时具备。 在中心城市根据需要建设各类物流配送中心 :按商品分类可建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 ;可建综合商品的物流配送中心(化学危险品除外) ;可按区域建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 ,即在一个地区内或者在一个城市内 ,划成几个区分别建立 ;建立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不仅负责本市的物流配送任务 ,而且辐射全国 ;建立国际物流配送中心 ,负责向国外发货和接货。 物流配送中心的职能 :为客户储存和保管商品 ,为国家储备商品 ;承担多家生产企业和商流企业的配送任务 ;根据需要进行流通加工 ;以出口为导向代替海关行使商品检验、报关等一切手续 ,将商品发往指定国家 ;信息传递任务 ,与生产厂家和连锁店联网 ,及时传递商品经济行为。 利用全国现有仓库组建物流配送中心。据统计目前我国有3.2亿m2 仓库 ,并有大量货场、铁路专用线、码头、汽车。 为了便于开展物流配送业务活动 ,将各地“储运公司”的名称改为“物流配送中心” ,一是两者业务活动基本一致 ;二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三是同国际接轨。 2物流与商流分离组成独立产业的必要性 2.1物流与商流属于不同的范畴 ,理应成为两个独立的产业。商流 ,是商品交换活动 ,商品价值的位移 ,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而物流 ,是商品实物形态的流通 ,是商品使用价值的位移。两者不属于同一范畴 ,因此 ,物流与商流分离是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 2.2物流与商流分离符合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原则。任何一个企业都应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把人力、物力投入到专业特长最强的地方 ,发挥优势 ,获得最佳效益。 2.3物流与商流分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活动要有更高的组织化、规模化、系统化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3物流与商流分离组织独立产业的优越性 3.1有利于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在中心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后 ,将众多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用代理制等办法实行批量订购集中进货享受批量价格 ,为众多的零售店和连锁店集中送货 ,集零为整实现规模经营。 3.2有利于节约国家投资。据抽样调查 ,一家一户办物流 ,仓库利用率每平方米日平均储存量仅达0.3t左右 ,而专业社会化储运公司达0.8t左右 ,假如都达到储运公司的储存水平 ,按全国3.2亿m2 仓库计算 ,全国就可多储存16亿t商品 ,节约仓库2亿m2,造价按700元/m2,可节约国家投资1400亿元。 3.3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速度 ,节约运杂费用。在中心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后 ,就可以集多家商品于物流配送中心 ,对工厂和外地商品实行统一收货 ;对不能直达直运的商品实行统一中转 ;将多家发往外地的商品 ,按商品发往的流向合装整车实行统一发货 ;对本市和外市多家连锁店需要的商品 ,配好货后合装在一个货车上 ,沿着商品送往的流向沿途分卸实行统一配送。通过上述措施既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 ,又节约运杂费用。 3.4有利于加强管理减少财产损失。在中心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后 ,由于专业化管理 ,领导精力集中抓物流 ,就可以集中培训人才 ,组织国内外经验交流 ,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提高物流技术管理水平 ,减少国家财产损失。 3.5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在中心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后 ,由物流配送中心集中储存商品 ,商品辐射范围远远超过任何单个企业所辐射范围 ,经营风险相对减少 ,因此 ,在所辐射范围内 ,批发和零售企业可实现零库存。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以有限的资金 ,换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6有利于物流业向机械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在中心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后 ,由于商品流量大 ,资金、人才力量雄厚 ,为向机械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现代化与信息化是分不开的 ,物流现代化管理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物流信息水平 ,只有加强信息管理 ,商品储存、运输、包装、装卸、流通加工才能成为有机整体 ,才能做到系统化。物流的运行、指挥、监测、调节都以信息活动为依据 ,因此 ,搞好物流内部与外部的信息活动 ,消除物流活动不合理现象 ,为促进物流机械化、现代化创造条件。 3.7有利于合理规化物流网络 ,使商品流通四通八达货畅其流。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交通不十分发达 ,有的县靠近交通沿线 ,有的县处于偏僻地区 ,商品不能直达直运 ,因此 ,在中心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后 ,在物流配送中心之间形成网络 ,互相中转对方商品 ,使商品畅通无阻。 3.8有利于保护物流业的生存空间。改革开放以来 ,商流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而物流业不但未有大的发展 ,而且日渐萎缩 ,物流设施锐减。物流组成独立产业后 ,就可以根据本行业的合法权宜 ,维护物流业的生存空间 ,使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关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