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产运销一体化煤质综合调控法——松藻矿务局产品质量控制手段实现整体优化           ★★★ 【字体:
产运销一体化煤质综合调控法——松藻矿务局产品质量控制手段实现整体优化

作者:佚名     人气:37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本文以松藻矿务局产品质量控制为例,讲述了产运销一体化煤质综合调控法
  1产运销一体化煤质综合调控法的产生
  松藻矿务局产运销一体化煤质综合调控法的产生,是严峻的市场形势逼出来的。1992年底,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随着煤价放开,市场竞争加剧,许多煤炭企业都把增产作为增收、扭亏的主要措施,导致煤炭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过去的卖方市场很快转变为买方市场,彻底否定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传统观念。用户的要求高了、多了,也苛刻了。煤炭质量好了埋怨价格高,煤炭质量差了又埋怨灰份高,煤炭一天比一天更难卖。小煤窑以其灵活的促销手段乘虚而入。
  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松藻矿务局当机立断———抢夺市场。靠什么抢占市场,一靠规模,二靠质量。松藻矿务局作为重庆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具有优势,但质量却有一个大问题———极不稳定,商品煤灰份最高时曾达到45%,而低时仅20%,质量波动幅工达到25个百分点。这成了用户压价,拒绝接煤的一大理由。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松藻矿务局就很难有好的市场生存空间。
  由此,松藻矿务局把煤质管理提到关系企业生存的战略高度,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通过近五年的不懈努力,逐步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之有效的煤质管理新方法,在煤质管理上实现了三个重要转变:一是煤质管理观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煤质管理手段由简单专业型向综合调控型转变;三是商品煤质量由任意型向稳定型转变。
  2 产运销一体化煤质综合调控法的内容产品质量是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就煤炭而言,基准价格一经确定,实际结算价格是随灰份的高低而上下浮动的,灰份越低,价格越高,灰份越高,价格越低。所以,用户往往对煤炭质量等级都有一个区间要求,灰份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显然,能否有效控制每一批次商品煤灰份,成了取信于用户、占领市场的关键
  。基于此,松藻矿务局在产、运、销和现场四个环节,全面进行煤炭产品质量强制调控,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颇具特色的管理办法。2.1抓营销环节,细分市场确立控制依据松藻矿务局常年用户200家左右,主要分布在成、渝两地。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松藻矿务局把用户细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电厂用户,也是最主要的用户,商品煤灰份要求一般在25%左右;第二类是建材用户,商品煤灰份要求在24%以下;第三类是城镇居民用户,对质量要求不高,一般26%~28%。这个细分结果成了松藻矿务局商品煤灰份控制的基本依据。同时,随着用户用煤量和市场形势的变化,有的用户常对煤炭质量提出特殊要求。
  为随时掌握特殊信息,松藻矿务局于1993年开始增设专兼职销售人员,设立销售网点,建立销售网络,实现了销售重心前移。销售人员把收集质量信息作为一个重点。随时反馈用户的用量要求及质量要求,成为松藻矿务局指导内部生产的重要依据。
   2.2抓装运环节,配煤装车区别用户发煤
   配煤装车,是指以一定的煤炭质量等级为目标,在煤炭拉运和装车过程中,通过不同煤层牗质量不同牘煤炭的掺合搭配,形成符合用户要求质量等级的商品煤。区别用户发煤,就是按照用户要求,有针对性地发运不同等级的煤炭,即用户要什么等级的煤炭,就发什么等级的煤炭。这是在计划经济年代想都未曾想过的举措,现在却成了松藻矿务局煤质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
  配煤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井下运输过程中的配煤,通过对不同煤层煤炭严密的运输调度而实现;第二次是井口的配煤装车,通过对煤仓系统和运输系统的局部改造而实现。

  3抓生产环节,紧跟市场组织煤炭生产生产怎样才能适应市场,一靠部署优化;二靠信息交流;三靠调度指挥。
  3.1部署优化局和矿在矿井采掘部署安排上,首要考虑的问题已不仅仅是能够出多少产量,同时还要考虑能够出什么质量等级的煤炭产品。
  3.2信息交流部署优化只能解决生产条件问题。生产如何与市场接轨,与市场变化同步,松藻矿务局实行了“市场信息与生产信息双向交流制度”,就是定期召开销售及市场情况通报会,由外部销售人员向内部生产人员通报煤炭运输、市场需求、用户要求等情况,由内部生产人员向外部销售人员通报生产条件等情况。同时,实行了煤质预测预报制度,即由各生产矿井定期向矿务局预报本矿近期生产能力及煤炭质量情况。市场信息与生产信息的双向交流,使生活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3.3调度指挥局总调度室和生产处,是全局生产组织和煤质控制的指挥中心,也是外部市场信息与内部生产信息实现交流的中枢,各矿也有相应的生产科和调度室,在生产组织和煤质管理上具有绝对权威。松藻矿务局煤炭从开采到装车发运全过程,均处于有效的、严密的受控状态。
  4抓生产现场,质量保证着力源头控制
  4.1细化质量控制
  目标松藻矿务局煤炭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厚、薄煤层产量所占比重,厚煤层产量越多,煤炭质量就越好,薄煤层产量越多,煤炭质量就越差,所以只要控制住了“厚、薄煤层开采比例”,就等于控制住了煤炭质量。为此,松藻矿务局在过去实行的“分年、季、月下达产量和质量计划”基础上,各矿还增加了“日产量计划、班产量计划”,依据市场情况和生产条件,通过精心计算后下达到队、班,通过调度室强制执行,每个班产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均要受到处罢罚。同时,对各矿出井毛煤灰份也作了严格限制。所属的打通二矿曾有一次毛煤灰份超过了28%,突破了矿务局面28%的限制,被矿务局强令停产。打通二矿为此召开全矿职工大会总结教训,并制订了专门的整改措施后,局才同意其恢复生产。
  4.2盯住质量控制
  现场松藻矿务局薄煤层地质变化大,断层多,薄化、尖灭现象普遍,有的煤层还在夹矸,导致开采过程中污染严重。对此,各矿都采取许多管理措施,做到了“班班有人管”,面面有人抓”。在薄煤层工作面,普遍将人工矸作为了一道正规工序。普遍实行了“盯面管理”,即选派专职质量监督员,分三班在各薄煤层工作面轮流值班,监督人工选矸,监督按操作规范布置炮眼,禁止割煤机割顶底板。半煤巷掘进和采煤工作面对地质变化带,普遍实行了“煤、矸分装分运”措施。1997年,打通一矿分装分运矸石达4500狋。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原煤生产污染。
  4.3严格产品质量检测
  全局面设有五个专职“采、制、化”机构,即松藻矿煤质科、金鸡岩煤岩科、白岩煤质科、金鸡岩洗选厂质检科、局中心化验室,负责全局煤炭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经重庆市质检站抽查,松藻矿务局产品质量检测年均为全部合格,五个“采、制、化”机构全部达到部级质量标准化标准,矿务局被煤炭部授予“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称号。
中国能源   戴泽林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