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市场与价格两者竞争的关系           ★★★ 【字体:
市场与价格两者竞争的关系

作者:佚名     人气:36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任何一种促销手段,都离不开价格战略与策略的配合。灵活而正确的价格战略,是实现企业整个市场营销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对付竞争对手和争取消费者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价格的市场地位、竞争与价格的关系、市场价格竞争的原则。
  任何一种促销手段,都离不开价格战略与策略的配合。灵活而正确的价格战略,是实现企业整个市场营销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对付竞争对手和争取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一、价格的市场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所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它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反映人们在流通过程中的交换关系,体现市场供求规律对价格的反作用。在各种市场营销战略中,价格最难以把握和捉摸,被称为“神密的金矿”、“难解的魔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把商品定价权下放给企业之后,由于价格改革的促动和企业在商品定价方法上的差异性和灵活性,使价格对社会各部门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调节生产,引导消费,平衡供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流通的扩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价格波动引发激烈的价格竞争,使价格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就市场竞争的总体而言,价格竞争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竞争,而品牌、质量、服务、信誉、形象、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则是较高层次的竞争。但是,由于历史阶段、经济水平、社会条件、市场环境、企业状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就会有竞争战略、策略、措施、手段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价格竞争对企业来说,就成为在市场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必要途径。
  在20世纪与21世纪的交替时期,虽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人民生活得到了空前的大改善,然而,就全局而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劳动生产率还不高,人们的购买能力尚处于较低阶段,大众化消费在市场上仍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人们的购买行为显现过渡性特征:既追求名优特新,讲究档次高低,更注重商品的有无和价格的高低。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和量入为出的消费传统,必然使价格成为现阶段企业市场营销的主导因素,价格战略成为现阶段企业参与竞争的常规武器,尤其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同类商品充斥市场,更使价格战难以避免。
  二、竞争与价格的关系
  竞争是商品生产的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竞争。竞争表现在市场上,就是商品卖者之间、卖者与买者之间的竞争,是一种经济利益的争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谁能把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下,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并获得较多盈利。所以,竞争也是价值规律得以实现的条件。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并由于这个条件,商品价值才能存在。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以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可见,竞争推动着价值规律的实现,在市场上同供求一起,调节着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竞争对价格的形成和变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同一部门的竞争,使不同的个别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确定了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的数量界限,使价格形成有了客观基础。因此,可以说竞争带来了一个商品价格。(2)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利润平均化的趋势,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通过影响市场价值的“位移”,影响价格水平。(3)竞争使价格的功能得以发挥和实现。即:价格表现商品价值量度量标记的标度功能,价格调节经济活动的调节功能,价格传递市场信息、反映供求关系的信息功能。

  竞争是商品内在关系的外部反映,是竞争主体之间的利益争夺,其结果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使利益关系相互转换,从而使价值调节功能得以实现。在市场上,竞争推动着价格的涨落,卖者之间的竞争降低着商品的价格,买者之间的竞争提高着商品的价格,卖者与买者之间的竞争结果,要以竞争双方力量对比关系如何来决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由于生产和经营条件不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营作风不同,他们的产品成本、质量和销售的方法也不同。但是当他们把产品投放到市场上时,都必须接受广大消费者的评判和检验,而这个评判和检验的标准则是相同的,对任何生产经营者都一样,因此,必然是优胜劣汰,并影响价格的形成和波动。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竞争会通过供求的变化对其价格强加压力,使其随竞争规律的作用而上下波动。但是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应该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积极竞争,而不应该是破坏全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消极竞争。
  三、市场价格竞争的原则
  作为企业,它考虑的是怎样获得更多利润,怎样克敌制胜,怎样站稳市场,因此,提高市场占有率,几乎是所有企业都全力追求的一个目标。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最有效、最快速的途径和方式,就是降低价格,极力保持价格优势。这是价格战此起彼伏的原因。虽然降价是企业行为,但企业必须遵循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1.价格竞争要在法律界限内。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之一,它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因此,应当鼓励企业竞争。但竞争应在法律允许的界限内进行,要严格执行《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有关制止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等法规,正确行使经营者在价格活动中权利和义务,自觉抵制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2.价格竞争要把握好“度”。首先,降价的目的是为扩大销售,提高经济效益,这就必须注意投入产出比,即权衡扩大市场份额的竞争成本。其次,国有资产不允许以“亏本竞争”的形式大量流失,不能搞“赔本赚吆喝”式的“大出血”。再次,各行业、各部门的利润水平都自然趋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如果因“价格战”使得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长期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将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萎缩。最后,无限度的竞相轮番降价,会使消费者产生“持币待购,等待再降价”的心理和行为,反而影响企业销售。
  3.价格竞争要避免盲目性。一要对国内外市场、产销形势、供求规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二要对本企业经济实力、产品成本、营销渠道进行细致而真实的研究;三要对价格竞争行为,能否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行认真而冷静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权衡利弊,统筹安排,不要盲目采取降价措施,甚至被社会上刮起的降价风卷进降价漩涡。价格竞争毕竟是一种原始的、粗放的、较低层次的竞争,从长远看,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因此,要把价格竞争纳入企业整个营销战略系统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4.价格竞争要做到正大光明。坚决制止虚假标价行为,是价格竞争正大光明的保证。目前市场上虚假标价的表现很多,如虚假的“优惠价”、“特价”、“折扣价”等。其实往往是明降暗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是宰客的陷阱,射向竞争对手的暗箭,既不合理又不合法。企业和一切经营者,应该自觉抵制和整治虚假标价行为。

  5.价格竞争要以质量作后盾。价格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自卫,也会自戕。在保证行业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前提下,将单纯的降价让利竞争,转变为以技术竞争为重点,全面进行质量竞争、品牌竞争和服务竞争,才是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价格与市场   任炳荣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