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并通过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健全商品价格调节机制。这指明了深化价格改革的方向。如何建立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价格机制,是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并通过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健全商品价格调节机制。”这指明了深化价格改革的方向。如何建立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价格机制,是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机制的作用 我国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机制,包含三个方面内容:①市场形成的商品价格,既要符合商品价值,又能反映商品供求状况。马克思说,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也就是说,商品的社会平均生产成本决定价格,不是企业的个别生产成本决定价格。商品价格的高低涨跌,主要决定于商品价值量,同时受供求影响。市场某一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这些现象反映了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作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②商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但不是自由价格,需要国家调控,指导和监督。有的私营企业主说,价格放开了,可以自由定价,商品价格想定多少就定多少。这是对放开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的误解。市场形成价格大体有两种形式:企业自主定价和买卖双方协商定价。不论哪一种形式,都不是自由价格。③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收费,如粮食、棉花、石油、铁路运输等,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我国商品价格有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价三种形式,实践证明,这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持物价相对稳定。 价格是最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机制,对发展生产,增加企业利润,扩大商品流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作用。 1、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生产发展。社会资源配置,有市场和计划两种机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依靠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形成的价格,才能引导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把资金、技术、劳力等投入效益较好的生产领域。 2、运用价格杠杆,加强管理和经济核算,增加企业利润。不少企业生产同类商品,有的企业产品质量高,成本低,盈利较多;有的企业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发生亏损。这是竞争规律和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企业盈利的因素较多,运用价格杠杆,严格进行企业管理和经济核算,降低成本,是企业盈利的重要动力。邯郸钢铁(集团)公司近几年在市场竞争中,实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政策措施,成本降低,利润大幅度增加,年利润额1990年为100万元,1995年达7.09亿元。这说明,企业正确运用价格杠杆,依靠广大职工当家理财,把成本当做“牛鼻子”来抓,加强质量、劳动、财务、原材料采购等全面管理,就能走出一条集约经营,利润较多的新路子。 3、市场形成价格,才能使商品的地区差价,质量差价、季节差价比较合理。只有各种差价合理,才会促使商业人员把产地的工业品、农产品运到销地出售,扩大商品流通范围,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机制的政策、措施 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机制,是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应当采取经济、法律、宣传等政策措施,使市场形成价格规范化。 1、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价格调节基金。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机制,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努力做到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全国物价水平相对稳定,物价上涨幅度要低于经济增长率。我国人口多,自然灾害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受供求影响,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出现某种商品大幅度涨价的情况难以避免。因此,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力求做到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各地要认真执行国务院规定,建立和完善粮食、棉花、植物油、化肥、石油等主要商品储备制度,用粮食风险基金、价格调节基金调节商品供求,抑制物价上涨。1993年第4季度有的地方市场粮食大幅度涨价,国家及时出售储备粮,使粮价回落。这说明,国家对市场形成商品价格进行调控,有重要作用。 2、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要按照多渠道,少环节的原则,在重要商品的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建立起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继续发展城乡商品零售网点;积极发展配送中心、产需间直达供货、代理制、连锁经营等新的营销方式,减少商品流通环节。要加强市场管理,整顿流通秩序,查处转手倒卖、欺行霸市、哄抬价格、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国有商业企业和供销合作社,要在竞争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商品流通正常,市场竞争有秩,对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机制有较大作用。 3、制定价格法规,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化、规范化的经济。经济活动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需要制定和完善价格法规,依法对商品价格的服务收费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要尽快制定公布《价格法》,地方和重要行业也要制定有关的价格法规,要逐步建立以价格法为核心,不同层次法规构成的价格法律体系。 对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进行监督检查,涉及面广,应当采取物价专业人员与群众性的义务物价人员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要加强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电台表扬执行物价政策、法规好的企业、单位、个人,对违法行为公开曝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4、帮助企业定价。不属于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商品,企业有定价权。物价部门应帮助国有、集体、私营等企业,按照物价政策、法规和商品价值、市场供求、合理利润制定商品价格。帮助企业定价,可采取下列办法:①制定各类商品进销差率和利润率,供企业定价参考。②帮助企业培训物价人员,学习物价政策、法规和商品定价的知识、方法。③实行《企业定价资格认可证制度》,一年检查一次。对定价不规范,乱涨价的企业,物价部门可吊销《企业定价资格认可证》。使企业没有这个证本,难以证明其商品价格的可信性。 5、建立行业价格管理协会。在市场竞争中,行业之间协商定价,有利于帮助企业规范定价,创造平等竞争环境。行业价格管理协会的任务是:宣传国家物价政策和法规,提供价格信息服务,协商制定本行业商品销售价格,协调处理行业内部矛盾。行业价格管理协会坚持自我管理,互相协商,共同发展的方针,接受物价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国家计委老干部局 杨方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