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有多种多样的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可供选择,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市场环境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我们要说,在当前阶段,价格竞争仍然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 1996年由长虹所发起的降价销售,在中国的彩电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并影响到家电及其它行业,使降价竞争成了1996年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一道风景线,消费品市场也因此而更加繁荣。各厂商在这场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顺应市场潮流者,创出了更加骄人的业绩,不适应潮流者,在变化莫测的市场前举步维艰。由于彩电的降价竞争,1996年的彩电产销量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行业利润也惊人增长。而且有效地遏制了国外彩电在我国市场上咄咄逼人的气势。国产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大大提升,稳占绝对优势,国产彩电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长虹、康佳、TCL等名牌彩电更加深入人心。彩电产销的大好形势也推动了彩电技术的进步,一大批新型号、更大屏幕的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彩电推向市场,更加满足了国内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要。消费者也因此而得到了从经济到技术、从服务到使用的更大的实惠。在彩电行业的降价销售带动下,家电产品和其它行业纷纷效仿,同样也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价格作为市场竞争的策略和手段,其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在市场竞争的实践中也屡试不爽。价格竞争无论是作为价格理论和市场理论的一面,还是作为市场实践中的营销策略和竞争手段的一面,均被载入价格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实务的典籍之中而得以广泛传播。 也有人对价格竞争深感不安,主张厂商对价格竞争高挂免战牌,希望把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商品质量和服务的竞争上去。他们忽视了广大消费者对商品降价给他们带来的实惠的喜悦,更无视降价竞争对企业进步和推进市场的积极意义,过多地着眼于对部分经营能力差的落后企业可能在价格竞争中遭受淘汰的同情和保护。 应当承认,市场竞争有多种多样的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可供选择,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市场环境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我们要说,在当前阶段,价格竞争仍然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 价格竞争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一种竞争手段 商品价格与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否相适应,是商品能否进入百姓家庭的关键。在质量基本相近的同类商品中,谁的价格便宜,谁就能赢得消费者更大的青睐。 尽管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随着经济的搞活,出现了已经富裕起来的群体。但就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而言,仍处于温饱阶段,并还有部份尚未脱贫的群体存在。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商品价格要与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相适应,才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接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是如此,就是那些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所需的部分享受型商品的价格也是如此。这由国情和国力的客观现实所决定。超出了人民群众的接纳能力,以发达国家风行的享受型商品的国际价格水平,甚至以高于国际价格水平为标准制定国内销售价格,虽有少数富裕的人和求新追逐时尚的个别人士喜爱,但商品的销售量就只能局限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尽管其单位商品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但对企业的扩大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如果利用价格弹性,适当降低价格、放大需求、拓展市场,尽管单位商品的利润会有所下降,但销售量却会因此而扩张,促进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这才是企业获得更大回报的理想思路。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尚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市场体制发育不完善,市场法规不健全,市场行为不规范,生产经营者的素质参差不齐,以追逐个人或小团体的眼前利益为目标的经营行为占据着经营思想的主体,这往往以牺牲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代价。因而市场上弄虚作假、哄骗欺诈等违规行为比比皆是,价格混乱就是其集中表现。开展价格竞争的本身就是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一种手段,它对平抑市场物价、遏制暴利行为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价格竞争也是国家从宏观上调控物价、管理经济的有力助手。 价格竞争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压力和动力 纵观目前我国的企业,除少数优秀者外,绝大多数在经营管理中总表现出诸多不同的问题。或因盲目上马,至今还没有产品的主攻方向而无所事适从;或因技术水平低下,却又不思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低劣而陷入停产、半停产的泥潭。有的是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过剩,背上资金债务的沉重包袱而举步维艰;有的则因项目分散或小而全,达不到经济规模,而在高成本、低效益的怪圈中挣扎。更多的则因管理不善、不思进取、粗放经营、严重浪费而在低水平上徘徊。 这一切都最终综合表现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低下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思路有多种多样,但价格竞争的积极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企业要在价格竞争中不失去市场,必须在巨大的压力下,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加强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等方面的努力,使产品的价格性能比得到提高,才能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才能受到用户的青睐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所以说价格竞争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深化改革、完善运行机制的推动力量。 我国生产企业中的先进典型邯郸钢铁公司,之所以能在钢铁巨人林立的冶金行业的竞争中出类拔萃,是与其内部先进的经营机制和先进的管理分不开的。彩电行业崛起的长虹、康佳、TCL三大名牌企业能够在彩电市场上叱咤风云,是得益于先进的技术、高品质的产品与规模效益所获得的价格优势的最佳配合。1996年的降价竞争更使他们的规模优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价格竞争是抵御国外产品的入侵,保护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有力竞争手段。 发达国家因其工业化时间长、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无论是在产品质量、成本还是在市场宣传方面,与我国相比,在总体上占有绝对优势。在开放的形势下,保护我国的民族工业,并在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中,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早日实现民族工业的现代化和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就成为每个中国公民,特别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意识,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基。但固守和扩大国产商品的市场,不能简单地依赖国民的爱国热情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我国企业界的努力,早日实现我国民族工业的现代化,这是根本的出路。在这一过程中,利用价格优势,采用价格竞争策略来遏止外国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长驱直入,是一个已被各种事实所证明了的有效手段。 同国外生产相比,我们在劳动力、运输成本、资源及原材料上占有优势,但我们也有在技术和管理上向国外学习的需要。我国企业界要充分利用我们生产上的优势,用价格牌来暂时抵御外国商品的大举入侵,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引进和学习迅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而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把国产商品与国外商品的竞争扩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我国经济强大的唯一出路。 若没有以“长虹”为代表的电视机行业所生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彩电的价格优势,能够阻止国外彩电在中国市场上的肆意侵吞吗?没有国内家电行业众多厂商的不懈努力,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质量和低于世界水平的价格优势,能有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和摩托车等产品稳占国内市场,并进而向世界市场进军的大好局面吗?当然是不能的了。 反观其它某些产品和行业,由于不具备达到国际先进质量水平的生产技术和价格上的优势,至今国内市场仍被国外产品所占领。如摄像机、录像机、照相机等市场,几乎被国外产品蚕食殆尽。 价格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有条件的竞争 价格竞争不是单纯的降价策略,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取胜。价格竞争是要用价格的优势去赢得消费者,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利润。只是利润总额的扩大是以销售量的更大增长为前提,实质上是“薄利多销”策略。通过薄利让消费者获得实惠,通过多销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额。这种既利于消费者,又利于企业的双重效益,是企业的微观效益和社会的宏观效益的最佳结合。 如果把价格竞争误解为单纯的降价,利用降价去争夺市场,以牺牲利润甚至不惜亏本为代价,那对企业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如果因为降价而进一步以降低质量、削减服务为手段,那无疑是自杀行为。降价可以一时扩展了市场,但最终将完全失去市场。这样的降价行为是违背市场竞争的初衷的,这样的竞争不能称为价格竞争。 因此价格竞争,并不是所有的行业和企业,所有的产品和市场,以及所有的时间都是必须和可行的。价格竞争是有条件的。 价格竞争对企业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需要企业以具备优秀的素质来支撑。企业要进行价格竞争所必备的优秀素质可以概括为: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生产能力扩大的可能性、经营管理和企业制度的现代性。 企业生产技术的先进性,为企业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比的不断提高提供了保证,为价格下调提供了空间。这是企业采用价格竞争策略的基础。 企业竞争的目的是占领市场,推销更多的商品,获得更大的利润。生产能力扩大的可能性是推销更多商品从可能变为现实的条件。如果企业的价格竞争获得成功,但生产能力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扩大,价格竞争所带来的就不一定是企业的好处了。当总利润因单位产品利润的减少而没有销售量的更大增长为保证时,总利润反而会下降。因而企业生产能力扩大的可能性,是企业采取价格竞争手段的动力。 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是价格竞争获得成功的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与企业能否成功地实现成本降低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紧密联系着的。成功的、优秀的经营管理是企业效率提高的保证。综观我国和世界著名的优秀工商企业,现代优秀的经营管理无不是企业的成功之道。落后的企业走向成功和成功企业的腐败都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素质的先进与落后更迭的结果。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灵活、适时地运用各种竞争策略和措施提供了组织保证。企业要审时度势,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采用自己认为恰当的竞争策略和方式,包括价格竞争策略,机动灵活地驾驭市场,顺应市场潮流,调动一切有效手段,在市场竞争中竞显英雄本色,取得企业的发展和成功。 价格与市场 罗世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