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运用价格杠杆开拓农村市场         ★★★ 【字体:
运用价格杠杆开拓农村市场

作者:佚名     人气:69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拉了开拓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农村市场的开拓,必将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商品流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对开拓农村市场时应采取的价格对策做了详细介绍。
  一、开拓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1、农村市场:新的消费增长点。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始终保持平稳运行状态。当前就城市而言,城镇居民以轻工型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小康型消费结构,正向以重工型消费品为主要特征的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而且,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在今后一个时期难以出现能引起众多消费者共鸣的热点产品,因而城市消费总体增长速度仍比较平稳。而积极培育和开拓农村市场,一方面增加广大农村的消费吸收能力,促进农村消费总量增长和农民消费水平、消费层次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市场的繁荣,又给城市消费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使城乡总体消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开拓农村市场已成为推动我国消费由平稳运行状态向快速转变的关键所在。
  2、农村市场的容量和潜力巨大。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农村人口在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方面,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而这个消费群体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国的40%左右,表明我国农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已初步具备了向更高消费层次迈进的货币积累。因此,无论从人口规模上,还是从现实购买力上,农村市场的容量是巨大的。而且,农村市场又蕴含着巨大需求潜力。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消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用建筑材料需求广阔;二是大件耐用消费品处于一个需求旺盛期;三是农用生产资料,特别是农用车辆、农产品加工和存贮所需的各种设备都显示出强劲的需求势头。
  3、城乡市场的需求存在着互补性。我国城乡之间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相叠的“双层二元结构”的影响,收入分配的差异,造成购买力的一定差距,导致消费断层的产生。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把农村市场作为城市外溢产品的载体,当不失为使城市经济重焕活力的重大举措。同一种商品在城市滞销,在农村可能畅销;在城市过时,在农村可能时兴;有的商品城市饱和了,在农村可能还不易买到。这种城乡需求的互补性,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深层动力。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区农民对消费需求也存在着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别。农民的消费水平有着千差万别,尤其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的购买投向、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所有这一切,都为工商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提供了良好机遇。
  总之,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的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农村市场的开拓,必将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商品流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开拓农村市场的价格对策
  开拓农村市场,形成现实的消费需求,需要有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和购买商品的愿望。对于前者,必须促进高产、优质和高效农业的发展,使农民真正做到增产增收;对于后者,必须提供给农民适应其消费水平的适销对路商品。这两个方面,价格工作是大有作为的。
  1、认真落实粮食等农产品收购价格和保护价政策。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坚决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和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大政策,促使市场粮价合理回升,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据有关部门估算,辽宁去年粮食产量可达175亿公斤。如果收购顺利,农民人均可增收100~200元。

  2、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体系。为使市场价格信号能够正确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从而对农民的产销活动实施合理的市场导向,需要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以粮价为中心的、合理的农产品内部比价关系,促进农业内部全面、协调发展。
  3、采取价格支持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各地应根据对当地自然资源、产业优势和产品需求分析,提出并实施在价格上支持当地支柱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农村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为推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要拉开品质差价,实行优质优价,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要,从而确保农民增加收入。
  4、大力整顿涉农收费。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农村实现小康的基本条件,对开拓农村市场具有重要作用。减轻农民负担要标本兼治。对合理负担坚持定项限额,保持相对稳定。严禁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纠正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各种错误做法,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逐步改革税费制度,加快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立法。
  5、调整产品结构,及时供应农民需要的适销对路商品。工商企业应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和预测,针对农民的需求和消费特点,使产品的品种、档次和质量适应农民的消费需要。同时,适当开发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注重产品实用性、方便性、耐用性,并做好技术服务的延伸,健全维修网络。
  6、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流通组织。一是制定政策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合理分工,重点发展区域性的批发市场,积极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新的流通方式。培育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打破行政、区域、所有制及城乡界限,工商联手开拓市场,加快城市流通组织向农村市场的扩张。三是把发展城乡结合部、小城镇作为开拓农村市场的突破口,使其成为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中心。四是健全市场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反对封锁和垄断。在价格政策上,应对农村商业网点、经营加工农副产品的龙头企业、重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用地及有关收费,按最低标准执行。
  7、完善农村价格服务体系。物价部门具有了解市场供求、熟悉价格动态、掌握有关政策法规等优势,应建立农产品行情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指导农村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帮助有关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合理进行价格决策;开展价格评估、咨询、鉴证等价格中介服务,促进农村市场的健康发展。
  8、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多方筹集资金,并运用价格杠杆,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使更多的农村通电、通水、通路、通话,使其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中国物价   陈德君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